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自驾中国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多少费用?

 ktg360 2020-09-30

国内旅行爱好者终极梦想是环游中国,自驾游一圈大概100天,如果合理安排资金压缩到最低,梦想将不再是梦。

环游中国旅行将会改变你的一生,旅途中你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面,你可以看到雪域高原、戈壁沙漠、大海湖泊……你会震撼、你会兴奋、你会陶醉、你会迷失,你还会一直向前走。

自驾游安全非常重要,旅行的人失踪伤亡事件时常发生,大部分原因是准备不足、经验不足,或者经验太足够因大意酿成惨剧。

环游中国是一项挑战,准备充分,必须是老司机,还要有丰富的旅行经验应变突发状况、不疲劳驾驶酒驾等等,安全第一。

下面我们开始预算自驾环游中国一圈到底需要多少钱,是你预想的天价,还是在你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将揭晓答案。

自驾国内一圈距离以及时间

1.自驾游环游一圈距离

中国大陆边界线长度达2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北起中国同朝鲜之间的鸭绿江口,南至中国同越南之间的北仑河口,全长1.8万多公里,陆地边境线加海岸线绕中国一圈大约3.8万公里。

自驾中国一圈,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完全沿着国境线行驶,有的国境线上不允许随便靠近,国防巡逻公路也无法上路的,中国路线网密集,环游中国一圈可选择路线众多,我们按照贴着边境线的国道、省道、县道行驶。

因实际路程曲折迂回自驾中国一圈总行程约4万公里。暂且凑个整数吧,如果深度旅行,迂回线路更多,时间、路程更长。

2.自驾游环游一圈时间

自驾游主要以旅游观光为主,期间观光、旅游同时还要停留,休整。旅行的方式不同,所花费的时间也大不相同。

按照车辆平均行驶速度60~80公里,平均每天行驶时间5、6小时大约每天400公里,4万公里需要大概70~150天。

自驾深度观光旅游,花费时间更长,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时间,我们这次按照以观光旅行路途风景为主,选择性旅游景区,大概需要三、四个月,就按照100天整数计算。

准备工作

1.车辆准备

自驾中国一圈是一项勇敢的挑战,代步工具车辆成为这次旅行重中之重,首先,出发前给车辆保养、全面检修,包括刹车片、发动机、蓄电池、燃料机油等等,然后只要满足一下几点基本上没有问题。

第一点动力足,车辆并不一定需要越野车或者高档上档次的车,只要动力足够,爬坡能力强就可以。

第二点不挑食,因路途遥远,加油站汽油型号不全面,有的车型嘴很叼,不符合自己口味就不干活,只能用拖车拖回来。

第三点小毛病少,这个问题应该很好理解,车子不要走不远就出现各种小问题,那么这次环游中国只能止步不前了。

第四点,舒适度高,环游中国时间漫长,开车舒服减少体力消耗,才能走得更远。

第五点,底盘高,很多小轿车地盘很低,自驾旅游真的不合适,因为你不知道自驾游前面的路是否平坦,尤其是环游中国这种挑战。

第六点,轮胎够硬,这次挑战你将应对烂路碎石路,一定要减少轮胎被硬物割裂爆胎,质量能保证的轮胎是首选。

2.身体健康

首先,出发前做一个体检,身体健康,没有传播疾病等等。

然后就是要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出发前期锻炼身体,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应对旅途中各种困难。

3.证件齐全

身份证、驾驶证、边防证、护照、通行证等等各种证件,选择性办理。

衣物费用(不做预算)

1.衣服费用

中国面积辽阔,各地地理、气候环境不同,绕一圈领略四季不同变化,白天黑夜冷热交替,除了日常用品牙刷牙膏、毛巾、拖鞋等等,还要做好预防严寒酷暑的准备。

御寒物品:头部和四肢最容易受到寒流入侵,建议准备四大件,帽子、围巾、手套、袜子。还有身体保暖衣物,轻便羽绒服、超薄防风衣,冲锋衣等等。

防冻霜必不可少,还要防止雪盲症戴上墨镜。另外准备防暑物品,酷暑太阳紫外线不容小觑,太阳帽、太阳镜、驱蚊水、风油精、润唇膏,护肤品、防晒霜等等。

因为衣服本身就是,且价格差异巨大,比如一双袜子从几块、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不等,所以无法统计。

食物费用(预算约7000元)

1.饭店食物消费(6000元)

自驾游为了赶时间,或者想品尝当地美食补充营养,买饭吃或者在饭店吃饭非常方便,按照早餐十块钱,午餐三十块钱,晚餐二十块钱消费。

另外在路边、河流还可以捉点海鲜,摘野菜、野果充饥,这样算来,考虑各地消费差异综合大概每人每天消费六十块钱已经足够,100天吃饭预算大概6000元。

2.可选择自己动手做饭

自驾国内一圈,时间太长,体力精力损耗严重,资金还要控制,最好买食材亲自做饭,既干净又卫生,或者选择性去饭店消费,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3.水储备

