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拜无声的良师,交静态的益友 作者:张步云

 古城文化界 2020-09-30

作者:张步云
书籍,凝聚了人类自然斗争知识和社会斗争知识的精华,是人类文化文明和思想智慧的结晶。阅读,可以让人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完善个人修养。在风云变幻中岿然屹立,在苦难挫折中傲然崛起,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知古鉴今,增长才干
一本好书,往往富含丰厚知识或人生智慧,通过阅读,可以净化心灵,滋养心性;可以增智开悟,解除困惑,避免不必要的挫折。通过阅读,还可以和书籍或文章的作者做跨越时空情感交流,并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心灵上的共鸣。
阅读,不分年龄,不论早晚,只要用心专一就有收获。清代张潮在所著《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对书中的内涵理解得更深更透,更能灵活地运用书中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青年人读书,要抓住精力充沛、记忆力好的优势,中年与老年人读书,要发挥善于思索、理解能力强的长处,专心致志,必有收获。
司马迁《史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他“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种认真读书,无止境追求知识的精神,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人。
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三国时吕蒙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了劝告,勤读苦读。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鲁肃经过寻阳与吕蒙论议大惊说:“你现在的才学谋略,可不是过去的那个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哥怎么见识太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二人结成好友而别。
孙权见吕蒙学问谋略大有长进,非常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终于通六经百家之说,并因极高的散文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被誉为“奇葩迟开,大器晚成”


抓紧时间,持之以恒
阅读,并不是学生的专利,是人一生也完不成的功课。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上班有繁重的工作,下班有繁忙的家务,这就要合理地安排,挤出时间读书。东汉末年的董遇总结自己读书经验是善于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我们如果把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多读书,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提高了工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读书要持之以恒,下得苦功。《战国策》上记载了苏秦刻苦读书的故事,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示:
苏秦十次上书劝说秦王,主张都未被采用。黑貂皮袄穿破了,一百多斤黄金用完了,生活费用断绝,只得离开秦国回家。回到家中,妻子不从织布机上下来,嫂子不为他烧饭,父母不同他说话。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于是刻苦读书,反复揣摩。每当疲倦欲睡,就取锥子自刺大腿,血流至足。后来佩带六国的相印,会合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抵抗秦国。当然,像苏秦这样的纵横家,他们的政治观点多变,一切都是为了个人能否做官,受到孟子的斥责,这且不论。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激励了历代读书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他规定每天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刻苦读书几十年如一日,最终成为儒学大家。 
1914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写了一副自勉的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联语对仗工整,寓意深刻,说明了“学习贵在有恒”的道理。阅读,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我国现代数学家苏步青从小学起,就抓紧时间读了好多好书。进初中后,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教师一看,那写作方法,很像是古代著名的《左传》的笔法,便怀疑这是不是苏步青自己写的。上课时,老师要考考他,随便点了《左传》上的一篇文章,要他说说写的是什么。不料,他立即一字不错地把那篇文章背给老师听。这使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原来,他把《左传》都背过了。
古今中外,那些政治家、革命家都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善于汲取历代兴亡的教训,知古鉴今,增长才干,成就一番事业。


择优弃劣、去粗存精
阅读,要学会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选读、精读和略读。择优弃劣、去粗存精,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吸取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
朱熹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袁枚在《随国诗话》中说:盖破万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读书如吃饭,善吃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清代学者陆陇其说:“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工夫只在绵密不间断,不在速也。”鲁迅先生谈读书方法有三点,即“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历史学家翦伯赞谈自己读书的方法是“一要通读,二要重点读,三要做笔记”。
毛泽东对怎样读书有其独特见解。他与工作人员孟锦云的一次谈话中谈到了“三步读书法”,他说:“读书,一要读,二要怀疑,三是提出不同的意见。不读不行,不读你不知道呀。凡是人都是学而知之,谁也不是生而知之啊。但光读不行,读了书而不敢怀疑,不敢提出不同看法,这本书算是白读了。”他赞成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倡导读书不要盲从。读书既要有大胆怀疑和寻根究底的勇气和意志,又要保护一切正确的东西。他阅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不盲从,不照搬,始终坚持独立思考。正是凭着这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光耀千秋的毛泽东思想。


广博浏览  精读细研
阅读,有的主张广博浏览,有的主张精读细研。东晋陶渊明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那么我们应学习哪一种呢?
所谓博览,就是广泛的浏览。这对开阔我们的眼界,拓宽我们的知识面无疑是非常必要的。鲁迅先生曾劝习文的青年不妨读点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理工科的青年不妨读点文学方面的书,用意恐怕就在于此。     所谓精读,就是对那些必读和值得重读之书,反复地读,深入地读,直到消化吸收,为我所有,这是做学问的人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诸葛亮是政治家、军事家,他“观其大略”,既不是精读,也不是泛读,而是一种略读。分清主次轻重、求其精意、得其要义,不纠缠细枝末节,不纠缠文词风格,而是跳出书本,把握书中的精义,用在经国大略上。但是,诸葛亮的“观其大略”也是在经过精读细研,具备深厚功底的基础上进行的。
朱熹是学者,他要精读细研,对书中文辞句读,不能有一点模糊。对经典大义的理解,不仅能融会贯通,而且要有新的见解,做到传承创新,因此,他必须精读细研,对经典要义,要有所发展。
陶渊明是诗人,读书重在感悟,激发灵感,他不精读细研于章句之间,而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几种阅读方法,各有所长,关键在于因人而异。青年人正当学习知识的大好时节,知识尚需储备,在理解社会、理解人生方面还不够深刻、全面。应力求精深,尤其是对与自己专业联系紧密的书籍,就应该精读细研,力求对书中精华深入理解。当知识储备到一定深度,能够触类旁通,就可以广泛涉猎,对自己专业联系不紧密的书籍,尽可以略读,使自己的知识更加渊博,更加精深。 
阅读不能有太多的功利,它是个人修养的一种需要,是充实生活、净化心灵的一种方式。明代诗人于谦在《观书》一诗中写道: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阅读,使生活中弥漫着书香,洋溢着温馨;阅读,就像不会枯竭的丰盛水源、盛开不败的艳丽鲜花;阅读,是拜无声的良师,交静态的益友,使我们摆脱平庸,丰富智慧,增长才干,伴随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踏平坎坷,走向辉煌。

(文中书画作品如有喜欢可留言垂询)

古城文化界

努力打造以纸刊,微信平台为一体。积极传播正能量,创办宗旨“立足古城,放眼八方,推介精品,惠及万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