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学之路】邓敏老师 2017四川雅安熊猫保护之旅(二)

 珠溪语文 2020-09-30

欢迎光临珠溪语文~

四川雅安熊猫保护之旅(二)

       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第二天

一马平川

      修整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我们这期的志愿者分坐两辆巴士往雅安进发。雅安离成都并不远,车行大约两个多小时。

      上次可能是因为自己在九寨沟、黄龙那边受了伤,又加上在都江堰罹遇水灾,在仓皇不安中冒着连天大雨逃到成都的,所以对成都这一段的公路之景无半点印象。这次不一样了,心情无比愉悦和轻松,有闲情慢慢享受窗外之景了。再说昨晚睡得很香,精神气足的很,不需要车上小寐了。

       我先是瞪大眼睛朝窗外看。这一看不打紧,加深了我一个印象。前夜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成都的街道很宽,但疑是夜深人静的错觉,或者火车站大多在城郊。可今天上午,车从出了临江路一路到高速。那城市街道总也宽敞、整洁、一尘不染的。听师傅骄傲地说,成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整治城市环境,二三十年过去了,人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早将卫生城市常态化。难怪以前看《非诚勿扰》,许多老外都愿意居留在成都。这个旅游城市卫生、干净,生活节奏悠闲缓慢,路面开阔,园林布置雅致,还充满着历史人文气息,不亚于国外的一些历史名城。

       车开出城,视野就更加开阔了,有一马平川的感觉。“群山东南奔,平川叠波浪”说的正是我在车上的感觉。山是远远的一抹,一浪浪涌向车尾去了。在宽阔少车流的高速上,山只在眼帘的幕后,并不阻挡在视线正中的。所以满眼所见的是绿化带,是田野,是“绿桑高下映平川”的公路景致。若此时是夕阳西下,晚霞火烧,还能看到“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的晚归景象呢!

      在美国有许多著名的公路旅行地,如有号称“母亲之路”的六十六号公路,“全美最孤独”的五十号公路,风光旖旎的加州一号公路等等,光看图就让人心生向往。但我觉得中国有一条公路可与之比肩:从成都出发,途径雅安碧峰峡避暑胜地,一径往西到康定瞻望“蜀山之王”贡嘎山,还可以到同是甘孜的稻城亚丁去感受一下“水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宁静,然后沿着伟大的川藏公路直捣西藏腹地,一探它的幽静神秘。我想这条公路之旅的沿途风光,一定是会让人如痴如醉的。

      一路“心鹜八极,神游万仞”,车来到高速服务站。这个服务区,无论是建筑还是广场面积都是超大的,仿佛四川不差地。而且站内设施齐全,超大卫生间外还大气地备有卷纸,纸质也相当绵软。这是我在高速上第一次看到有备干净、卫生纸张的服务区公共卫生间,很有点五星酒店的待遇。

      再回来坐到车内,我就开始对身边人感兴趣了。孩子们都挤到前面去了,而且他们巴不得离大人远点,所以我就坐到了一位独坐的女孩身边。她二十出头,黑色长发自然地披散着,没有烫,也没有拉直,就是一种自然的弯曲。上身白色T恤,下身一袭淡蓝色长裙,简单而随性。攀谈中得知她是位北京姑娘,但在伦敦学习的时候报名参加了这个雅安大熊猫保护项目。在国外,像格林卫这样的全球义工组织更出名,参加的人也更多。这样一说,我倒有点得意了,因为是我介绍大家加入格林卫的,我岂不是很有眼光啰!她是学服装设计的,有阵子我特别喜欢衣服的繁复,买了许多金光闪闪、蕾丝性感的小配件,但没想到服装专业的反而是穿着最朴素、舒适的。也许舒适、简单,最是穿衣之道,犹如成都的公路宽阔、干净,令人难忘。

  岗前培训

      车到了碧峰峡景区门口是不能再进去了,需由景区内的观光车接我们到位于碧峰峡景区的熊猫研究基地。基地和碧峰峡景区有联票,也可以分开来买,一般游客都是两个景点的门票一块儿买的。我们的带队李老师只买了基地的票。周二中午没什么人,也只来了一辆景区车,所以我们先让一拨人上车去我们住的旅馆,在车回来载我们之前只有等了。

      这边的山峰就比公路边的近许多且高许多,甚至陡峰峭立。门口有两位提着篮子卖花的大妈,一直在我们身旁萦绕。一心爱美的彤彤忍不住挑起花头饰来。原来这些花大如牡丹,山里人说是芍药,黄的、红的、粉的,都用柔枝给编好了,又有绿叶掩映,煞是喜人。彤彤一下就买了两个花冠,她和女儿一人一顶,在山门前摆出各种妖娆的动作,逗引得我也要刘姥姥戴花了。

