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1983年出生的“80后”新锐画家代礼胜,出生在山水俱佳的河南信阳,尤善工笔花鸟,在许昌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班读书的时候,已崭露头角,曾举办过两次画展,创作的作品也多次获奖,2007年毕业,更是留校任教于许昌学院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河南省华侨书画院特聘画家。欣赏他的画作之时,其画中之花鸟,仿佛跃然于纸上,总能将你带进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画》的意境之中。 他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丹青墨客”,对于工笔花鸟,有着怎样的坚持与热爱?9月28日,记者来到他的工作之地——许昌学院,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从小爱画

当日上午,记者见到代礼胜时,他正在其就职的许昌学院美术学院艺术楼4楼的办公室内认真作画,那认真的神态和儒雅的气质,着实让人为之所折服。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那时没有条件,不能系统学习,就自己照着各种书里的的插画临摹,后来上了漯河艺师,才开始真正走上了专业绘画学习道路。”代礼胜告诉记者,自己出生于信阳息县,从小就爱绘画,可由于家在农村,一直没有受过专业系统训练。但幸运的是,平时自己常勤于练画,加上2001年中考前,在信阳师院跟一位美术老师集训了半个月,最终得以考进了漯河艺师。
“2004年艺师毕业,我又通过专升本顺利的考入了许昌学院国画班,后经过3年不断努力,熟练技艺,2007年毕业,我有幸留在了许昌学院任教。”代礼胜说,他所从事的工作正是他的志趣所在,这让他觉得很幸福。
●年少成名

随后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代礼胜在许昌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班读书的时候便已崭露头角,曾举办过两次画展,他的作品《素处以默》入选了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展;《竞放》参加第二届全国书画院徐悲鸿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作品《工笔》应邀参加人民日报社出版成立50周年大。特别是作品《花鸟》,不仅入选第十三届全国花鸟邀请展,还获全国国际世界和平书画大展金奖,并在2006年参加首届文物艺术品拍卖会。除此以外,还有多幅作品出版发表或被多家机构收藏。学生时代的他一时成为学弟学妹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同时学生时代也记录着他笔墨技艺渐渐成熟的历程。
“想要学好绘画,首先就是要喜欢,再就是要坚持,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功近利。”代礼胜说,学绘画想要一下子成名是绝不可能的,只有耐得住寂寞埋头苦练,才会苦尽甘来。 ”我每天除了教学以外,平均都还要花三到四个小时去练习。”代礼胜说,到了周末,他更是会花上一天的时间在画室里。 ●痴心工笔

确实,可以看到,在代礼胜的办公室内就存着不少他的画作,简单翻看可以发现,这些画作,多为工笔花鸟画为主,色彩缤纷夺目,笔法精致典雅,让人赏心悦目。“我最擅长,也最喜欢的就是这工笔画,尤其是工笔花鸟,最为痴迷。”代礼胜告诉记者,工笔花鸟画是传统绘画园地中的—朵奇葩。她以准确的造型,工整细致的描写,鲜明艳丽的色彩而倍受人们的喜爱。 正如代礼胜所说,从他的画作中可以看出,他笔下多以有序的线与层次丰富的罩染交叠,形成浑然一体的色调,从中寄托对物象的款款情深,如同被阳光朝露温柔地簇拥着。作品所流露出的自然真切的情感、安详静谧的氛围无不弥漫于观者的感官。畅游于代礼胜朴实无华的花鸟世界,让人放却烦嚣,与朝雾重逢,仿如与自然风华的一次不期而遇。 此外,他的画作隐透着一股生命里朴实的芬芳、生活中悠然的清香,读之有如身临至一个清新无华而又生机勃然的怡情世界。这种亲切的气息,正是来自作者坦然、纯真的内心世界,是个人气质真实地、自然地流露。这处处浸透着东方文化精神的特殊语言,恰是对作者自我内心情感的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