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振福 过去、或是久远的时候,冬天总是用一种特殊的语言诠释着自己的世界。 风,总是凛冽彻骨的,嗖嗖的如刀刻般。破旧的木门、糊了纸的窗户,发出“呜呜”的声响。尤其是晚上,声音似乎更大些,象狼的低吼,有几分恐怖。孩子突然哭了,大人一把揽紧孩子,低低地吓唬到:“别哭,狼就在外边。”孩子出奇地听话,立刻就噤了声。晚上的灯光也瑟缩着身子,光焰似乎被冻僵了不敢舒展。白天的村里空荡荡的,不得不在街上行走的人们,戴着棉帽、穿着棉衣,步履总是匆匆的,哈出的热气飘散在身后险被冻住。地上裂开了缝,树枝般伸展着,有粗有细,粗的地方能吞得掉一枚玻璃球。有时,孩子们滚玻璃球玩儿,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里面,想把它再弄上来,那绝对是一种奢望。村里村外、田野路旁,除了松柏,其它树都是光秃秃的,风从树枝间穿过,会发出一种单调而又尖利的声音,像是一种琴弦弹奏出的。 雪,是冬天的常客。如果一来,整个世界就变了模样。雪是位文静的客人,象秋叶一样静美,从不张牙舞爪。来的时候,悄无声息,安安静静,从不象雨非有雷电鸣锣开道不可。她虽与雨是一奶同胞,性格却是不一样的。雨像是性情暴烈的大汉,而雪却是柔中带刚的女子,无怪乎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白雪公主”。雪不仅自己长得美丽,还喜欢打扮别人。雪的脚步所到之处,无 不把大地美丽的倩影展现出来。近处的村庄、树木,远处的田野、山川,无不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雪是一幅幅画,更是一首首诗。诸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诸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就是含有雪的农谚也富有一种诗意:“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不必说,雪后的“堆雪人”、“打雪仗”充满着情趣,就是穿着草鞋“咯吱咯吱”地走在雪地里,在无忧无虑的孩子心里也是兴奋异常的。更何况,雪对于庄稼的生长、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也是极其重要的。 瑞雪纷飞时,大地早已封了冻。蜿蜒的大江、绕村的小河、村内的坑塘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贪走近路的孩子,上学、放学时就从结了冰的河上穿过去;爱好逮鱼的人,把冰凿穿了也能钓上一条、两条的鱼上来。放了寒假,孩子们有的是时间滑冰。滑冰时,有的孩子“扑通”一声摔倒了,立刻会引来伙伴们的一阵哄笑,这时倒在地上的孩子急忙爬起来,拍拍屁股,不好意思地笑笑,在伙伴们并无恶意的哄笑中划向远方。我有一个邻居大哥,自己用木板定做了一个椅子面般大小的矮凳,上面铺上棉垫,底下却不是腿,而是竖着钉牢了两截钢轨样式的铁片;人坐上去,双手各自撑着一根尺把长的钢钎,以钢钎击刺冰面为动力,快速向前滑翔,如果速度快的话,远远望去,真像是一只鸟在蜿蜒的河面上飞翔。 以上这些事情,是我小的时候亲身经历过的,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但是现在却觉得离我们很是久远。因为现在的冬天,已经没有那么冷了,大雪也不再时常光临,河里、湖中结的冰也不再像那么回事,大雪封门、冰天雪地已是昨日黄花,总之,冬天好像是说了谎,欺骗了我们,用打了折扣的风、雪、冰搪塞我们——我们盼望已久的充满阳刚的冬天竟然这般模样,不再充满阳刚之美而是女里女气,令人生厌、令人担忧。 我们不仅扪心自问,这是怎么回事?究其原因,我们应该心知肚明,是环境改变了一切。那么谁又改变了环境呢,当然是我们自己,这些,我们应该懂得的。 通联地址:河北省南皮县公安局 戴振福 古城文化界 努力打造以纸刊,网站,微信平台三位一体。积极传播正能量,创办宗旨“立足古城,放眼八方,推介精品,惠及万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