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百花苑》张智平/蔡营的早蚕豆

 惜缘文学 2020-09-30
文学百花苑


本刊顾问


墨  白: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小小说先锋作家、剧作家
孙   勇:河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 
潘新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
             省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
            席,专栏作家、诗人。
涂   惠:著名诗人、中国散文诗研
            究会理事



作品展示


蔡营的早蚕豆
文/张智萍


十一月,十二月菜市场就有人卖蚕豆。我问卖蚕豆的妇女,是哪里的蚕豆。“蔡营的。”蔡营?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抬起头来望着卖蚕豆的妇女。“骗人吧!蔡营是有名的‘干山后’这个季节不可能就种出蚕豆?”
“‘干山后’是一千二百年前的事了,现在蔡营不干了,每年栽烤烟一千多亩,烤烟摘完,在烟沟两侧种上蚕豆。不信跟我去瞧瞧。”我随手剥了一粒豆子放进嘴里,又嫩又甜的豆味让我吃了一粒又想吃一粒。
星期六,我突然想去蔡营瞧瞧。蔡营,在我的记忆里,那条乡间土路,遇到天阴下雨,一路的泥巴粘着脚寸步难行;天晴,一阵风吹来灰尘咪着眼睛。蔡营是妈妈的老家。外公外婆在世时,我常跟着妈妈去看望他们。外婆家大春栽点稻谷,种点玉米,小春种小麦和大麦。五六月天下雨才可以泡田栽种,下大雨大栽秧,不下雨不栽秧。靠天吃饭,雨水好外婆家的粮食就多收一点。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外婆家,舅舅们连米饭都吃不上,做小麦粑粑吃,那小麦粑粑甜咪咪的,我认为是舅妈做粑粑的时候加了糖。后来才知道收小麦时遇到雨水天,小麦出芽。好的小麦交给粮食局,出芽的小麦就留着自己吃。我佩服舅舅一家长时间吃出芽的麦粉,我吃一顿难以下咽。


后来外公外婆去世了,舅舅家有急事妈妈才去蔡营一趟。妈妈和舅舅相继去世,表哥表弟也不来我家窜亲,我也快忘了蔡营的亲戚。我开着车沿着小时候去外婆家走的路朝前走,小时候走的那条土路扩宽硬化成水泥路,还安装了路灯。来往的人骑着摩托车,开着车,没人赶牛马车了,也没人骑自行车了。小时候跟着表哥表弟去拿鱼摸泥鳅,那条弯弯的小河已被笔直的大河代替了。河水哗哗的流着,河边修了一条水泥路,河和路一直通到丰收水库。路两旁种着翠绿翠绿的早蚕豆。我把车停到路边,我走到蚕豆田间,望着大片大片的蚕豆,不由自主地大声喊道,蔡营变化真大啊!
我既然到了蔡营,还是去看看表哥和表弟。十多年没见过他们,他们过得怎样呢?
我来到舅舅家门前,大门上着锁。舅舅家的房子是土木结构,房子的瓦片掉了几片。我在房子周围走了一圈,好像好久没有人在这房子里住了。我问过路人,表哥们建了新房子,搬走了。过路人带着我上表哥家。表哥家建了两层半的钢筋水泥房,房前有一处大院子,院子里鸡鸭叽叽呱呱的叫得我心烦意乱。表哥在屋里逗小孩,我喊了一声表哥,表哥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大声的喊表嫂,“小叶来了!小叶来了!”表嫂从厨房忙出来,她把我从头到脚看遍。表嫂在围裙上擦擦手,她拉住我的手,“好几年不来看看我们,我还以为你不认我们了。”我脸上火辣辣地烧,是的,这十多年没来认亲。望着头发白了的表哥,我的鼻子酸酸的。我小时候爱来外婆家,跟着表哥们捉鱼摸虾,上山放牛摘野果子吃。长大读书,上班,成家立业,有钱就嫌弃农村人。
吃晚饭时,表哥喊来表弟一家一起坐下来吃饭。表哥的儿子,儿媳在瓷砖厂上班,吃饭时开着轿车回来了。饭桌上的菜和鸡肉都是表嫂的功劳。表哥说我小时候到他家不吃出芽麦粑粑,饿了一天的事。表弟开着玩笑说。“表姐就是怕我们做出芽粑粑给她吃,这些年都不敢来认亲。”我没有回话,只点点头,又摇摇头。大家有说有笑,我又找回了曾经的亲情。
饭吃好天色已黑,我留下在表哥家住。我上楼顶看看夜晚中的蔡营村庄。表哥也上到楼顶,他跟我说蔡营社区现在有七个自然村,十四个小组。村村寨寨安装了路灯,改善村民出行。以前村庄道路是土路、粪路,遇上雨水天鞋上全是泥粪,天干地晴,风一吹村子又在灰尘中笼罩着。如今,村中道路硬化成了水泥路,村里不见畜粪了,村里专有保洁员打扫卫生。是的,蔡营变了,以前我跟舅舅去地里,收粮时不是背就是挑,现在田地间修通道路,拖拉机,三轮车直接开到田边,轻轻松松就把粮收回家。


