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高考下水文】韦宏芳|声应气求 未来可期

 珠溪语文 2020-09-30


品质    语文     生活

01

【原题再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02

声应气求 未来可期

韦宏芳

      20世纪著名的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与价值感。”是的,我们一直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且希望在成长的路上,有人能与我们结伴同行,毕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嘛!
        那么,除了身边可以接触到的“同道中人”,我们还可以到何处寻觅这些伙伴呢?
       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信息时代,面对纷繁的扑面而来的讯息,我们常常关注自己喜爱的人与事,希望这些人、事能让现在与将来的我们更有归属感。于是,“凌晨四点的洛杉矶”给予所有有梦想的人以更大的决心;《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给予所有文学爱好者以文字的滋养;《我是演说家》给予奋斗的人们以燃烧的激情;《主持人大赛》让所有手握话筒的人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曾严重干扰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但我们也因此认识了一群群平凡而伟大的逆行者。他们的英勇无畏让我们深深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他人,懂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同时更为祖国在抗击疫情中的大国担当精神而自豪。
       一次次感动,一次次点赞,我们渐渐知道未来的我们要长成的样子。是的,疫情中我们认识了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他们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并用自己高超的医术拯救了无数的生命。拥有一技之长,能为别人带来福祉,驱散阴霾,召回阳光,这背后离不开他们求知过程中的孜孜以求。所以,我们不但知道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更明白,在成就更好的自己之前要有怎样的付出。“天道酬勤”,哪怕暂时成功没向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坚持,相信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有一个点击率很高的电视散文——《我的高考》,是原山西省运城市市委副书记的高考自白,他的高考经历让我们明白,如果你足够坚持,无惧付出,一切皆有可能。
       可能表面上看,我们在为一己而努力,希望改变自我原有的小世界,改变原有的家庭生存状况,可是,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进一步改善我们的社会,改善我们的国家!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今日之少年,明日之栋梁。在如今日趋激烈的世界竞争中,我们在为祖国日益强大而自豪的同时,也愿我们的祖国为有我们这般的少年而扬眉!个人成长的小溪最终会汇入国家发展的长河!
       所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们会继续不断从这些喜欢的人身上汲取成长的力量,并相信在他们的激励下,我们的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文字:韦宏芳

编辑:蔡兆霞

长按识别,关注珠溪语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