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偷吃独食被女儿发现,干脆连人带桌撤走,网友:孩子是意外

 两口育儿 2020-09-30

中国式家庭教育,大多还停留在“父母主导,孩子服从”的教育理念上。从教育成果上来说,这种教育方式有优势也有劣势,其中的劣势之一,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并不是很亲密。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跟教育孩子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父母跟孩子越亲密,孩子越容易被管教,反之亦然。

而下面提到的这个案例,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父母跟子女亲密感的重要性。

网络上有这么一个视频,视频内容是:一个女儿拿着手机,隔着窗户拍下了爸爸妈妈瞒着自己在对面楼吃水果的画面。看到桌子上丰盛的水果,女儿非常想吃,于是就打开窗户朝对面喊了一声“妈!”而她的妈妈听到后,表现的非常不耐烦,好像在说:“吃个水果,都不让人安心”,顺带还看了爸爸一眼。爸爸接收到妈妈的眼神后,转过身给女儿了一个白眼,而同时,妈妈也给她来了个白眼。这还没完,可能是担心女儿打扰到他们吃水果,两人眼神对视之后,就着急慌忙地把摆满水果的桌子搬回了屋里,仿佛在说:“快走,不然没得吃了”

网友们看完后,纷纷表示:这真是亲爸妈,实打实地证明了孩子是意外,父母才是呵护对方的小天使。当然,还有些网友觉得父母这样的做法,可能会伤到孩子。

会吗?其实不然。在这场孩子和父母的互动中,可以明显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多好,比如父母可以毫无压力地给女儿白眼,而女儿接收到白眼之后也没有伤心等。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试问国内有多少的父母和孩子可以做到这一点?

相较于传统的父母对孩子单方面主导的相处方式,以下两种父母跟孩子的相处模式,亲密感会更高:

1、朋友式相处

把孩子当做朋友相处,会让他们有被平等对待和被尊重的感觉,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但会对孩子有更充分全面的了解,而且以朋友的身份,孩子也更容易听进去父母的劝导,有助于在正确方向对孩子进行教育。

2、陪伴代替监督的相处

如今,大多数家长依旧停留在对孩子的监督教育上,比如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就对孩子的学业进行监督,不能玩手机、不能看电视等。这种监督,很有可能会让孩子有窒息感。

而陪伴式的相处,是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跟孩子一起进步,而不是单方面的只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人处世等进步。

那么生活中,家长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增进跟孩子的亲密感呢?

1、多跟孩子说话

跟孩子说话的过程,是跟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也是相互了解的过程,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2、跟孩子说心里话

跟孩子说心里话,首先会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也是人,跟他们一样也有自己的烦恼,其次也可以让孩子主动对自己说心里话,正确地引导孩子。不像有的孩子,即使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不愿告诉父母。

3、适当的开些小玩笑

父母和孩子之间适当地开些小玩笑,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感,而且不会让亲子关系显得那么严肃。

亲密的亲子关系,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会提升父母的幸福感。因此,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与其让亲子关系僵化、淡漠化,还不如给这份关系增添一份亲密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