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疯传一份2020年中国最具性价比旅游城市。据了解,该排行榜是由界面新闻发布的。其基本原理是用旅游总收入除以旅客总人数,得到旅游人均消费。旅游人均消费如果越低,那么这个城市就越具有性价比。 根据这个思路,界面新闻计算了2019年的城市数据。最终的结果是:来自陕西的宝鸡,2019年人均消费只有763元,名列第一;来自山西的运城,人均消费850元,名列第二;重庆人均消费873元,名列第三。 据说这个排行榜引起了网络热议,甚至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地域攻击。 排行榜的所谓最具性价比,其实就是人均旅游消费。这里的人均旅游消费,是用城市旅游总收入除以旅游人次。 我不知道宝鸡看了这个排行榜,是何种感受。究竟为自己成为2020年最具性价比的旅游城市而自豪?还是为人均消费最低而应该深刻反省? 除了逻辑硬伤,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统计数据不支持。中国旅游统计数据,虽然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一直以来,各地实际上采用的口径是不同的。有的地方比较宽,有些地方比较窄。按照统计规定:凡是因为休闲、观光、娱乐、商务、探亲访友等目的,离开常住地6小时以上的,都可以算一日游。 但是不同地区情况不同,因此具体的统计尺度,各地基本上自己把握。各个地区对这个问题认识不一样,所以有些城市保守一些,有些城市冒进一些。甚至有一部分是人为造假。从全国来看,上海、广东这些地方的旅游统计数据,总体上是比较务实的。而有一些省份,就浮夸的很。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各城市的旅游人次,是没有办法横向比较的。如果硬要这么比,就会闹笑话。结论会匪夷所思,无法理解。 重庆,一直是中国国内旅游人数第一名的城市,2020年有6亿人次。大家想象一下是什么概念?重庆有北京、上海旅游发达吗? 说到底,是城市规模的问题。重庆,统计上是一个城市,实际上是3000万人的一个区域,相当于一个省的概念。重庆旅游人数之所以长期排名全国第一,原因并不神秘,不过是把本地人的流动,统计上算为旅游者而已。重庆有3000多万本地人,这些人周末到农家乐打个麻将,或者从市区到郊区与朋友约个午餐。按照宽泛的口径算进来,都可以算本地一日游。所以就很容易成为全国第一。 不,事实上是全球第一。根据我们之前的研究,全世界没有哪个城市的旅游接待人数,超过重庆。 但是如果旅游人数数量太大,而旅游收入一定的话,算人均就会比较吃亏。这不,只要用总收入除以旅游人数,重庆就必然沦落到全国最低。这一次好不容易前面出现了宝鸡和运城,重庆应该是偷着乐的。 重庆的旅游消费会低吗?并且是最有性价比吗?我相信大家直观上都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如果说统计数据与我们的直观感受不符,有的时候未必是我们直观感受出了问题,很可能是统计数据有问题。 我是陕西人,宝鸡列为最具性价比的城市,貌似没有贬低的意思,我当然替宝鸡高兴。 但是,科学研究要客观。这个排行榜,并不科学。由此引起网友的争议,就更不好了。希望科研机构出台这样的排行榜,要慎重一些。 如果再认真追究一下。排行榜还有两个问题:一是用2019年的数据,发布出来的却是2020年的排行榜。这好像有点不合适吧? 第二,一些概念表述是错的。比如旅游总人数,在他们的表上,叫做“旅客总人数”。建议能搞清楚旅游者和旅客的区别。 如果非要说这个排行榜有什么积极意义,我觉得就是让大家可以看到:有一些地方旅游统计数据有夸张、造假的嫌疑。 成博士陕西旅游 我是一个大学老师,旅游爱好者 曾经骑自行车走过中国20多个省市 2014年起,开始深度游陕西 目前考察过陕西所有区县 我同时是一个摄影、航拍发烧友 拍摄了20万张陕西旅游的图片 当然,我不是一个单纯的旅游者 我更是一个旅游研究者 我发起成立了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所 传播陕西旅游,讲述陕西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