水乃生命之源泉,地球上最不缺少水源,可是饮用水也不是遍地都是,国内很多地区干旱,没有水源,河流,比如大西北。为什么着重提到水,因为相比饥饿,干渴才是最致命的。

1996年6月中国著名旅行探险家余纯顺穿越罗布泊时逝世,原因是在高温环境下因缺水而引起急性脱水,全身衰竭。这种悲剧的例子还有很多,可想而知饮用水的重要性。其实饮用水很多种,矿泉水、山泉水,自来水,甚至河水煮开就能喝。

4.高能量食物(1000元)

高能量食物耐储存,快速补充体能高能。肉干、肉罐头耐储存,保质期长,耐饥。巧克力还能还补充糖分容易携带。还有各种肉干、水果、坚果、巧克力、奶糖、饼干、方便面等等耐储存食物。

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食物水果,苹果管饥管饿,耐储存容易携带,吃两个顶一天,还有很多容易储存的水果,在这里不多赘述。高能量食物预算1000元,旅途中补充购买即可。

住宿费用(10000元)

1.酒店、旅馆、青旅、民宿

自驾环旅国内一圈旅途劳顿,整顿修养身体休息在酒店、旅馆、青旅、民宿。一般情况下酒店偏贵,一些旅馆也不便宜,价位在80——400元/晚;旅馆、青旅、民宿价位30——200元/晚。

由于各地价格差异,为了省钱尽量住便宜旅店,我们折中每人每天大概100元,100天住宿费预算约1万元。

2.车内睡觉

车子稍微改装腾出一点空间完全能满足一个人睡觉,既安全又防寒,这样就节省一笔开支。

3.野外扎营

野外安营扎寨旅行的人都不陌生,只需一个帐篷,睡袋即可,方便又实用,关键还省钱,对于长途旅行的人来说绝对是必备装备。

油耗和过路费(预算约23000元)

1.油耗(20000元)

根据走国道、省道居多,车速限速100公里以内,比较省油,油耗约0.5元/公里,自驾中国一圈全程约4万公里,全程油耗预算约2万左右。

2.过路费(3000元)

因走国道、省道、县道居多,节省一部分开支,也不可避免走高速,过路费预算大约3000元左右。

3.省油技巧

保证胎压正常、停车熄火、不要猛踩油门、减少载物重量、低挡快车、据说60~80公里/小时最省油,这也是选择省道、国道的原因。

装备费用(只统计药品费500元)

1.车载装备

蓄电池、备胎、油桶、灭火器、修车工具、手电筒、刀具、铁锹、防滑链等等等,不做统计。

2.电子设备

移动电源、电脑、手机、GPS、地图、电子地图、电子导航设备、充电宝等等。

卫星电话(可手机安装):年费1000。无人区没有人烟,手机没有信号,遇到危险卫星电话就能帮到你,可选择性安装。

3.旅行装备

帐篷、睡袋、节能灯、等等,根据情况补充。

4.补给装备

渔具、钓具等等

4.炊具

高压锅、煤气炉或汽油炉、碗筷等等。炊具越简单越好,其实花不了多少钱。万能高压锅可炒可煮,又可以当饭碗,花费预算几百块钱搞定,加上煤气炉不过几百块钱,不过燃料需要一小笔钱,不过在旅途中木材枯草等等都可以当燃料煮饭。

5.摄影装备

无人机、运动相机、三脚架、手机等等,摄影器材根据自身实力选择,不做统计。

我觉得摄影器材是必需品,不管是高档设备还是普通手机都可以,如今直播,拍视频、照片,发到自媒体上能回笼一部分资金,如果内容优质估计还能有赚,万一不小心成为网红名利双收。

6.药品预算(500元)

小药箱是长途旅行必需品,危机时刻一粒药丸能救命。

内服药品:肠胃药、止痛药、感冒发烧药、消炎药、解毒药。

外伤物品:云南白药、酒精消毒水、纱布等等

其它药品:晕车药,预防高反和抗高反药品、葡萄糖等等,根据自身状况,可适当加减药品。

景区费用(3000元)

环游中国一圈沿途风景美轮美奂,尽量观赏免费景区,选择性旅游收费景区,费用压缩至3000元。

备用金(5000元)

备用金很重要,如果生病、车子抛锚等等,需要一笔预备资金。预备金5000元。

100天40000公里1人费用预算如下:

衣服生活用品:未预算

食物费用:7000元

住宿费用:10000元

油耗过路费:23000元

装备费用:500元(只包含药物费)

景区费用:3000元

备用金:5000元

全程合计费用预算约:43000元。

【车载装备、电子设备、旅行装备、摄影器材、衣物药品,这些装备喜欢旅行的人应该都不缺,所以不在预算中。备用金不在预算中。】

从以上预算费用可以看出,油耗过路费是必要支出,如果解决吃住问题,将节省一大笔开支。提前规划选择可行方案,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条件适当调整。省钱有很多种方法,自己买食材或者动手收获食材煮饭;住在车里或者帐篷,不要住酒店或选择性住酒店等等都可以节省一笔开支。

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性购买装备,合理安排,一些不必要物品无需携带,不必负重前行,可在旅途中补给,安全第一。

如果大家持不同意见可以在评论区评论,如有补充说明的地方我会在评论区置顶。

今天分享到这里,如果喜欢我的文,不奢望关注,只求评论点赞,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