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店业“乔布斯”,20年4家公司上市,连续成功者的经验和反思

 淡然3a89r15snv 2020-10-01

在中国的创业创新大舞台上,有这么一批特殊群体——连续创业者。

他们创造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

从巨人到征途,跌倒了又爬起来,这是史玉柱的创业传奇;

从金山到小米,功成名就又重新乘风破浪,这是雷军的创业传奇;

从人人到饭否到美团,九败一胜,这是王兴的创业传奇;

从去哪儿到便利蜂,从线上杀到线下,这是的庄辰超的创业传奇。

季琦也书写了连续创业的传奇,成为其中翘楚。

33岁联合创办携程,36岁创办如家,39岁创办汉庭。

现三家企业均市值百亿以上。

堪称中国酒店业“乔布斯”。

而今,53岁的季琦迎来创业史中第四次敲钟。

他2005年创立的华住酒店集团(早期集团名称为汉庭),从纳斯达克回到香港,成功实现二次上市。

收盘上涨4.71%,以港币计算,市值达到1000亿元。

创办15年,华住俨然是国内酒店业“巨无霸”。

华住旗下的汉庭、全季等品牌已经成为国民心目中的旅居符号。

季琦曾说:“一个企业的使命,不仅仅是成为胜者,而是伟大的长跑者。”

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季琦关于创业道路的经验和反思,以期对你有所启发。

以下为季琦的自述:

先做大还是先做强

企业应该先做强,还是先做大?

如果是一个初创企业,首先要做大,迅速占领地盘。

在中国这个初级市场,你如果不能迅速地占领地盘,很快就会被别人给灭了。

第一个策略:以120%的速度,做到80%的质量。

华住在刚刚成立的时候,我无法做到120%的速度,95%的质量。

第二个策略:占领中心城市,抢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地盘。

第三个策略:当这些地盘都抢完之后,做到95%的质量,95%的速度。

企业平台期,首要任务是做强。

酒店业“乔布斯”,20年4家公司上市,连续成功者的经验和反思

当你占领好了地盘,需要赶紧补课。

就拿房地产企业来说,今天对房地产商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抢地盘——地盘抢得越多,死得越快。

万科的转型是很好的例子,它从开发商转到运营商。

过去大家通过卖房挣钱,现在则是做更多的服务,做物业管理,商场管理,更深入地了解,更深入的挖掘。

怎样保持大和强之间的节奏?

任何一个商业形态、任何一个品牌都会经历一个典型的曲线发展过程。

从出现、成长到成熟、衰败。

怎样让企业发展的曲线此起彼伏?

我的想法是,在你出现往下的趋势的时候,你要找到一个新的方向,再往上走,直到下一个波峰,以此类推。

举个例子,经济型酒店发展到今天,基本上保持子弹平飞的过程,不太可能再突飞猛进。

所以我们找到了一条新的曲线——中档酒店。

酒店业“乔布斯”,20年4家公司上市,连续成功者的经验和反思

我们的中档酒店大概有五到六个品牌,我们收购了桔子,创造了全季,并且和雅高合作。

在三五年前,中档酒店的利润在整个集团中差不多是零,可以忽略不计。

但目前其贡献我们三分之一的利润,很快会占一半的利润。

我们的中档酒店越来越多,我现在想的是,怎样靠管理合同挣钱。

过去大家靠直营挣钱、特许挣钱,但是全球大的酒店集团都靠管理合同挣钱,所以我在酝酿、培育高档品牌。

希望和万豪一样,通过管理合同来挣钱。

华住最近创立了一个新品牌,叫禧玥。

我想用东方的元素、东方的美、东方人习惯的形态,给东西方的人提供一种耳目一新的产品。

这是我看到的第三级,我不单自己创立新品牌,我还会收购、兼并合适的高档品牌,包括豪华品牌,来形成我管理的现金流和利润。

我也在想第四级、第五级。

中国这个地盘我已经占到七七八八,我还要有更大的地盘,那就全球化。

我们计划在新加坡设立集团的全球总部,第一步进入亚洲,之后进入欧洲,最后决战美国。

当一个公司刚刚创立的时候,你不一定想得这么长远。

但是当它已经略有规模,略有起色,你要考虑你的第二级在哪儿,第三级在哪儿。

考虑得很远,才有可能让企业不断地变大变强。

「丛林法则」和「顺水推舟」

在我创业的过程中,有两个观点对我影响非常深:

第一个观点:丛林法则。

很多人以为「丛林法则」仅仅是你死我活,弱肉强食。

但他们忽视了「丛林法则」的另一面——共生法则。

这指的就是大树会和苔藓、小草、灌木丛、鲜花一起生长。

没有这些,大树的营养就没法来;

这些东西没有大树的庇护,也没法存活。

一个社会你往广了看,那就是一个多彩的共生丛林。

要做一个伟大的企业,就必须会和社会各态共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是不行的。

怎样去说服、打动资源主,我觉得就是共生共赢。

每一个交往、交易、相处,都是共生原则的试验场。

公司企业之间,也是共生关系。

用这样的角度来看合作,就会心平气和许多。

酒店业“乔布斯”,20年4家公司上市,连续成功者的经验和反思

第二个观点:顺水推舟。

创业应该是顺水推舟,而所谓的顺水推舟,就是顺大势。

不要指望一个小公司去掀起波浪,这不太可能。

顺着这个水流、水势走,这就是最好的创业渠道。

具体到中国,现在中国人创业要把握的五大行业就是五个字:衣、食、住、行、娱。

中国的优势是人多,而且是中产阶级最多。

同时,中央政府实行重商主义的政策,地方政府在招商上更是不遗余力,在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而今中国移动、工商银行、腾讯、淘宝等已经是全球同行内最大规模的企业。

这样的情形将会在许多服务领域出现:电子商务、游戏、旅行预订、服装、餐饮……

从基本的吃、住、行出发到进一步的消费升级。

如果从这一块来创业的话,能够覆盖最基础的消费,赢得市场空间。

酒店业“乔布斯”,20年4家公司上市,连续成功者的经验和反思

所以,我建议你在选择创业方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两点:

1)要选贴近民生,衣食住行娱;

2)要考虑到消费升级。

这个时代,还有很多非常好的机会。

如果要创业,我建议你做顺水推舟的事情,而不要做逆水行舟的事情!

三个“要找”和两个“不要找”

这些年我有一个发现,企业的创始团队都是人才。

一个企业做大了以后,能干的人都是最早加入公司的人。

从我创办的三个企业里的人才队伍都验证了这一点。

相信有很多创业者,在早期都为组建团队而发愁过,我过往对此的经验就可以总结成「三个shu」。

怎么理解呢?

第一个shu:熟人,你一定要找自己身边的人。

熟人、朋友、同学、亲戚,我觉得有用且有效的方法。

第二个shu:俗人,也就是平常人,但你一定要找有饥饿感的平常人。

第三个shu:淑人,也就是品德好的人。

才能不好还可以给他换岗位,但是品德不好替换的成本就很高了。

你不要找这两类人:

1)千万不要找外企里面的高管,他们都是“雅人”。

2)不要找创业成功的人,一般这类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很牛了。

有过“曾经沧海”的人,对个团队不好,他个人保持的成本高,改变的成本也高。

如果你找不到一流的人才,只能找平常人。

那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聚焦,做的事情聚焦,关注的点聚焦,决策也要聚焦。

因为创业的时候,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尤其是时间,如果你的对手比你快,抢先融资了,那你将会很被动。

15载光阴风雨兼程,任山河远阔蓄势再发。

季琦对创办企业的感悟,值得每一个商业人才揣摩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