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科学之科学:中国第一家科学学所——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成立40周年

 yanyahoo 2020-09-30

1980年,中国第一家科学学研究所——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今年,是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已经从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第一批专业智库之一,成长为我国第一方阵科技创新智库中的一员。

今天,“使命·传承·创新”:科技智库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三思派特整理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供同行交流。


使命·传承·创新 :科技智库创新与发展研讨会现场

01

第一个十年(1980-1990)

改革开放  应运而生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诞生于改革开放的春天。1979年10月,在上海市首届科技领导干部研究班上,一批有识之士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科技事业复兴之路。1980年1月,以研究班的骨干为基础,经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发文批准,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以下简称科学学所)正式成立。自此,我国最早的科学学专业研究机构、全国首家专门研究科学内在规律、研究科学与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关系的专业智库机构走上了历史舞台。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汪道涵同志对科学学所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要考虑科学的发展规律,一定要跟经济、技术、工厂的生产几个方面结合,要办成中国的兰德公司。

1980年2月5日,《解放日报》头版报道了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正式成立的消息。


八十年代,年轻的科学学所茁壮成长,意气风发,为上海和全国科技事业发展出谋划策,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智库机构。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学所的开创者和前辈们以研讨班、简报、著书立说、讲座等各种方式传播科学学的基本概念,当时影响极大的领导科学概念和思想、区域经济概念和梯度发展理论等都是由科学学所的学者们首先提出并迅速影响全国。科学学所创办的《研究与建议》内刊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期还出版了《软科学基础》《领导科学基础》等介绍新概念、新理论的软科学专著。

科学学所创始团队成员、科学学界著名的“四君子”引进国外先进科学管理理念,结合中国实际开创领导科学。1985年3月,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领导科学研究课题组,上海市有关部、局、委、各大学、部分研究所、部分企业等50名左右的客座研究人员以及十多个兄弟省市客座研究人员汇聚一堂,把以全心全意为我国数以百万计的中青年干部服务作为课题组的主要任务。“四君子”合著的《领导科学基础》一经出版便轰动全国,印制十多个版次,共计发行130万余册。科学学所巡回各地举办的报告、讲座广受欢迎,座无虚席。领导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备受理论界和决策者的关注。

成立初期,通过成立学术委员会,聘任特约研究员等构建“小实体,大网络”研究体系。上图为创始所长周克主持特约研究员聘任仪式

上海市科技领导干部研究班第一期学员合影及相关文件

前排左四创始所长周克,后排左五“四君子”冯之浚,后排右三“四君子”刘吉,前排左三“四君子”夏禹龙,后排右四“四君子”张念椿

1981年,全国科技与经济专题学术讨论会在无锡太湖饭店召开


《研究与建议》内刊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初期,率先从国外引进了大量先进思想、理论和方法,出版的重要著作是我国软科学研究的启蒙
02

第二个十年(1990-2000)

精耕细作  砥砺前行


20世纪90年代“下海潮”席卷全国,科学学所坚守初心,迎接挑战,顺应时代潮流不拘一格引进外脑资源,核心团队进一步凝聚,战斗力量更加充实。通过全体科学学所人的团结拼搏,上海科学学事业在改革的浪潮中稳步前行,并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

1990年,科学学所顺利完成国家科委的重大课题《中国微电子技术前景应用预测》,时任国家科委主任朱丽兰亲临会议听取课题组汇报并给予好评。课题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科学学所争得了历史上的“最高荣誉”。科学学所还以承担《2000年上海科技发展战略》课题为契机,迅速组建起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广泛团结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员,不但收获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为社会培养了诸多栋梁人才,为上海的科学学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0年、1991年连续两年主办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际会议

宋健同志题词:发展决策科学,开拓咨询产业一一敬颂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

03

第三个十年(2000-2010)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前辈的影响下,在21世纪的最初十年,科学学所抵住了“下海浪潮”的诱惑,悉心呵护科学学事业未来希望的种子。期间,科学学所研究团队迎来建所历史上第一位海归,招录了建所历史上第一位博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科研人员。

在这一阶段,科学学所在国内率先开展技术预见研究,获得了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连任全国技术预见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确立了在全国技术预见领域的领军地位。此外,还率先向市科委建议进行上海市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订,率先提出建设上海科普场馆、建立上海科技评估体系、大学建立“科学商店”等建议,组织编写国内第一本大学教材《科学学与科技创新管理》并在高校开展教学。

技术预见成果

2001年,举办上海市“十五”期间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技术预见启动会议

2002年,主办第一届全国技术预见研讨会

举办全国地方科技史志研究会2003年会暨第18次学术研讨会

2005年,承办城市科普发展国际论坛

2006年,主办技术预见与区域创新国际研讨会

04

第四个十年(2010-2020)

不忘初心  跨越发展


在2010-2020的十年间,科学学所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加快建设专业化、平台型、有特色的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在上海市科技党委、上海市科委和上海科学院的关心支持下,科学学所致力于平台型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打造智库品牌,构建了紧密的国内外软科学研究网络,搭建了立体化的学术活动体系,更加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人才优势和能力优势,主动发挥地方智库的作用,把握国家和上海的科技战略需求,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重大问题主动建言献策,相关成果被中办选录报送中央领导同志参阅,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领导同志批示和表扬。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部分研究成果

浦江创新论坛——2016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
会议主题——大数据与技术预见

浦江创新论坛——2017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
会议主題——创新全球化与城市功能再造

浦江创新论坛——2018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
会议主題——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群与未来机遇

浦江创新论坛——2019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

会议主题——预见未来:2035的科学、技术与创新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合作治理 共创未来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过去的四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乘风破浪的四十年,也是中国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的四十年。科技创新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科技的自身发展,也呼唤着科学学的不断进步和与时俱进,以科学致科学,依然任重道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