      第二次车来将我们全部载进山里,住进一户五层楼的当地旅舍。我看周围全是这种类型的住户,有的外观豪华一点,有的普通一点,都是给来这里的旅客住的。碧峰峡是避暑胜地,七八月是旅游住客的旺季。我们吃住起居都在这户人家。中饭是十个人一桌,自由组合,所以每餐有十个菜。还好照顾到天南海北、世界各地的来客,尤其他家常年接待格林卫的义工,所以菜的口味并不辣,咸淡适中,餐餐吃得菜足饭饱,有小孩儿的那桌更是盘盘见底。

      饭后01:20,我们就进入基地,环保车将我们直接送到熊猫保护中心工作站——熊猫幼儿园景区,在二层小楼上我们要接受上岗前的培训。

      人到齐了,先签一下协议书,明确自己的责权义,连小朋友们也认认真真地签上自己的大名。签字、上课,小朋友比大人的态度庄重,他们无比郑重、全神贯注地一笔一划写上自己的名字,完了还两手拍拍,轻叹一口气,仿佛完成什么重大使命似的。给我们培训的是位瘦瘦高高的年轻小伙子,他说话细而尖,皮肤白白净净,给人感觉有点“娘”。倒是他,不急不躁,借助视频和ppt将相关知识和未来工作的操作流程娓娓道来,一遍英文,一遍中文,解释得非常详尽。小朋友则占据着桌子的位置津津有味地看着视频,看到熊猫萌态有趣处,他们会齐声笑起来。而他们的笑声唤醒了低头摆弄手机的大哥哥、大姐姐抬头,正巧看到屏幕上照顾熊猫宝宝的工作人员将熊猫抱上磅秤,结果“小调皮”一个滚儿又遛下来的画面,他们也会心地笑了。

          熊猫宝宝出生只有一百四十克左右,遍体通红,跟我家仓鼠生的小宝宝一模一样,托在手上只觉得抚养不易,并无萌萌可爱的感觉,所以,野生大熊猫生下双胞胎,只能选择一只养活。幼崽成活率低,这也是熊猫珍惜的原因之一。长到一岁多的熊猫宝宝顶可爱,这时候它毛茸茸的,又干净,又娇憨,胖嘟嘟的,圆圆的,让人忍不住想要抱起在怀里。熊猫宝宝爬树就跟猫一样轻松了,所以,你在熊猫幼儿园见不到熊猫宝宝,就往树叶浓密处寻,总能找到他们胖胖的、黑白相间的身影。熊猫宝宝是可以群居的,将它们放到一处玩耍,他们互相抱头和抓挠,但爪子没长成,并没有什么伤害。最有意思的就是看着熊猫宝宝搬着自己的脚趾在地上滚成球的模样,而且它能这样坚持不懈、自娱自乐地滚好久。有时挨到了同伴,大家都不生气,像没发生什么一样;撞到一边吃竹子的小伙伴更是吃劲正嗨儿,没工夫理它;还有的看着它疯,爬起来,离这个危险的家伙远点。

      熊猫宝宝长到三岁以上就可以单独居住了。因为成年的熊猫对同类有攻击性,他们喜欢独居。异性熊猫只在发情期可以甜蜜相拥一个月,等到交配完成,彼此前恩尽弃,若不将它们分开会反目成仇,彼此撕打在一起。所以,它们更愿意选择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方式。熊猫这种独居的生活方式,让我想到了更高能的人类的未来。昨晚和今晨我持续见证了父母为一个大衣柜相爱相杀的场景,母亲被父亲气得牙咬得咯咯响,说出许多难听的话,估计一夜没好睡,很早就起来了,黑着脸,不断嗝气。他们这样的争斗,从我记事起就像痛经一样,很有规律的,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访谈类节目,女星说自己的父亲是刑侦大队长,一有人命案件第一怀疑对象就是枕边人。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结论,让人不寒而栗。据联合国人类组织统计,全球独居的人口数字每年都在攀升。面对纷繁复杂的生存环境,加上现代人类的独立性和智能时代的到来,那种两性相互依存的关系将更加松动,而情感纠葛大于相守的便利时,未来人类可能更多会选择独居吧。

         熊猫宝宝多是跟妈妈一起生活的。视频上播放过一个熊猫妈妈生产的艰难过程,它有点难产,单独在产房里滚上滚下煎熬了两天一夜才将小宝宝生下来。生产后,它虚弱地将孩子抱在怀里,蜷缩在一角。工作人员用新鲜的箭竹吸引开它的注意力,然后偷偷地将小宝宝抱出来做健康检查,待一切完事后再悄悄的放回去。熊猫妈妈不喜欢人类碰它的宝宝。熊猫妈妈怀抱宝宝的画面,是最有爱、最温馨的。大千世界,一样了不起的母爱。

          接受过岗前培训,我们都领到了自己的工作服。大大小小穿上胸前印有熊猫徽章的连体工作服,都特别精神也特别兴奋,我们早已很期待接下来的工作了。

图文:邓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