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公祭日——吾伤痛,岂能一笔全勾。

 惜缘文学 2020-09-30
惜缘文学
今日公祭
南京公祭日
1937年12月13日-2017年12月13日
日本在南京屠杀中国人三十万
铭记历史,永世不忘这份耻辱
南京公祭日(12月13日)
历史背景
南京大屠杀(英语:Nanjing Massacre, Rape of Nanjing)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侵华日军在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在中国,自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审判以来,普遍认为约有30万人在大屠杀中遇难。在日本,日本政府承认“发生过杀害非战斗人员和掠夺等行为”,但对遇难人数则暧昧不清,也有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否认派”。“否认派”的论调得到部分日本政商势力的支持,在华人世界引起强烈反感,这也使得南京大屠杀成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历史问题之一。
公祭鼎铭文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幸存者的讲述
我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我那苦命的爸爸,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侵华日军)根本不是人,往父亲身上戳了好多刀。如今国家将设立国家公祭日,这样的决定太好了,这对我们这些经历了那场灾难的幸存者来说,是个重大的安慰,我们非常拥护。
——8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津


这是国家强大的表现,举行国家公祭,就是要告诉所有的人,那段地狱般的历史是不容忘却的。4个亲人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这种心灵上的创伤伴随了我一生。每当这个日子,我都会想念亲人,痛恨日本兵。这样苦难的历史一定不能重演。
——92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杨翠英


设立国家公祭日,表明国家对这段历史的重视,既是对死难者的尊重,也是对世人的警示。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与否定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做斗争,为维护历史公正而努力。尽管我现在年龄大了,但只要身体允许,我依然会坚持下去!
——87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


六州-铭记历史
——写于南京八十载公祭日
康楚逸士


家国耻,此恨不能休!
华夏泪、南京血,八十载哀愁。
风冷冷,雨亦揪揪。
逢此公祭日,国难悠悠。


苦黎庶,人似猪牛。
三十万尸流。
全城老少,无辜宰割,奸淫掳掠,时跨六余周。


吾伤痛,岂能一笔全勾。
因日本、乃强盗,贪把九州谋。
侵华夏,战火飕飕。
此来由。
万年为我家仇。


知仇辱,早做绸缪。
国人励强矛。
铭吾悲史,中华复兴,千秋万代,永世不低头。


2017年12月13日8时


惜缘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