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农业电商 从目前业界的实际看,主要是农资电商和农产品电商。 其中,农产品电商又可以细分为:1、大宗农产品网上交易体系(B2B),如一亩田等网上大宗交易撮合平台及1688、美菜等批发类农产品电商;2、农产品网上零售体系(B2C、C2C),包括各大平台的农产品电商频道和一号店、中粮我买网、易果生鲜、每日优鲜等垂直电商平台,还有大量的以农产品销售为主的电商企业和网商;3、社交电商延伸的农产品交易体系,如农特微商、拼好货等形态;4、正在兴起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农产品销售体系,即为目前炙手可热的O2O概念,如阿里巴巴对三江购物的收购,京东对永辉超市的战略投资,以及正在大量出现的各类生鲜及农产品O2O平台。 而农资电商又可细分为农药、化肥、农机具等细分行业。 广义的农业电商 可以概括为一个区域内所有涉及农业电子商务的经济形态的总和,涵盖了整个互联网+农业体系的大部分。具体包括: 1、网上交易体系。具体又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综合电商平台,前面提及的各大农产品类垂直电商平台,诺普信等上市公司创办的田田圈、农一网、农商一号等农资电商平台,三只松鼠等大量的电商龙头企业,还有大量运用电商工具的新农人和其他从事农产品电商的创业者。根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农业电商平台总数在4000家左右。阿里研究院联合《电商参考》发布的《从“客厅革命”到“厨房革命”——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6)》显示,2016年阿里巴巴平台农产品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40%。 2、电商服务体系。具体包括为电商提供配套服务的电商服务业,如网店装修、美工摄影、网上客服、推广运营等;与电商配套的快递物流业,即为人熟知的“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及仓储体系;为电商交易配套的金融支付体系,主要是依托第三方支付工具,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腾讯的财付通、京东的京东支付等;还有承载电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才流的物理聚焦空间,一般称之为电商园区。随着电商规模的不断增长,电商园区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就电商产业园问题进行部署。 3、产业支撑体系。农业电商仅仅借用了工业品的电商通道,要实现农业电商的完整链条必须有强大的产业支撑体系。目前的农资电商其实更多的是现有农资企业生产体系、销售体系的在线化,而农产品电商又必须由若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来支撑。 4、政策服务体系。农业是弱势产业,很需要政府的扶持,农业电商基本类似,政府的相关扶持和外部环境的营造都非常重要。因而,农业电商的发展也必须由若干政策来形成顶层的设计和若干关键点的具体支持。 (本文为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编著的《中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7)》一书所撰写的专家观点内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