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涯约稿】苏连叶散文《春 节》||春节是从远古年轮的深处,从竹筒和唐诗宋词的精髓中飞翔起来的,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群众表达美好祝愿

 1233465 2020-09-30

 

苏连叶

春节是从远古年轮的深处,从竹筒和唐诗宋词的精髓中飞翔起来的,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群众表达美好祝愿的节日;又是一年一度最欢乐、最幸福的佳节;更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生活、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好日子。传统春节顺天时、合地利、遵风俗、达民情,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大好时机。

时光如水流,春节又复始,万户迎新春(俗称过大年)。现在乡村年货也不用到城里购买,村中心宽敞的广场上县城、外乡商贩的货摊、货架有序排列,所售商品有服装、鞋帽、食品、日用百货、生产工具等应有尽有、样样齐全。村民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说说笑笑,来来往往,买这的、购那的,热热闹闹、喜气洋洋。一场瑞雪后,人们的精神更加活跃了,村里村外像盖上了一层银被子。这雪亮的美景更加夺目,农村和城市都享受着一样的幸福。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人们开始做豆腐,蒸供神的花馍、豆沙包,炸油糕、油条、麻花,烙折饼,烤三尖、锅奎、糖饼等年货,年货做好后都冷藏起来,到春节后吃,生活更加幸福了。

临近春节,每家院子里插彩旗、挂彩灯,每个门上贴着喜气的红对联,大门口都挂上大红灯笼,节日的气氛立现。春风送飞雪,万户迎春节,这红与白互相映衬的美景更是迷人。除夕到了,家家户户在院子里垒上个大旺火,旺气冲天,祝愿新的一年天天向上、四季发财、万事如意。

春节是我们中华儿女欢乐团聚的日子,在外地工作的人员都带着妻子、孩子回家与父母亲欢聚一堂,团团圆圆、喜气洋洋一起过大年。爷爷奶奶抱着孙子孙女们,欢喜得脸上笑开了花:“俺娃们长大了,咱家后继有人了,给俺娃们每人200元压岁钱。”家家欢声笑语,“过年好!”的祝福声随处可闻。

大年除夕夜,各种烟花爆竹火树银花凌空绽放,清脆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到处洋溢着欢乐和幸福,人们一边包饺子、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那美妙的歌声歌颂着党的好政策,歌颂着人们美好的生活。这台歌唱民族大团结的盛会,为国家政策的传播、为群众文化生活的提高、为美好未来的早日实现做出了贡献。

大年初一合家欢乐,早上吃团圆饺子,上午到家族长辈们家里拜年送祝福,浓情暖意共贺春节快乐。

过了春节,邻居和亲朋好友之间吃互请饭,今天我请你,明于你请我,这种亲近亲切的热乎劲儿是分外感动人心的。出嫁的姑娘和女婿开着小车领着孩子,带着各种珍贵的礼物回娘家、会亲人更是开心幸福,外公外婆看着外孙们与 孙子们一样喜欢,说说笑笑乐开怀,也是每人200元压岁钱。人们还要带上礼品到外村去走亲戚、望朋友、敬长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民俗礼节,也是我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欢度春节,村委会领导干部又组织起文化艺术活动。老一辈传下来的凤秧歌欢庆的锣鼓声,敲醒了崭新的岁月,也敲醒了参加凤秧歌队的艺人们,他们积极参加,每个人都想快乐自己也想愉悦别人,更想发扬传统艺术文化。练队形、练舞步、练表演、练说唱,他们一个个练得很起劲。那种迎新春、庆佳节的气氛扑面而来,群众们喝彩声不断、欢笑声不停。凤秧歌队给村里乡亲们拜年后,还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到县城比赛,那时才叫热闹呀!人人参予,从青少年抓起,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传播、推广宣传活动使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广大是大家共同愿望

看着我们现在享受着的美满幸福生活,烙印在脑海里那艰苦岁月时过春节的画面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展现在眼前:艰苦岁月里过年的生活也是很朴素的,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后的年货只做豆腐,烙点米面折饼,蒸的是豆沙玉米面窝头和高粱面接年鱼鱼(要等到年后正月初十的时候才可以吃所以才叫接年鱼鱼),每家蒸的几个白面馍馍过春节也不能让孩子们吃老掉,是春节供神后正月走亲戚时唯一拿得出手的礼品。那时买不到白面,生产队里每人每年只能分到10斤小麦,磨出来的面还要计划一年的适用。过节、过生日给孩子们改善一顿也只能是白面掺玉米面做得花卷,即便是这样,孩子们也已是十分开心了;其余的白面主要是走亲戚、做宴会搭礼时用。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也只是5角或1元,孩子们也是满心期盼,因为平时没有零用钱。过春节时大人一般没有新衣服换,孩子们也只能每人做一身新的单衣、一双新千层底布鞋(都是妈妈手工缝制的),这已是当时非常奢侈的花销了。大年初一,孩子们脱去外面的旧单衣换上新做的衣服(里面穿的棉衣不换,因为每人只有一件棉衣一个冬天都没有换洗的,春天不穿时才可拆洗干净)满心欢喜满街跑(因为那是一年中唯一有新衣服穿的日子,也是孩子们心底期盼已久的日子)。

忆苦思甜,人们倍感现在生活的美好。大家鼓起新的勇气,启动新的期盼,以百倍的信心去工作,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处事,将青春洋溢的心化作一缕缕春色,让温暖的阳光催放新的花蕾,让美丽的憧憬谱写出新时代的乐章,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成就中华千秋伟业,让崇高的使命再铸新的辉煌,让我们小康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美满、幸福。让我国的传统春节更加欢乐、祥和。我们共同期盼!共同祝愿!

Bonus Time

深秋的感悟

苏连叶:1940年出生,山西省原平市北贾村人,曾就读于范亭中学初32班,担任过村委会会计,乡村教师等,现居住在原平市前进西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