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13节脾主运化(2)
2020-10-01 | 阅:  转:  |  分享 
  
藏象第十三节:脾失运化课程总结脾失运化:气血化源不足头面:头昏头晕头不清。目不明,耳不清,头闷、重、沉四肢:软弱无力肌肉:瘦削松弛消化。上:
纳呆中:胀满下:泄泻思考题:1.为何说脾宜升为健,胃宜降为和?因为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之气一升一降,相
反相成,共同构成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从而保障纳运功能的正常进行,故脾宜升为健,胃宜降为和2.如何理解“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因为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之气一升一降,相反相成。在治疗中焦病症时,用药必须着眼调理脾胃气机升降,脾升胃降,则水谷得化,气血得生,故
吴鞠通《温病条辨》说"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3.为何说“和胃健脾”是一辈子的功课?因为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为后天之本。各脏腑功能
的正常运行都赖于脾胃运化产生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知识点梳理:1.脾失运化,气血化源不足的变现有哪些?头面:头昏头晕头不清。目不明,
耳不清,头闷、重、沉四肢:软弱无力肌肉:瘦削松弛2.脾失运化,在消化方面有有哪些变化?上:纳呆中:胀满下:泄泻3.何为呃逆?呃
逆为胃气上逆动膈,气从膈间上逆,气冲喉间,呃呃连声,身短而频,不能自制。4.何为嗳气?嗳气,是胃气阻郁,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
缓的嗳气声,常伴酸腐气味,食后多发。5.为何脾失运化会导致头、目、耳等症状?因为脾运化功能失常,气血化源不足,气血不能上荣头面,头
面失养。6.为何脾失运化四肢软弱无力,肌肉瘦削松弛?因为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若脾失健运,水谷精微和津液等生成和转输障碍,不能正常
濡养肌肉四肢,则可导致四肢软弱无力,肌肉瘦削松弛。脾失运化出现纳呆、胀满的原因?脾失健运,对饮食物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纳呆、
食后胀满。8.脾失运化出现泄泻的原因?脾失健运,转输精微物质障碍,导致水谷精微与糟粕浊物混杂而下而成泄泻。
献花(0)
+1
(本文系阅海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