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 语文 生活 【2020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同声共鸣,遇见最美的自己 蔡兆霞 山村人家,风雪夜归人,偶听一两声狗叫,随即东犬西吠,犬声相闻,一呼百应,给归家游子以莫大的慰藉。风雨凄凄,鸡鸣喈喈,二更风雨愁煞人,窗外鸡鸣声声绕,于是千家万户的雄鸡闻声响应,引吭高歌。鲍叔牙识人有道,成就了管鲍之交的佳话,伯牙遇见子期,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是啊,声调相同,就产生共鸣;气息相同,就互相吸引;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正是万物各依其类,相互聚合的自然法则。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智能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同样如此。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天打开电脑,翻开手机,铺天盖地的信息雪片般飞来,倘若没有安全的甲胄,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最美丽的鲜花也许就开在悬崖边,砂砾里可能会埋藏着价值连城的珍珠。我们需要练就火眼金睛,从信息的海洋中找寻自己喜欢的贝壳,抛弃掉不喜欢的硌脚的沙子,轻装上阵。 然而在信息筛选的过程中,这些碎片化海量信息会自动生成。网络带来的便利,使我们足不出户,下载若干APP,动动食指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智能的便捷,个人的喜好一目了然。难怪有人戏谑,“比你更懂你”!但是偶一选择失当会导致长期单一类似的机械推送,会把自己桎梏于信息的“樊笼”之中,无异于作茧自缚,困于井底,狭隘了视野,束缚了手脚,降低了认知水平。 因此面对如此庞杂的网络信息,我们要善于智慧地选择,拨开重重云雾,守得云开见月明。“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你是怎样的人就会吸引怎样的人,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身背锦囊,是否走得更远,取决于你的囊中之物。点击浏览网页,在文学殿堂里遨游,遇见颗颗珠贝我们小心翼翼装入锦囊,与谁同行?携清风明月,我们收获了苏子瞻的乐观豁达。华灯初上,下班回家,我们看到这个小城每扇窗后温馨的灯火 ,不仅仅有着平凡的烟火气,还有诗与远方的召唤,我们用微信聊天,刷刷微博,传递祝福,也感动于每一个感动的瞬间,收获了子柒的诗意人生,跟随房琪领略锦绣山河。信息化时代,因为有你们一路相陪,我们同频共振,惺惺相惜,收获一路芳香。 智能互联,万物生长。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人,遇见优秀的人,同声共鸣,才可以做最美的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020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荧荧之光,点亮未来 蔡兆霞 夕阳西下,日暮黄昏,远方山峦绵延起伏,落日的余晖仿佛抹上了一层薄薄的胭脂。不一会,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夜色就在半透明的墨油纸上缓缓铺展漾开,远处的山峦也只能依稀看见大致的轮廓。杨寨小学的杨校长此时有些坐立不安,她缓缓起身,放下孩子们的作业本,动了动有些僵硬的腿,催促阿黄几次出去打探消息,却仍不见动静。按理,安老师这个时候应该到了啊。前几日教育局来信说,这周末,省城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安安,这个月会来她们所在的杨寨村小学支教一个月。天差不多要黑了,山路崎岖不平,还不见安老师的身影。 “汪,汪,汪……”,终于,一阵急促的狗吠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随即几声清脆的童音响起“杨妈妈,杨妈妈,安老师来啦,安老师来啦……”话音刚落,安老师被几个黑黝黝的山里孩子领到了面前,几个孩子手里帮忙提着行李,为首的是13岁的努努,手里还拿着几个煮熟的鸡蛋,出门时,妈妈给准备的,预备给新来的老师先垫一下肚子。 安安放下沉重的行李,整了整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气喘吁吁地说,“不好意思,杨校长,让您久等了。今天不巧,转了三趟车,最后车子出了点问题,到校晚了。真抱歉!”,“没关系,孩子。安全到了,我就放心啦,努努你们也回家吧,明天来上课,别迟到了”! 很快到了掌灯时分,杨校长帮忙安顿好安老师在学校的住宿,亲切地拉着安老师的手,来到操场上,轻声说着杨寨小学的事。夏季的夜空,星星亮闪闪的,山里的夜晚并没有太多的暑热,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飞来飞去,仿佛宫崎骏笔下的漫画。安老师注视着头发已经花白的55岁的杨校长(孩子们亲切地称呼杨妈妈),耳畔萦绕着零星的几个模糊的词汇,不由得一阵恍惚,三间教室,六个年级,五十个孩子,两个老师,破旧的教室,昏黄的灯光,崎岖的山路,这就是我支教的学校?安老师的思绪不由得飞了很远。曾经的自己也是意气风发,作为零零后,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期盼,设立了伟大的人生坐标,预备有一番大作为。跋山涉水来到了这里,尽管心里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仍旧大失所望,心理落差太大。从小生长在大城市的她,高考填志愿的时候选择了师范专业,立志要回家乡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对于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也只是在媒体上刷到过,毕业之前,预备锻炼一番,申请了支教。却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隔着一条银河。她没有料到杨校长夫妻扎根山区教育整整35年了,没有料到孩子上学需要翻越几座山,趟过几条河,她没有料到六个年级的孩子只分在两个班上课,没有料到这里接收不到任何的网络信号,这个贫困落后封闭山区的杨寨小学啊,我究竟该何去何从? “安老师……”几声呼唤,安安回到了现实,“是不是太累了?我看你精神不太好。”安安抬起头,收回了思绪,杨妈妈花白的头发轻轻扫过安安的面庞,一阵凉风吹过,倒有了几分凉意,萤火虫还在孜孜不倦地飞舞着,提着一盏盏灯笼,发出微弱的光,好似天上的繁星,像是给每一个迷惘的路人指明正确的方向。“天上几多星,地上几多萤”,荧荧之光,何其微弱,却也可以照亮旷野,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编辑:蔡兆霞 校对:吴中扬 ![]() 长按识别,关注珠溪语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