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学之路】邓敏老师 2017四川雅安熊猫保护之旅(五)

 珠溪语文 2020-09-30

2017  四川雅安熊猫保护之旅五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第四天

圈里圈外

      碧峰峡这边家家户户都爱养花,屋前屋后、溪头桥边都是花。“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我所认识的花甚少,只知道路边像波浪卷似的细细碎碎聚拢在一起的是紫薇花,还有山门口买过的硕大花瓣的芍药,其他蓝的、紫的、柠檬黄、海棠红、玫瑰粉、松柏绿、丁香紫、象牙白等等等妖娆美艳的花儿,许许多多时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种奇花异卉的景象,我印象深刻的有三次遇见:一次是在青藏高原上,一次是在巴厘岛的热带椰林里,一次就是在成都西郊的避暑胜地雅安了。奇怪,都是夏天,三个地方都是日照挺强但气候凉爽,是不是这种冷热对撞性的天气非常适宜稀有花木的生长的?这是我一点小小的观察和思考。

        今天就我一人跟着师傅照顾禄禄和绅威。桂英和杨文陪孩子们到海归园工作了。我们的事也并不多,昨天已打扫过熊猫居室,所以今早只要将它们院子里的高台打扫干净,换上新鲜竹子,放它们到外面边玩耍、吃竹,边迎待远客就行了。

        有意思的是,现在熊猫被关在居室铁栏里,我穿着工作服、佩戴着志愿者证站在本是熊猫隆重亮相的高台子上。“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当我清扫竹叶之余闻闻这林中的新竹破土的气息,听听风穿叶片的莎莎声时,却看到一群

早来的游客在观望着院墙内的我,听到他们见不到懒熊、以为我这个工作人员天天可以搂着可爱的国宝睡觉而生出的艳羡声,我哑然失笑。

      想想,以前笼子外面、院子外面的那个我不是也一样好奇和羡慕别人的生活来着。我们喜爱熊猫,也一并喜爱上了熊猫身边最亲近的人。我们看到熊猫这么受人欢迎和尊敬,也一并觉得照顾它们的工作人员的生活带着几分神秘和尊贵。事实呢?我今天在院子里和熊猫靠得那么近,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我且受用一会儿圈外人赞美的话语和艳羡的眼神,这种感觉很好,像冬日里暖烘烘的阳光偏偏找照一人,我闭着眼睛、微翘起唇角、张开双臂来迎受这份殊荣,或者让我在这耀眼的光束里多转几圈,旋转、上升、一直上升到琼楼玉宇中去……

      然后呢?我得老老实实招供,其实它就是份工作,跟农人在田地里耕作、工人在机器上打转一样,都是一份朴实而实在的工作。我的师傅是本地人,工作了十多年,儿子与儿媳在贵州打工,老伴儿在雅安城基地分的公房里带着孙子,等他退休了城里的房子就收回了,他们就回到农村自家的大院子养老了。我儿子跟着的小师傅,说来也巧,还是我老乡——盐城人,他来这边认识了本地姑娘,就随着姑娘落户到这里了。基地外面一群商铺中有一对操苏北口音的老夫妇就是他父母,他们随儿子也落地生根到雅安。我们听说是盐城人,专程去找过他们的铺子,除了老乡见老乡的热情外,他们已成了地地道道的山里人——踏实地过着眼面前的日子,也许江北的麦田在梦里也远了。

      想到一个词——“圈里圈外”。在外面踮起脚来朝里张望,里面的世界陌生而新奇;你没有进去过,里面的世界更在憧憬里闪着诱人的光。其实呢?从里面朝外面看,也一样是圈外,也许站在高台上不用踮脚那么费力,也不需要一一走过去那么麻烦,就在我停留的一会儿,我已经在琢磨了:“两个手挽手过来的女孩儿是闺蜜还是姐妹呢?她们的气质好生不同,一个大花裙子裙摆飞扬,另一个连走路都透露着素雅。她们是来自不同风格的家庭吗,还是一个像爸、一个像妈?那边一定是年轻夫妻了,娇小的妈妈抱着怀中粉嘟嘟的娃,胖胖的爸爸正端着长镜头照相机在搜寻目标。他爱她们母子吗?他知道镜头里最应该出现的是娇妻憨娃的倩影吗?还有一群老年人团队,女的大多穿着光鲜亮丽,男的都跟服务生似的鞍前马后,他们是一群什么人?是广场舞团队呢,还是同一个大院的老邻居、老伙伴……

       其实,生活处处充斥着“圈里圈外”。自桂英和杨文走了之后,我就和下面熊猫馆的一对华裔母子成了休息时形影不离的朋友,我羡慕她北大高材生、中科院的佼佼者、又居留在美国,他却称赞我活得自信洒脱;我抱怨国内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常年得不到根本解决,她则吐槽美国警察的严苛和阶级、人种、肤色分化的严重性……

      尽管生活有大大小小的圈,但也正是种种的圈组成了生活的多样性。记得小时候玩过一种游戏叫“跳格子”。你可以从原点跳到很多格子里,甚至在一些格子里做短暂停留,但最终还是会跳回原点。我就是这种不安分的人,喜欢跳到不同的圈子里去观察和体验不一样的世界,像今夏跳到雅安这个圈子成为一名熊猫保护的志愿者,体味我不曾经历的人生,去交一些陌生的朋友。明年呢?我又跳到别的圈子里去,会是怎样的下一个圈子呢?我总在期待中,总在新鲜里过活。

图文:邓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