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梦|覃玥

 1233465 2020-09-30


已经过了很久了,我一直没有碰过高考这个话题,也一直没有为我的那段青春作一个盛大的告别。

我现在坐在这个教室里看似与几个月前别无二致,实与那个我奋斗过无数春夏秋冬的地方早已相隔千里。那个时候的我,每天都很有节奏和规律的过着,但总是敏感又易怒。既要闷声向前冲,又还是顾忌这条路正确与否。看不见的未来,越看越崩溃的成绩单,失望的眼神,激荡一阵又马上黯然的勇气。每次都跟朋友们用玩笑掩盖内心的意愤难平。那时的我们,用成绩比惨,某某错了几个,某某又垫了底,明明知道不会让内心的紧张和恐惧减少半分却还是互相打趣实则打气。我每天中午都留下来,留在教室里,想要迎接内心对自我的肯定,但绝大部分的时候只是看着时间虚无的流逝。我记得因为数学成绩差而被班主任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日子,被完全的放逐,被叫到班级门外说:“你这个样子连一个好一点的二本都考不上。”那个时候那个倔强的自我没有哭。当我最亲密的伙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我只是在原地旋转时,我却没有办法真心的为她祝福,那个时候那个坚强的自我却崩塌了。我记得和我的“明白人”一圈又一圈的在操场上走着,我们分明没有抱头痛哭,却觉得此时无助又彷徨的彼此紧紧相依。那一场十八岁的鏖战,战火蔓延了一整个青春,短兵相接,贴身肉搏,烧尽了我的全部气力和热血。也许后来的哪一场战斗,都不复这一年的赤忱和毫无保留的付出和奉献。

 我无数次写到人生再没有哪一年像十八岁一样尝遍所有心酸和无以为继的失败与一场小胜带来的欣喜若狂。我常常为了那一些些细微的进步沾沾自喜,又对他人的眼光十分在意。我会因为听到朋友貌似讽刺实为自怨自艾的口气而受伤不已,甚至趴在“明白人”的肩头哭到力竭,也有过撑不下去而想要一了百了的瞬间。我也会因为年级榜上出现了自己而掩唇轻笑,像是为自己隐藏着什么惊喜。那场战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喜怒哀乐都无处遁形,表现得露骨直白。可能后来我们能够学会“喜怒不形于色”“宠辱不惊于身”,但能这么畅快的,没有忌惮的吐露,人生又有几何?那个时候我们所有的任性可以被原谅,我们所有的疲惫可以被安抚,哭闹被容许,痴笑有回应。那时全家人都围着我转,几乎是有求必应。虽不是本意,但我几乎是一头扎进了学海里,后来和“明白人”谈起,我说我真的好久没有好好看过一本书,也没有精力去写什么文字了。虽然我好像如同一条咸鱼一样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用手机进行享乐,但那时候大多数人都是如此,不管是不是身为“学霸”,这大概是我们这群人同这个世界的唯一联系了。那时所有人都告诉我,你什么都不需要考虑,一切要以大局为重,我们和世界的所有关联也仅仅是语文课上播放的《新闻周刊》和手机里的微博而已。”“池中之物”们透过岩石的间隙到另一片水域里游弋。相同的风景总是让人腻味,鱼也会被逼疯吧。那时候我时常看到班上某个男生神情焦虑的快步在跑道上走着,急切的像是在寻找某种依托和出口。而我呢,我也曾在晚修的时候借口去洗手间与朋友出来谈笑吧。那时的“严阵以待”让空气里总是压着低低的气流,我总是离开温暖的教室,一个人去冷清的杂物间,仿佛这样就能静下来做什么一样。那个时候我总是徒劳的改变一些事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坚信可以改变既定的结果,在班主任口中的死局中逃脱,在高考的激战中侥幸的存活。

我想我一直不是一个好士兵,我不听话,也不屑于去争所谓的将军。那个时候大家的战前演练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点将”过后,“神选之子”们下了课又要到另一个教室里“操练”,我总是一边捧着装满热水的水杯一边和朋友嬉笑走过他们奋笔疾书的教室。我并不羡慕,也绝不盲目。或许我这个人最好的一点,便是知火候,非常清醒,这大概也是我少有冲劲的原因吧。我能唯一称道且笑谈的是我在这段岁月里曾作出的充分努力。红笔一撇一捺勾下的批注,未到十二点半总舍不得离开多写一题改变当前光景的恒心,夜半时分我在宿舍为舍友们梳理知识点的专注讲课声,虽然羞于开口还是拿上错题本忐忑请教老师的勇气。接到红丝带的那天,我在它的正面写上“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在背面写下“问句天几高心中志比天更高,自信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我和朋友们将红丝带挂在枝丫上的时候,那片绿地暂且空无一人,那个时候阳光真的很灿烂,透过枝丫照进我的掌心,我和朋友们不约而同的抬起手去挡,大笑着:“好晒啊!”暖融融的被包裹在掌心的阳光,那就是进考场前一刻在我身前铺满的,洒在我身后将我包围的,在我陷入答题的焦灼时抚慰过我的那缕阳光吧。

