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先林精品散文欣赏|《感恩祖师》

 惜缘文学 2020-09-30
惜缘有你
精彩
感恩祖师
龙先林
作家
龙先林近照


《山东诗人》《长河文丛》等特约选稿微刊
感恩祖师
感激撰文书寸心,
恩情彼此润山林。
祖宗哲理星空灿,
师道醍醐九九斟。


感恩祖师




龙先林。居广西钦州。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省级作家协会会员。重在随笔、散文、散文诗、格言写作。先后出版有《寸心集》《彼此集》《九九集》《哲理的星空》等四本著作。作品多篇获奖收入各种文选。


龙先林

自从人类始祖制造出第一把石斧,人类的第一位老师产生了。

可以想象,这位最早的老师向同类传授造斧的工艺,同伴向他学习造斧技术,大家都使用石斧去获取食物,加工食物。从此,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的空间也大大的拓展了。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合理想象。史书上记载的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祖先的“五帝”,就是“老师”。相传伏羲氏是渔猎祖师,他教民织网,启人从事渔猎、畜牧,又制八卦。神农氏相传是农耕、医药的祖师,他曾发明耒耜农具,教民从事农业生产,又尝遍百草,发明药材,为人治病。黄帝轩辕制订礼仪,规范人际关系,教人裁制衣裳,奠定了文明的基础。颛顼、帝喾则是具有很高生活智慧才能的部落首领。

老师的出现,便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开始。向老师学习、请教,便是人类提高智慧才能的重要途径。人们离不开老师。少年需要从师,进步需要求师,广知需要导师。

自古以来,人们就很重视老师的作用,并尊敬老师。“天地君亲师”,五者为尊,老师忝列其中。韩愈写的《师说》,就是启发人们要尊师重道,对后代从小就要注意“择师而教之”,接受“传道受业解惑”的教育。只可惜,那时只注重学习书本知识。“授其书而习其句读”,也只是为了弄通“古文、六艺经传”之类,更好的学会做人的道理。这,是很不全面的。

须知,书本知识既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读好书本当然重要。但是,真正的老师还是自然和生活。要真正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还必须注重师法自然,师从生活,接近实践,关起门来学习书本是学不好的。隋朝画家杨契丹画技高超,令人羡慕。同朝的郑法士想向他取经,向他索取“画本”,他把郑法士带到朝堂,指着宫观、衣冠、骏马、车辆说,“这就是我的画本啊。”他说的也不假,现在许多画家亲山近水临摹写生,不都是师法自然!自然是奥妙无穷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它们才是我们值得敬畏的老师。把书本知识与自然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可能就是我们最好的从师之道了。




择师从学,无非是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加智慧聪明。但是,书本知识都是前人的、别人的经验,要真正领悟还得有深刻体会才行。俗话说,书,教人不精;事,教人聪明。从这一点说,自己的经验、教训不就是最好的老师!古人所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失败是成功之母”,都是把经验、教训当作老师的。也真是,失败的教训,反过来不就是成功的经验!因此,拜自己为师,向失败教训学习,也是提高聪明智慧之一途的。



择师从学当然不止一途。见贤思齐,是以贤者为师;取人之长,是以能者为师。甚至对手也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有成功者说,金字塔不是自己爬上去的,是别人(对手)逼上去的。的确,是强对手使你不能不勇敢,使你不能不成功。因此,善于当对手的学生,拜强者为师,不也是一种走向成功的聪明之举!




惜缘文学
惜缘有你更精彩


惜缘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