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多的地方,就有谣言

 任之谈医学人文 2020-09-30

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我认为这句话就有问题。首先,如果是流言,尤其是谣言,那么再传播就是触犯法律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事实上,大部分人不是有意传播谣言,往往是因为分不清哪些是谣言。尤其是连专业人士都无法第一时间解释的情况下,各种流言就满天飞了。

其次,不排除有些打着“专业机构”旗号的传播这些谣言,为了获取各种利益。有些人无法分辨或者误以为就是专业的机构发布的,所以就相信并转发了。

当然,有影响力的人物先转发,也会让其他人更多转发,毕竟是因为相信这位有影响力的人物具有号召力。在他的影响下,很多人认为就觉得没有问题,容易加速转发。

流言止于智者。如果真的那么容易的话,那么《乌合之众》这本书就卖不动了。

《乌合之众》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以前,一个人多是受身边接触到的人影响,而现在,一个人还会受互联网上接触到的人影响。后者的人数远远超过前者,那么受的影响也会越大。当网络上充斥着流言时,很难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

甚至在愚人节,有人会利用那天的特点传播谣言,因为还是有人会不加考虑就相信并转发。最可笑的就是,连当事人出面辟谣后,还是有人继续传播。会出现辟谣比传谣更难的情况。

流言止于智者。智者也是最难分辨的。子曰:智者不惑。同时,晏子春秋内典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且还有种说法就是学的越多,越不敢说自己博学。因此大多数的智者只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才敢说懂一点罢了。

智者君抛我,愚者我抛君。

非愚亦非智,从此断相闻。

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云。

焉能住口手,端坐鬓纷纷。

这首《智者》来自唐朝的寒山子。所谓智者,是聪明的人,而这种人往往有机巧之心、经济之心;所谓愚者,虽无机心,却又愚鲁冥顽,这两种人作者都远离。他期待那种大智若愚、返璞归真的所谓不愚复不智者。这种对世人的去取态度,也是寒山的态度。

所以,流言止于智者的核心在于有无独立思维的能力。这里向大家推荐《逻辑思维与诡辩》一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南开大学的逻辑学教授,张晓芒教授。他也是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会长。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抽象思维。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律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掌握一定的方法,独立思考,参加辩论,可以帮助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会对越来越多的信息加以辨别。这样才能做到流言止于智者。

了解更多人文信息,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