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敏性鼻炎和多动症ADHD有什么关系?

 新用户68508612 2020-09-30

‌‌

这两天,我儿子的过敏性鼻炎大爆发,每天揉鼻子揉得让人心惊肉跳,觉得他快要把鼻子揉掉了。

果不然,昨天就揉得鼻血直流,半夜又因为鼻塞喘不过气来睡不着觉,一直嚷嚷难受,害得我也没睡好觉,心里又着急又难过。

查查资料,发现秋季确实是过敏性鼻炎高发的季节。季节性鼻炎又被称为是枯草热或者是花粉症。八九月份秋高气爽,空气当中会有大量的花粉飘散,这也是秋季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的原因。

我还看到了一篇2016年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上的论文,讲到了过敏性疾病和ADHD之间的关系,觉得很长知识,决定和大家分享一下这篇文献的内容。

过敏性疾病和ADHD之间的关联

近十几年来过敏性疾病和ADHD的患病率同时呈现上升的趋势,有大量的研究都进一步证实了过敏性疾病和ADHD之间存在流行病学的关联和病理生理的联系。

研究显示,和正常的对照组也就是非ADHD儿童患儿相比,adhd患儿患过敏性的疾病风险明显增加。美国有一项大样本的研究报告说,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患儿患ADHD和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风险都是显著增加的。

2011年瑞典的孪生子纵向研究,发现儿童期哮喘和青春期多动冲动行为的风险呈线性相关。

Schmitt等人的系统综述中有12项研究报道支气管哮喘和ADHD的发生正相关,6项研究报道湿疹和ADHD的发生正相关,但过敏性鼻炎和血清总IgE水平与ADHD症状不相关;

而2012年另一项研究提示过敏性疾病可能增加儿童患ADHD的风险,尤其是过敏性鼻炎,且过敏性鼻炎共患哮喘和(或)湿疹会进一步增加ADHD的发病风险。

这些研究均提示过敏性疾病与儿童ADHD患病率的增加密切相关,提示两者存在共病的流行病学基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为什么会有联系?这个目前还待研究,有不同的学说:

01

基因和递质学说

过敏与ADHD可能分享共同的发病机制。

首先体现在基因遗传层面

ADHD是一种神经-基因相关的疾病,过敏性疾病和ADHD均有高度遗传性。

过敏性疾病涉及免疫系统的紊乱,早先发现一些参与调节免疫系统的基因,可能与ADHD症状的发展有关。

其次体现在递质和信号通路层面

 ADHD患者存在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羟色胺功能下降,上述递质紊乱其实在过敏性疾病中同样存在。

早期ADHD曾被假设为过敏性疾病的不良反应,但是Pelsser等学者提出假设:ADHD并非由过敏反应引起,其本身或许就是一种过敏性疾病。

不过过敏和ADHD可能共享的遗传基因和分子通路尚处于推测阶段,有待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研究来证实。

02

神经免疫学说

儿童发育过程中,过敏免疫激活调节着关键的神经免疫交互作用,进而影响神经发育和脑功能,过敏免疫激活作用可能有助于ADHD的发展。

功能性磁共振证明,与ADHD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层区域在过敏性反应中被激活,影响执行认知功能如计划行为、决策、动机和注意力。因此,过敏反应释放的促炎介质可能通过影响ADHD相关的大脑回路增加ADHD发病风险。

03

肠-脑沟通机制

近年来,肠-脑沟通机制在情绪、行为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

肠-脑之间通过肠道黏膜免疫、神经内分泌、肠道迷走神经3条主要途径进行沟通,建立肠-脑功能调节轴。

其中,参与过敏调节的肠道菌群在肠-脑沟通中起重要作用,肠道菌群主要通过调控宿主对致病微生物的免疫反应以及自身免疫应答,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也可导致免疫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宿主的情绪和行为。

胃肠道微环境变化还可通过改变迷走神经的激活状态,调节多种复杂行为,包括情感和认知行为、焦虑、压力。

另外肠道细菌能刺激肠道细胞产生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其中多巴胺、5-羟色胺被认为和ADHD的发展有关。故而肠道菌群对神经发育性障碍ADHD的影响也备受关注,调查过敏性疾病和ADHD患儿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将有助于对两者肠脑沟通机制更好的理解。

04

睡眠加重机制

过敏性疾病和ADHD儿童都存在睡眠障碍,已有研究发现婴幼儿严重的睡眠问题和ADHD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睡眠问题在其他慢性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中也较普遍。睡眠不足可导致大脑特定区域尤其是前额叶皮质的上下环路功能障碍,继而对认知执行功能和行为等产生负面影响,而执行功能受损在ADHD患儿普遍存在。

过敏性疾病是儿童早期睡眠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睡眠问题可导致ADHD相关症状及功能损害,因此睡眠问题可能在过敏性疾病增加ADHD的风险中起到重要的桥接和协同作用,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来探究睡眠问题在两者间所起的作用及其机制。

我们该怎么办?


饮食

早期有研究观察到ADHD患儿使用排除饮食可改善其行为,提示回避部分过敏原可缓解部分ADHD儿童症状

益生菌有助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微生态疗法也可能成为改善和治疗ADHD安全有效的辅助疗法。


药物治疗

共患过敏性鼻炎的ADHD患儿,兴奋剂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同时改善鼻部和ADHD症状,其效果优于单药治疗

近期研究也表明组胺受体拮抗剂可改善患儿的注意力缺陷和冲动症状,过敏性鼻炎经治疗,其鼻炎症状评分下降的同时ADHD症状评分也明显下降,提示抗过敏治疗对ADHD有一个潜在的治疗效应。

但临床实践中对ADHD治疗同时运用抗过敏疗法、食物疗法以及微生态菌群疗法,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对照研究,明确它们在过敏性疾病与ADHD共患群体中的相应治疗人群和疗效,累积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分享完了这篇论文,我又查了一些关于过敏性鼻炎的资料。

大致的结论是,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是永恒的,就现有的医疗手段而言,无论成人还是儿童,过敏性鼻炎都没有根治的办法。

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诱发的,所以预防重于治疗。回避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是第一要义。

近期树木花粉量大,在有风的日子尽量减少外出。

外出时使用口罩、眼镜等可减少致敏花粉吸入鼻腔或与结膜接触。

外出回家后及时洗脸、冲洗鼻腔是应对花粉过敏的日常技巧。

参考文献:《过敏性疾病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影响及机制》

中华儿科杂志, 2016,54(12): 954-95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