考试的那天我回到了自己的初中母校,穿上了那身挚爱的红色校服,就像是主场作战总要证明什么,回报什么。在一群人里成为异类,坚持着我的坚持。我跟朋友们说着不着四六的话来摆脱沉重,我们敬爱的老师“江总”将我们聚集到一起,让我们举起手傻气的齐声高喊:“我们一定能行!”语文老师稚稚过来拥抱了我,让我又是激动又是哽咽。远远看到我的闺蜜阿婷,我们也相互拥抱传递力量。考场里我的心脏狂跳,措手不及的面对从未见过的试题,走出考场强颜欢笑安慰自己下一科一定会好。第一天高考的晚上我忧心数学的错题,根本无心背书。后来我双手一摊决定过去已成定局,只能在明天拼一拼。其实我心里慌得要命,但不得不强迫自己不再去想以免满盘皆输。第二天下午最后一场考试前,我跟同桌放肆的笑着,说着我们两个数学“学渣”这回怕是栽了,轻松的氛围一直延续到考试结束。铃声响起的时候我知道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故事真的结束了。我跟我每个要好的朋友拥抱,约定好不管结果如何,绝不互通答案。夏天在我们无知无觉中悄然而至,我绷紧的手掌里攥紧的汗也随风蒸发了。走出我的母校,我用我认为的最明媚的笑颜去迎接正在等候的母亲,牵着挚友的手去为自己庆功。

回学校收拾东西的时候,我打定了绝不复读的主意,在炎炎烈日下把书箱里的书全都拖到回收处,一身轻松,再无令自己负累之物。但当我走过学校的长廊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落泪。这个我无数次抱着书大汗淋漓走过的地方,空荡荡的。三年前的我,嫌弃学校太小,一直想要飞出囚笼。而如今,这个我与朋友们打闹过的走廊,谈过诗词歌赋人生理想的教室,以后我真的就不会再来了吧。我几乎是这一届的高三学生里最后离开宿舍的,我们的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像是从来没有住过人似的。我掩上门,也掩去我们这群人存在过的痕迹。它又在等待下一群挑灯夜读的勇士和下一次的精彩。夜晚的学校很安静,过了六月八日,又有下一个三百六十五日在等待着二零一九级的学弟学妹们,他们安静的读着书,丝毫没有意识到沉浸在自己小世界的期间,那撑起新天地的重担也悄然落到了他们的肩上。这夏夜静得连知了都不叫了,只有行李箱的轮子接触地面不时发出的刺耳摩擦声,我就这样离开了,来的时候没有满心期许,走的时候仍孑然一身,而他们呢,就让他们在这灯火通明的夜里继续自己的大梦吧。我们的存在或许让他们为母校骄傲,又或许我们的平凡会被校史抹去,谁又知道呢。而我在这里的故事切实的结束了。

等待成绩的日子,时而安逸也时而发愁,我一次次抵住“对答案”的诱惑,但同时也忧心这样做到底是不是对的。等待最难熬的也许不是久候不至,而是与自己的期待背道而驰。高考成绩出来的前几天,正是残存的底气全部用尽之时,那几天的我,总是不断跟不同的人交流以期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我的“明白人”告诉我,考试那几天她也历经过自我怀疑与食不知味,所以她没有告诉任何人,没有找过任何人,没有把任何人代入考试焦虑的怪圈。一个人的害怕只是害怕,两个人的害怕是放大的绝望。就算曾不知天高地厚的喊:“我来过,我奋斗过,我不在乎结局”,现实中使我们瑟瑟发抖的又是什么呢。成绩公布的时候,我抱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心理战术,支使母亲替我面对,我根本不知道如果结果不好我会怎么样,我的路又该怎么走。万幸成绩还是那个成绩,没有超常发挥的惊喜,也没有失常发挥的意外,带着一点遗憾和一点庆幸。母亲说:“这个成绩至少不会让我丢脸。”我想我也确实该感到高兴一些,毕竟哪怕是在考场上发挥出百分之八十的水平也该感到满足了。一切真的结束了,真的平淡又充实的结束了。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些人尽量往离家最近的地方填,而我却来到了一个我从未想过要来的远方。我同高中最要好的几个朋友,因为一场考试四散到了中国的四方,东南西北各据一角。我们分别的那一天,下着暴雨,我们在奶茶店里摇晃着纸杯里的冰块,谈起我们的“三年”,门外的雨好大,一阵阵闪电晃得人眼晕。九把刀说:“青春就像是一场大雨,错过了还想再回头淋它一回。”这淋漓尽致的青春啊,我完完整整的走过了一遭,却恨不得再回去走它一遍。我说着我们真的拼过了,她又说着下一回这样拼就是考研的时候了吧,我们一同笑了起来,我们在车站说着再见又再拥抱。我的十八岁啊,我认真过的人生,这一次真的远远的离开了。

直到今天,说起那段日子我还是心潮澎湃,也许努力和成果并不能成正比,但我不会为此后悔。也许我再也回不到当初拼命的样子,在舒适的大学生活中,我只能一边怀缅一边惊叹,原来我曾有过这样的一面,但现在也早已没有这份心力也回不去了,我不想也不敢回去了。但我仍然佩服当初的自己,那个时候的我并不是最好的我,但一定是最耀眼的我,爬过迄今最陡的山路,抵达了现在更好的自己。十分感谢,抱以全心!

—完—

作者简介:

 覃蓥玥现就读于太原科技大学,天涯文学社成员。 

文案来源:征     稿

图片来源:网    络

图文排版:余    欢

责任编辑:周嘉旭

文本编辑:林    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