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珠溪语文~ 2018年广西志愿教学之旅五 和一只狗的幸福相遇 邓敏 头一天晚上,我们慌里慌张地摸到这个乌漆嘛黑的村子时,它就随着凤礼老师一起在村头接我们了。只不过那一夜“兵荒马乱”的,谁也没在意它。 第二天中午,我们的陌生感渐渐消退,大家轻松地在厨房外的院子里一边聊天,一边等中饭时,才关注到它。它躺在院子中央,离我们不远不近。这里是它的地盘,但对我们的突然造访,它既不显惊讶,也不过分热情,只自顾自地小憩怡情。是孩子们先凑过去的,想摸摸它,却找不到一处下手的地方。我们围拢过去的热气显然惊扰到它,它睁开湿漉漉的大眼睛,左右看着我们,身子却一点没动。于是,有人说:“它是一条老狗,估计养了十来年了。”关于这个猜测,至今没有人去证实过。不过大家看着它眼泪呱啦的模样,也都毫不怀疑这个结论。 它叫豆豆,是一条高大威猛的金毛犬,年轻的时候。不过现在看来,除了浑身脏兮兮、老泪纵横外,当年的帅气矫健还是有些遗存的。比如阳光映衬下,它的一身金黄的毛发;比如远镜头合影中,它的潇洒的身姿;比如环游村子时,与乖乖相比它的矫捷的步伐。这里有必要补充一下乖乖的小资料。乖乖生年不详,是一条白色的京巴犬,只有灶门口的小凳子那么高,所以跑起来四条小短腿怎么也赶不上健美腿的豆豆了。豆豆和乖乖同在一个大院,但向来也不亲热,从不见它俩嗅一下、亲一下,或有什么肌肤厮磨。许是豆豆更爱人的缘故。大院里还有一只生灵,它离豆豆、乖乖远远的,离人也远远的。它是一只叫恭喜的花猫,但它从不亲近人,更惶论来谄媚讨好人了。这是一只自视甚高的猫,它常常蹲伏在围墙或花坛上,居高临下,审视众生,才不会干像豆豆那样在我们的餐桌上顺手牵羊这种伤风败俗的事呢。当然它也不屑于随我们鞍前马后地乱跑。它就这么高居尊位,等你三餐必来谒见它。 恭喜不来,乖乖腿短,只有豆豆追随着我们,不论我们走到村子的哪一个角落。豆豆喜欢人,还是有选择的。凤岩村同一期来了两拨人。一拨住在老房子,是中外结合的年轻人。一拨住在十来米外的新房子,是十三个娃对十三个家长的亲子组合。豆豆本来是老房子的常住民,我们来了,它就心甘情愿地搬到我们新房子住了。 它这么殷勤火热地投奔我们,是冲什么来着呀?孩子啊!小孩儿天然的对小猫小狗有吸引力,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也不知从哪一刻开始,豆豆就与这群孩子对上眼儿了。孩子们在老房子学习,它也静静地趴在旁边听;孩子们随凤礼老师环游村子,对村子它都不知熟成咋样了,但也像我们初来乍到似的兴奋、好奇;孩子们手挽手环绕大樟树,它也非凑在里面留个靓影;孩子们在村头溪潭游泳戏水,它也不识趣地跳进水,惊得孩子们嫌它弄脏了水……到后来,它真是一点不见外,人狗不分了,直接凑到孩子们碗里吃东西,甚至恬不知耻地进入我们房间,想要跟大家同吃同住。 所以,每每吃饭的时候,家长们严密提防着豆豆,怕一不留神它又舔了孩子的碗。每每它吐着舌头要挨近,我们就大呵“豆豆,走开!”有时它死皮赖脸的,仗着自己身强体壮,怎么推也不走。我们只好请求工作人员,将它死沉死沉地抱走。其实,头一天来我们吃饭时,豆豆是不会这么耍小偷的呀,它是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放纵的呢?原来这种偷吃东西的恶习,是孩子们惯出来的。吃饭时,孩子们常常将不吃的食物偷偷扔到桌子底下。有时,他们为了逗弄豆豆,也主动喂它火腿肠之类的零食。这样一来二去就将豆豆的胆子喂肥了,在旁边等不及的时候,就干脆直接到孩子们的碗里自取了。 吃饭的时候,我们赶它,骂它“坏豆豆”。但饭毕,在院子里谈天消食时,大家又都忘了彼此的恩怨。小孩子照例围拢到豆豆、乖乖身边逗弄它们。它们也很惬意地躺在地上,任由你用穿了鞋的脚尖在它脖子上轻挠,还翻个身,将白白的大肚皮展示给你,意思是“这里也挠两下”。