分享

周末读书︱魏延安:人类正在进入未知的新世界 ——读《互联网时代》

 魏延安 2020-09-30

互联网打开的信息化魔瓶,从此让人类天翻地覆,而且看不到未来要到哪里去。共享让财产所有权失去了意义,是不是自己的车无所谓,却可以驾它遨游;互联网社交让朝思暮想失去了意义,微博、微信让你的亲朋好友就像每天都在你的身边;而性爱机器人的发明,甚至让人类的情爱失去了意义,继避孕措施后进一步让灵与肉分离。不仅仅如此,机器也因为互联网而学会了思考,人工智能赋予他们的深度学习本领正在突飞猛进,一只叫阿尔法的狗已经让围棋界领略了厉害。互联网科技的进步,也让人类可以在身体嵌入智能的植入器官,替代人类完成原来需要靠四肢现在却靠意念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由此,到最后也许就是机器的人化时代和人的机器化时代,到了这个时候,人类又该如何定义?当一个名叫索菲亚的机器人被授予沙特阿拉伯国籍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飘然而至。

回想起互联网出现的初期,曾经带给人类多少兴奋和乐趣。正如《互联网时代》所描述的,软件工程师雷·汤姆林森试图通过网络与朋友隔空聊天,于是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就诞生了;热恋中的皮埃尔·奥米迪亚,为了帮助女友实现搜集天下糖果盒的愿望,于是世界第一家拍卖网站——eBay就问世了;剑桥大学实验室的学生们想要随时关注楼下的咖啡壶是否还有剩余的咖啡,于是世界第一个网络摄像头就出现了。2003年11月的一个凌晨,哈佛大学内一个评选全校最优秀女孩的网站迅速走红,蜂拥而至的学生对网站上2.2万张图片评头论足,在三个小时内就让学校网络陷入瘫痪,而网站的制作者就是大二学生马克·扎克伯格,不久一个叫做facebook的社交网站就成立了。在神奇的互联网面前,资本给予了极高的热情,在硅谷的车库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互联网创业明星。从1996年开始,硅谷每五天就有一家公司上市,每天都会增加62位百万富翁,当年互联网产业的投资额占当年风险资本总额的60%。一批互联网少年横空出世,比如创办雅虎的华裔杨致远,也有在中国四处碰壁却幸运相逢孙正义的马云。阿里巴巴的融资故事更像一个传说,仅仅六分钟的交流,就能获得2000万美元的投资。后来,创办创办搜狐网的张朝阳、创办腾讯的马化腾等等互联网界的创业者,无不是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异军突起。以《世界是平的》而为世人所知的托马斯·弗里德曼甚至高呼,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个人可以创办一家公司,并且从第一天开始就实现全球化。

互联网的渗透在不断加深,初期的兴奋之后便是无穷的烦恼,这就是任何现代科技不可避免的“双刃剑”。曾经,我们以为互联网只是工具,只是渠道,只是手段,但后来我们发现互联网无孔不入,甚至嵌入所有人类的缝隙,也包括心灵的缝隙。人类从来没有被如此强烈改变过,他可能已经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却变本加厉地在互联网世界里沉醉不醒。我们因为互联网而失去了劳动能力,失去了独立思考,失去了所有认为都可以被替代的东西,但却不知道人类该追求新的什么。我们表面因为互联网而无所不能,但实际却是更愚钝了,甚至一些人如果没有互联网后什么也不会。人类从来没有如此深度地与过去告别,从狩猎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到文明的高级生物,再到形而上的精神生命体。时至今日,一些人已经沉迷于互联网而无法自拔,戒掉网瘾甚至比戒掉毒瘾还更加困难。而随着在网络沉迷时间的延长,所有的人不是感觉更加的热闹,而是更加寂寞了。网络海量信息的侵入,也让人类失去了深度阅读的耐心,大家习惯于快速浏览,掌握更多看似有用其实根本无用的信息,这种浅阅读让我们的思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肤浅和粗糙。

强大的互联网世界一旦形成,所有的信息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人可以自成体系,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大的网络平台。所以,大家都必须是开放的,就像苹果手机的应用商店,其软件研发如果不开放,则不可能成为今天这样的海量软件平台,也不可能出现这么多的应用软件,这是苹果的设计师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全世界大约40%的服务器上运行的系统,现在只有2%的代码来自原创者,而98%的内容则来自全球各个角落的人们。

从此,也不再可能“躲进小楼成一统”。我们再也没有了隐私,以前没有人知道你在网上是一条狗,而今天所有人都可以知道你是一条狗,而且知道你叫什么,喜欢吃什么,经常在什么地方。每个人都可能被在网络上人肉搜索,也可能遭受到网络欺凌,但是却防不胜防。每个人都将像透明的细胞一样,在互联网的银河中飘荡。你自己可以忘记从前,也可以忽略现在,甚至不去设想未来,但互联网却让你的一切成为恒星,永远有迹可循,甚至连未来的走向也因为大数据与智能算法而轨道预设。所有的人像黑客帝国中的程序人一样,不自觉的被安排承担互联网时代的某一段程序。

华为的任正非曾经有一段技术创新的“无人区”比喻,那种悠悠不见来者、独自辨别方向的煎熬让人感同身受。今天,比任正非更为焦虑的是整个互联网界、科学界甚至是哲学界,互联网也正在带领人类走向未来的“无人区”,霍金在担忧、《必然》的作者在担忧,而《未来简史》也在担忧,这一切的担忧但愿只是杞人忧天,却在警示着人类,任何科技的重大文明都可能成为人类的玩火自焚,我们必须为未来负责!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五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