第二天,表嫂要去摘蚕豆卖,我也跟着去。水源好、蚕豆收成好,我和表嫂摘得几大包蚕豆摆在路边,下午就有人开着车来买蚕豆。来田边买蚕豆的老板只给三元钱一公斤,有些农户嫌老板给价低,自己拉到城里去卖。表嫂忙不过来去城里卖,只好低价卖了。表嫂说她家种了三亩多的蚕豆,卖下来的收入和大春栽烤烟一样。前些年没岔河水灌溉这些粮田,靠天下雨种田地几亩小麦收不过一亩早蚕豆。望着一片连着一片的早蚕豆,我想起小时候外婆跟我讲的故事,以前村里有一个姑娘看上了本村的小伙子。爹娘不同意说蔡营是“干山后”,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硬要女儿嫁到江口村,江口到处有水,种庄稼好种。以前儿女的婚事都是由爹娘说了算。那女儿嫁到了江口村,接连两年受水灾,庄稼没收成。爹娘去江口村看望女儿,女儿煮一锅水,爹娘要女儿赶紧煮饭吃,他们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女儿回答道:“江口水好,我煮一锅水给您们吃!”现在蔡营不是“干山后”了,岔河水流进每块田地。以前靠挑柴卖过日子的蔡营老人当故事讲给小辈听,小辈摇头不信。
我离开蔡营村时,表嫂准备土鸡和蚕豆送给我,叮嘱我有时间来玩。表哥笑道“下次来我做出芽粑粑给你吃。”表嫂瞪了表哥一眼,“瞎扯!”我笑了,想吃也不会有了。



作者简介   


张智平,女,汉族。1969年出生,自小喜欢文学,白天下地,晚上靠自学创作三十多篇小说和散文,《河花》丶《河东,河西》《红红的桃子》,发表在《洟源》和《龙泉》报上。



《文学百花苑》采编中心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苑》是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隶属的纯文学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41一0019,全国公开发行。此刊发表的作品,可作为作者加入各级作协的硬性条件。为繁荣文学创作,现公开向全国征稿,征稿体裁:诗歌、散文、小小说、札记等。
    作者投稿请附作者简介+照片+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便于邮寄刊物)。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
    编辑 :paf3620757lgr
    邮箱 :3620757@qq.com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投稿]字样,必须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否则,不予收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1000字左右为宜,诗歌两首,每首不超过30行。格律诗词四首左右。拒绝一个月内多次投稿。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愿意上微信平台的,请注明首发字样,并附照片一张。稿件收到后,一个月内审定,一经采用即发釆用通知单。 


4,本期征稿时间为2020年04月01日至2020年05月05日止。本次征稿出刊时间为2020年05月中下旬。 


5、本刊长期征集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人物照片,有意者请和主编联系。


6、本刊无稿费,入选后如需样刊请和主编联系。

               

               《文学百花苑》编辑二部


               河南梦宇文化传媒公司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