好吧,也只能是伸长了腿去蹭蹭它们的毛皮,实在是下不去手的,不论是黄毛、白毛都占了不少可见的草籽儿和败叶。它们没有贵为城里的宠物狗,有人给它们定期清洗,加之自个儿也不勤快。所以,虽得了一身好皮囊,却是两只脏兮兮、自由快活的狗。 人是没法跟一只狗记仇的。所以,豆豆盗食的毛病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本来还只是趁我们不在时,偷吃我们盛放在桌上的食物。后来发展到,当着我们的面就抢了。晚上露天烧烤,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烟熏火燎,手忙脚乱,好不容易烤成功两串五花肉。高兴之余还没来得及品尝,冷不丁就被豆豆一个鱼跃给抢走了一串,打翻了一串。气得我惊叫鬼喊,可怎么办,那打翻的一串也只好送给它吃了。结束后,回新房子睡觉时,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快乐地喊它:“豆豆,走,回家去!” 咦?我怎么没生它气?我怎么没伤心?如果这种错误是儿子犯的,是老公犯的,我会这么大度吗?为什么我不会跟一只狗计较呢?因为它是一只狗嘛,人怎么会跟一只狗计较呢!但可不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呢?假如我身边的人也犯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可不可以像大度地对待一只狗那样不去计较、不生气、不发火、不伤心呢?我可以练习着这么说:“唉,不就是被一只狗咬了嘛,你能拿它怎么办?”“倒霉,狗弄乱了屋子。”“小狗又不听话了。”……嘿,这样置换一下思维好像真的后果没那么严重了,人也不会真生气了。好主意,人自然是不会跟狗一般见识呢! 关于豆豆住到我们新房子,孩子们也有两种态度。大点的孩子强烈欢迎,纷纷唤它“豆豆,来这里”,还拿出零食来诱引它。豆豆哪会安安静静地待在一个房间呢?它像教导主任查房一样四处巡视,跑到小娃娃所在的房间,就会引来尖叫鬼喊了。妈妈们只好将它赶出房间,关上门,去哄小娃娃。其实,小娃娃们的惊叫尖叫也是一种欢迎方式,妈妈们哪会懂,严防死守着豆豆。倒是豆豆在这里,无论是小娃娃,还是大孩子,他们都不会安生睡觉了。小娃娃会趁妈妈不在,偷偷开个小门缝撩豆豆。大孩子则将豆豆带进屋,玩疯了,不睡觉。没办法,最后到了不得不熄灯睡觉时,只好狠心将豆豆赶出新房子。豆豆又不愿离开欢快的新房子,就只好趴在木栅栏外,圈着尾巴睡觉。 好几次,我半夜醒来,都看见它静静地蜷缩在木栅门外的地面上。这些天,豆豆一直紧随着我们,与我们相依相伴,不离不弃。我多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只这样忠实的狗啊!这么一想,豆豆竟然入了我的梦,它成了我忠实的旅伴。白天,它幻化成外形俊朗明媚的少年模样,与我并排乘坐飞机,一起走在古堡雕廊,一同进食,他默默无语,静静陪伴。夜晚,它恢复金毛原形,安静地趴在宾馆大床旁厚厚软软的地毯上,昏黄的床头灯照射着我们。大地一片宁静…… 在凤岩村,豆豆是我们最好的伙伴,也是陪伴我们最久的朋友。我们已经将豆豆视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份子。在凤岩,只要有我们的地方,就一定有豆豆的身影。但奇怪的是,我们临别的那天中午却没有见到豆豆。四辆小面包车陆陆续续都到齐了,我们的行李、人也慢慢都上了车,却始终没有见到豆豆的身影。 天空微雨,七月的正午却有了丝丝凉意。别了,凤岩。别了,豆豆。其实,你已被我们所有人装在心里,偷偷带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