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和死,只是一笑之间。当你看明白了。也就什么都懂了。

 忍思静诚 2020-09-30

人类潜意识里的畏惧并不是身体的死亡,而是对恍惚没来过此世感到忧虑。

前段时间看到网上有人在讨论一个问题,“死,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有很多的网友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怕,非常怕。”甚至有的人会回避这个问题。总的来说大家的心态都是一致的。都害怕死亡,都不敢去想象。

生和死,只是一笑之间。当你看明白了。也就什么都懂了。

人之所以对死亡怀有恐惧的心理。一个方面是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惧。因为长期受到某些封建迷信的影响,总以为人死之后,灵魂不会消失,就会变成所谓的“鬼魂”。但是“鬼魂”到底长成什么样子大家都不知道。因为大家谁都没有看到过。都是由每个人自己脑海里面臆想出来的。对死亡内心越感到害怕和越是恐惧的人,想象出来的“鬼魂”就会越恐怖。并且还相信所谓的“转世轮回”的说法。认为人生前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情,死后会受到惩罚。来世会变成生畜受尽折磨。脑海里面的这些想法,会让自己感到很害怕。

生和死,只是一笑之间。当你看明白了。也就什么都懂了。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不舍得。其实这个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死亡代表着毁灭。人的肉体和思想的毁灭。随着肉体和灵魂的死亡。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也只留下一个名字。但是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太多的牵挂和自己感到在意的事情。比如说“还未完成的事业,还有庞大的家业,亲戚朋友……等等。”为了使自己不留下太多的遗憾,所以总是想活得更久一些。总想多完成自己某些方面的心愿。所以总是舍不得死。更害怕死。毕竟从古到今没有那个人不想活得更久一点。上到帝王,下到普通老百姓都是一样的想法,都想永远活着。历史上甚至还有人为了让自己活得更久,还异想天开的去寻求所谓的“长生不老”药。秦始皇赢政就是其中之一。他为了让自己长生不老。派术士徐福带上童男童女各3000名漂洋过海去寻求所谓的“长生不老药”。当然了,这个只是历史传说,我们一时间也无从考证。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野史上还是有记载的。

生和死,只是一笑之间。当你看明白了。也就什么都懂了。

记得从前有一个人跟我讲了一个有关死亡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从前有两户人家,一户是种地的农民。还有一户是地主。同岁,并且年龄都已经很大了。突然有一天有一个算命先生对他们两个老人说,三个月之后的某一天是他们两个人的寿辰。他们会在寿辰当天的某个时刻,有两个陌生人会在他们家门口同时敲钟。只要听到钟声他们就会去世。要他们两个赶紧在家里提前准备一下后事,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两个老人听了算命先生的话之后,都一声不吭的回家了。

在回家之后,那个种地的老农户就把子女叫到跟前说了这件事情。家人听了没有太多的悲伤和感慨,同时他自己内心也很平静。觉得活到这个岁数也差不多了。该完成的心愿也都完成了。就等寿辰那天吃顿好的之后再离开人世了。

另外那户比较富裕的地主老人回到家之后就彻底瘫痪在床上了。感觉自己还没活够。自己家大业大还有很多钱没有花完。整天长吁短叹,吃不下睡不着的。总觉得上天对自己太不公平了。应该让自己再多活几十年才行。

就这样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等到了他们寿辰的那一天。种地的农户家里宾朋满座热闹非凡。一个个欢声笑语把酒言欢。老农户穿着崭新的衣服,跟所有的客人喝得醉晕晕的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等客人走后被家人扶着躺床上去睡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寿辰那天由于太高兴,也是因为太吵闹的原因,他根本就没有听到什么钟声。所以他没死。

另外一个家庭条件富裕的地主老人,在他寿辰的当天就完全不一样了。由于三个月之前就知道自己要死,所以在他寿辰的当天,并没有大摆宴席。他早早的就把自己收拾利索了。一大早就躺进棺材里面等死了。身边也就是几个家里人。到了下午那个时刻,果然门外传来了清晰的钟声。听到钟声他就去世了。

生和死,只是一笑之间。当你看明白了。也就什么都懂了。

我们说死亡是每个人终究都要面对的事实。从一开始就是注定了的。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都是在奔向死亡的路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死亡并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最主要是看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了。

生和死,只是一笑之间。当你看明白了。也就什么都懂了。

鲜活的生命突然变成一堆黄土一把灰,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心里难以承受的。可是,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之路。生和死,只是一笑之间。看懂了,也就什么都明白了。

我是@情感视角 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