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纺织百问】并粗100问「第十五弹」并条后区隔距和牵伸如何配合?

 昵称71321263 2020-09-30

71.并条后区是采用大隔距小牵伸好还是小隔距大牵伸好,比如5%纤长是36mm,你们会怎么设置?

答:一般的工艺设计思路是大隔距小牵伸,具体多大更好,还应结合纤维的长度及整齐度,罗拉握持牵伸型式、棉条定量、加压、出条速度、工艺道数等因素综合考虑。

利用AFIS 5% 的纤维平均长度可以方便设定并条的罗拉隔距,一般采用压力棒曲线牵伸前区握持距采用5%的纤维长度即可,后区较前区增加4-8mm,但还要结合你的设备情况,有的设备前区最小只能做到38mm。同时可以利用AFIS检测对比前后条子短绒及5%长度的变化,控制短绒增加和5%纤维长度减少,可进一步优化该工艺参数,没有统一的数值。

72.FA425落纱后显示筒管龙筋超位是什么原因?

答:在筒管龙筋下降过程中,SR1-ON时,监视画面检测龙筋位置读数值与基准值的误差,当误差大于等于2mm时,报警筒管龙筋错位。

1、检查龙筋爬行、抖动或弯曲(下坠)现象,并会造成成纱质量问题。

2、检查绝对值编码器是否齿合良好,如其重新调整龙筋位置,确保带轮、联轴节及顶丝无松动。

3、检查接近开关SR1的位置是否变动错位(多数发生在接近开关)。

4、如属于传感器误报警,需按点动钮开车直至龙筋位置脱离检测区(SR1光电灯灭),按停车钮取消报警,显示屏不再显示,即可正常生产。

5、如是龙筋或编码器造成此故障,修复后,依次点动“基准检测”检测确认”重新核定基准值。

73.我们有一个车间原来一直用粗纱干定量5.8g/10m的,一直正常,为了减轻细纱负担,改善一下细纱质量,改为5.4g/10m,喂入的条子定量保持不变,直接改的粗纱牵伸,改粗纱牵伸后FA458粗纱机机后坠条子,就是条子在喂入喇叭口的后面往下坠,实在没法,又改为5.8的,恢复原工艺后正常,我刚开始也怀疑设备人员上将后面的链轮装倒了,实际上,我亲自看着恢复的牵伸,后面的链轮没动就好了,百思不得其解,该现象如何解释?

答:估计你的喂入喇叭口偏小或摩擦阻力较大。在粗纱较重的情况下,条子喂入速度较快,能够克服喇叭口的阻力。当粗纱定量减轻后,条子喂入速度降低,喇叭口处的阻力超过了条子的抱合力,使条子产生了一定的意外牵伸,而导纱架仍按既定的速度导条,从而造成喂给速度大于喇叭口处的进条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差异积累越来越大,造成条子下坠。你观察一下是不是刚开车时条子下坠不太明显,时间越长,下坠越厉害?

74.牵伸配置与熟条平顺度有何关系,如何做?

答:并条牵伸分配的工艺选择,应以改善熟条结构中纤维弯钩状态为主,使纤维伸直度不断改善。头并因喂入的生条结构中,纤维的弯钩以前弯钩为主,如果前区牵伸倍数过大,则弯钩纤维的移距偏差就大,易成为棉结和粗节纱疵。

因此在牵伸分配上,提高头并后区的牵伸倍数(1.7倍,涤纶后区比棉大,约占前区25-30%)有利消除前弯钩,提高纤维伸直度。末并因喂入的半熟条结构中,纤维的弯钩以后弯钩为主,因此在牵伸分配上,后区牵伸倍数应偏小掌握(1.3倍),集中前区牵伸有利于后弯钩纤维的伸直和条干均匀度的提高。但后区牵伸不宜过小,否则易产生粗节,并影响条干均匀度。

75.我们这是青岛环球的FA496老是出现小纱巴,大部分是两到三层而且还是纱管上面绒布的地方断,问下该怎么解决。

答: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其实不论哪个厂家的粗纱机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粗纱管上面的生头绒布刺透第一层卷绕的粗纱,造成二层甚至是三层粗纱出现退绕粘连,在细纱退绕时粗纱在此处被拉断,故造成大量的小纱巴,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在粗纱卷绕第二层时将换向点定在生头绒布的下方就行了。也可以在插完管上升挽头时看纱管上的小绒布与压掌3毫米就好,调一下这个上升位置
来源:纺织大学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