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是福是祸,就看你能不能守住这一点

 京博国学 2020-09-30


我们常说一句话,“福祸无门,唯人自召”,是祸是福,完全看个人的行为而定。

既然福祸皆在己,那怎样才能得福避祸呢?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有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意思是: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屈随和;真正聪明的人从不显露自己,从表面上看上去很笨拙;真正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其实,睿智的人生也是这样,是福是祸主要就在能否谨守“诚愚”,做到:能屈能伸,锋芒不露,大智若愚。


大直若屈

我的一位好朋友,毕业几年,却换工作无数,终于忍无可忍,开始自己创业,却因个性耿直,不会委婉客套,导致顾客门可罗雀。

不久前见面,该友依然一股子耿直劲,直来直去,亲切至极。

谈及工作经历,他说:“我呀,都是吃了耿直的亏,但也是沾了耿直的福。遇到看不过去的事总要提,总是走直路,从不会拐弯,也难免会让人烦。”

人之秉性,难移如初。可什么都直来直去,难免给自己带来不开心。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时候,简单的一句话,经过别人的断章取义就能让人百口莫辩。

当你因为耿直使自己锋芒外露时,难免被人排挤。

所以,有时候,糊涂一点会更好。

其实有时候,装糊涂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更是一种成熟。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不会忽略“糊涂”的智慧。

正如郑板桥所说:“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其实,有时候装装糊涂,也是一种与人相处的智慧。

人啊,应该适当走直路,活拐弯,真着急,假生气。

不要太正直,不要过于认真,不去教条地对待自己所遇之事,活泛一点,比什么都好。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的样子。

不是不会说,只是防祸从口出。

不张扬,不炫耀,不高人一等,看透,却不说透。

大直若屈,是为上善之美。


大巧若拙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看似木讷愚笨的人,往往得到了人间的大智慧。唐宣宗李忱是宫女所生,在皇宫里不受待见。为避免遭奸臣小人陷害,李忱从一开始就装疯卖傻。时间久了,宫里的人都以为他生下来就是个傻子,甚至他自己的亲侄子都以为他头脑有问题。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傻皇子,在机缘巧合之下被宦官扶上至皇位。并对朝政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一度扭转了唐朝衰败的局势。

大巧若拙,不是装疯卖傻,不是装腔作势,更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在低调中观察,但不忘提升自己的能力。

俗话说:人至察则无徒。所以,做人不能太精明,太计较。

不管在哪一个时代,太聪明似乎都不是一件好事。偶尔把自己的锋芒遮挡起来,会走得更远。

宋代朱弁在《曲洧旧闻》中记载,有一次,赵匡胤乘驾出宫,经过大溪桥时,突然飞来一支冷箭,射中黄龙旗。禁卫军大惊失色,赵匡胤却拍着胸膛说:“谢谢他教我箭法。”不准禁卫军去搜捕射箭者,以后果然也就没事了。赵匡胤不是傻子,他心里比谁都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很多时候碍于情义,不想点破而已。有大智慧的人往往能够巧妙避开自己的灾难,避免更多的损失。

正如《守弱学》所说:古人智慧,大智若愚。

保持谦卑,才能走得更远。

正所谓大巧若拙,重剑无锋。


大辩若讷

梁东曾在文章中写道:不解释,不争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可以了,任由外界乌云遮住眼睛。

这正是大辩若讷的大智慧。

真正的智慧是看上去嘴笨舌拙,但任由外界风起云涌,内心却无比宁静。

季羡林一生低调,有人说他胆小,也有人说他怕惹事,但他不是没有脾气。

一次,季羡林和臧克家去小饭馆吃饭,旁边一小孩因妈妈离开而变得大胆,终于从凳子上摔下,季羡林去安抚小孩,却被赶回来的女人误解。

面对女人的误解和谩骂,他却一声不吭,懒得还嘴。

只说:“大家都看着呢。我何须解释。”

是啊,大家都能看到的事又何必浪费口舌去辩解呢?

人在做,天在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解释,反倒是一种大气。

季羡林不喜欢出风头,可他却在“文革”那样颠倒黑白,人人自保的动荡时期,坚持着“评价一个人要全面、客观、不能以偏概全”的论调,保持了难得的沉默。

不解释,他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不辩解,他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不争论,他用沉默保全了自己。

大辩若讷,沉默是金。


最完美的东西往往看似不够完美,但在使用的时候,却不会因为残缺而影响充分使用。

正所谓:大智若愚藏锋处,大巧若拙怀空谷。

为人处世,低调是难得可贵的,即使才能出众,也要适当掩饰锋芒。

才大不可气粗,居功不可自傲,否则就会惹祸上身。

曾国藩说:“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就能远离是非,避除灾祸,方是睿智人生。

※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作者千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