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疾病分类 | 口腔编码

 和平医院白茹 2020-09-30
▼▼▼

口腔的境界与分部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其前壁为上、下唇,侧壁为颊,上壁为腭,下壁为口腔底。口腔向前经口唇围成的口裂通向外界,向后经咽峡与咽相通。

整个口腔借上、下牙弓和牙龈分为前外侧部的口腔前庭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口腔前庭是上、下唇和颊与上、下牙弓和牙龈之间的狭窄间隙;固有口腔位于上、下牙弓和牙龈所围成的空间,其顶为腭,底由黏膜、肌和皮肤组成。

前:唇
后:咽门

境界   
   两侧:颊
      上:腭
      下:舌下区

分部: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

口腔的结构



1

口唇
口唇分上唇和下唇,外面为皮肤,中间为口轮匝肌,内面为黏膜。口唇的游离缘是皮肤与黏膜的移行部称唇红,其内含皮脂腺。唇红是体表毛细血管最丰富的部位之一,呈红色,当缺氧时呈绛紫色,临床称为发绀。在上唇外面中线处有一纵行浅沟称人中,上唇外面的两侧与颊部交界处,各有一斜行的浅沟称鼻唇沟。在口裂的两侧,上、下唇结合处形成口角,平对第一磨牙。在上、下唇内面正中线上,分别有上、下唇系带从口唇连于牙龈基部。

2


颊是口腔的两侧壁,其构造与唇相似,即自外向内分别由皮肤、颊肌、颊脂体和口腔黏膜构成。在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黏膜上有腮腺管乳头,其上有腮腺管的开口。

3


腭分为硬腭和软腭两部分,构成口腔的上壁,分隔鼻腔与口腔。

硬腭位于腭的前2/3,主要由骨腭及表面覆盖的黏膜构成。黏膜厚而致密,与骨膜紧密相贴。
软腭位于腭的后1/3,主要由腭腱膜、腭肌、腭腺、血管、神经和黏膜构成。软腭肌均为骨骼肌,有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舌肌和腭咽肌。

4


牙是人体内最坚硬的器官,具有咀嚼食物和辅助发音等作用。牙位于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之间,镶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分别排列成上牙弓和下牙弓。

(1)牙的种类和排列
人的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一组称乳牙,第二组称恒牙。乳牙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时开始萌出,到3岁左右出齐,共20个,上、下颌各10个。6岁左右,乳牙开始脱落,逐渐更换成恒牙。第3磨牙萌出时间最晚,有的要迟至28岁或更晚,故又称智牙,因该牙通常到青春期才萌出,所以也称为迟牙。

根据牙的形状和功能,乳牙和恒牙均可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三种。但是恒牙又有磨牙和前磨牙之分。切牙、尖牙分别用以咬切和撕扯食物,磨牙和前磨牙则有研磨和粉碎食物的功能。


(2)牙的形态
牙的形状和大小虽然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形态是相同的。即每个牙均可分为牙冠、牙根和牙颈。牙冠是暴露于口腔,露出于牙龈以外的部分。切牙的牙冠扁平,呈凿状;尖牙的牙冠呈锥形;前磨牙的牙冠较大,呈方圆形,面上有2个小结节;磨牙的牙冠最大,呈方形,面上有4个小结节。牙冠和牙颈内部的腔隙较宽阔,称牙冠腔。牙根内的细管称牙根管,此管开口于牙根尖端的牙根尖孔。牙的血管和神经通过牙根尖孔和牙根管进入牙冠腔。牙根管与牙冠腔合称牙腔或髓腔,其内容纳牙髓。

(3)牙组织
牙由牙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

(4)牙周组织
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三部分,对牙起保护、固定和支持作用。

5


舌是位于口腔底的肌性器官。由纵、横和垂直三种不同方向的骨骼肌交织而成,表面被覆黏膜,有协助咀嚼、吞咽、感受味觉和发音等功能。

(1)舌的形态
舌在舌背以向前开放的V形的界沟为界分为舌体和舌根两部分。界沟的尖端处有一小凹称舌盲孔,是胚胎时期甲状舌管的遗迹。

(2) 舌黏膜
舌体背面黏膜呈淡红色,其表面可见许多小突起,统称为舌乳头。
舌乳头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四种。

(3) 舌肌
舌肌为骨骼肌,分舌内肌和舌外肌。舌内肌的起、止点均在舌内,有纵肌、横肌和垂直肌,收缩时,可改变舌的形态。


6

唾液腺
唾液腺位于口腔周围,分泌唾液并经过导管排入口腔。唾液腺分大、小两类。小唾液腺位于口腔各部黏膜内,属黏液腺,如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等。大唾液腺有三对,即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唾液腺

编码范围:K00-K14 口腔、涎腺和颌疾病


肿瘤相关
C00-C14  唇、口腔和咽恶性肿瘤

注意:
C00   不包括:唇皮肤(C43.0,C44.0)
C02.0 不包括:舌根背面(C01)
C02.4 不包括:扁桃体NOS(C09.9)
C03    不包括:恶性牙源性肿瘤(C41.0-C41.1)
C05.1  不包括:软腭的鼻咽面(C11.3)
D00.0  唇、口腔和咽原位癌

不包括:
杓状会厌褶,喉面(D02.0)
       会厌:NOS(D02.0)
       舌骨上部分(D02.0)
       唇皮肤(D03.0,D04.0)

D10     口和咽良性肿瘤

注意:
D10.0  不包括:唇皮肤(D22.0,D23.0)
D10.3  不包括:良性牙源性肿瘤(D16.4-D16.5)
                    唇粘膜(D10.0)
                    软腭的鼻咽表面(D10.6)

D11     大涎腺良性肿瘤

不包括:
按解剖部位分类的特指的小涎腺良性肿瘤  
小涎腺良性肿瘤NOS(D10.3)

D37.0   唇、口腔和咽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

不包括:
杓状会厌褶,喉面(D38.0)
会厌:NOS(D38.0)
舌骨上部分(D38.0)
唇皮肤(D48.5)

分类说明:

K13.7口腔黏膜其他和未特指的损害:这个编码实际上所包含的内容远比它标题的内容更多,它包括了所有口腔不能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如悬雍垂肥大、小口畸形(后天性)等。

疾病分类学是医学的基础,是牢牢镶嵌住璀璨医学专科宝石的基座。病案编码是疾病分类学的应用,病案人则是疾病分类学的践行者,是新时代的疾病分类学家。

ICD是疾病分类的直接表现,未来的病案人不止是“数据输入者”,而是“分析者”、“创造者”乃至“智库”。

声明:艾登病案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艾登病案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觉得主诊断选择太难?可能是这些问题没有弄清楚!
【老物件及病案新风采网络展演】活动热作大赏,快来点赞吧!
从临床到编码,全面解析髋关节置换术病案首页编码填写常见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