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悬解》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与医案

 铁毛l 2020-10-01

产后五 腹痛烦满十五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产后腹痛,烦燥胀满,不得眠卧,是木燥而克土,土郁而气滞也。枳实芍药散,泻土郁而清木燥也。

1 木郁克土则腹痛,气滞胃逆,则胸膈烦满不得卧。芍药疏木建中,枳实破气开郁。

论;从此条浅谈分析厚朴与枳实的区别,偏于阳分或阳腑者,多用厚朴,如桂枝杏仁厚朴汤厚朴麻黄汤,偏于阴分而阴滞者,多用枳实,如四逆散,本方枳实芍药散。厚朴全是汤方,好像没有丸散方。大承气是二药俱用,以作参考用。

产后六 瘀血十六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瘀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

  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双泻土木之郁也。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瘀血着于脐下,肝气郁阻,而为痛也。宜下瘀血汤,桃仁,(庶虫)虫破其瘀血,大黄下其癥块也。

1 产后腹痛,非虚寒即瘀血也。法当枳实芍药散,法当二字,是为一定之理。假令不愈者,上条气滞与本条血瘀的区别。重点,瘀血下如豚肝。亦主经水不利,是因瘀血导致的经水不利。大黄即可泻瘀还可泻瘀生之热。

论;治疗瘀血的正常思路,就是活血化瘀,消磨固涩。本条用下法,治疗瘀血,是善用法也。下法之瘀,皆是新结之瘀。久病久瘀,则或难下,则用消磨固涩,如大黄丸,桂枝茯苓丸。

附一,姜春华医案,痛经

何某,女,26岁,月经常衍期,经来量少,腹痛拒按,色紫黑成块,有血块排出后,痛即缓解。舌边瘀紫苔薄白,脉沉涩。证属癥瘕积聚,瘀血阻滞。用下瘀血加减;

桃仁6克,大黄6克,鳖虫3克,桂枝9克,芍药24克,甘草6克,香附9克,7剂

按语;姜老经验,下瘀血汤,活血化瘀,专治月经瘀滞不爽。桂枝与大黄同用,治月经衍期。芍药甘草汤加香附治经行腹痛。药后经来正常。

论;瘀血之脉,皆见涩象,瘀血之象,皆见紫黑成块。此不是活血化瘀,而破瘀下瘀。

附二,陈果然医案,崩漏

姚某,女,45岁,患者从1982年开始出现月经过多,经中西医治疗效果,均不明显,每次月经要用卫生纸5包以上。1986年9月底月经突然如崩,持续一月。自诉经期小腹部有坠痛感觉,血块多,疲乏无力,大便干结而5至6日一解,诊见舌质淡苔薄,脉沉细而数。患者经血过多,气阴两虚,但刻下经血多,有血块,伴小腹疼痛,血瘀现象显见,虚实兼有,当以治实为主,投下瘀血汤加减;

地鳖虫,桃仁(打),白术,女贞子,全当归,木香各10克,莪术15克,太子参30克,大黄3克,甘草5克,

服上方15剂,月经在来时小腹坠胀已除,精神转佳,月经量较前减少,上方隔日服1剂,服1月,月经量明显减少,但经期仍较长,又续服1月,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又巩固治疗2个月,上述症状未在复发。

论;治实为主,是瘀血结块之义。血脱肠燥,故大便干结,窍涩而便难。沉为失藏,细为亡血,数为火逆,也就是中虚,火逆失藏。木气下陷,故小腹坠痛,木郁土困,故疲乏无力,血瘀故见结块,血瘀木郁,土败故见血崩,疏泄不止,故见月经不止。破血下瘀,即是建中,疏木止泄也。

本条医案,可以与旋覆花汤,行营血寒涩之痹着,还用李老医案用的桂枝龙骨牡蛎汤,建中固脱,互相参考。

附三,张谷才医案,产后胞衣不下

石某,女,37岁,产后两日,胞衣不下,腹中冷痛,形寒怕冷。脉象弦迟,舌淡苔白。一医认为瘀血内阻,用抵当汤破血泻衣,胞衣不下;一医认为气血亏虚,用八珍汤扶正下衣,少腹胀痛更重。殊不知病因乃客寒外侵,血凝瘀阻,单用破瘀或纯用扶正,都不能下其胞衣。因为寒凝瘀阻,非温阳寒不解,非下瘀胞不下,所以用四逆汤温阳祛寒,用下瘀血汤活血下。

大黄,桃仁各10克,鳖虫8克,附子6克,干姜3克,甘草4克,艾叶5克。

1日服两剂,胞衣即下,诸症消失,后用生化汤调治。

论;此方还可以加味旋覆花汤,葱白行经气之滞,旋覆花行经脉之瘀,以助下胞衣恶露。(日本医家,大冢敬节用桃核承气汤,也下过胞衣)

附四,下瘀血汤医案,(网摘)

扬某,女,30岁,北京解放前夕。因久病卧床不起,家中一贫如洗,邻人怜之,请义诊之。亡其骨瘦如柴,面色灰黑,少腹硬满而痛,大便一周未行,舌紫暗,苔黄褐,脉沉弦,知其为干血停聚少腹,治当急下瘀血,与下瘀血汤加味;

大黄15克,桃仁10克,土鳖虫6克,麝香少许。

结果因其家境贫寒,麝香只找来一点,令其用纱布包裹,汤药煎成,把布包在汤药中一蘸,仍留下次用。服一剂,泻下黑紫粪便及黑水一大盆,继服血府逐瘀汤加减,桂枝茯苓丸加减,1个月后面色变白变胖,如换一人。

附五,姜春化医案,瘀血

金某,男,45岁,两年前从楼梯坠下,留下脑震荡后遗眩晕症,时作时止,发作时头晕眼花,泛泛欲呕,伴心悸,健忘,痰多白沫,舌左侧见瘀斑,苔白腻,脉沉迟。用下瘀血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

鳖虫9克,大黄6克,桃仁9克,茯苓12克,桂枝,白术9克,甘草6克,川芎6克

服药5剂,眩晕心悸好转,续方5剂后病愈。

论;土鳖虫,大黄,桃仁,化干血之要药。开方用药,仲景方用药,是优先选择之药。

瘀血阻格,肺气不降,则痰多白沫,津液凝瘀,填塞心窍,故见苔白腻,甲木不降,则头晕眼花,泛泛欲吐,有瘀血者,必有见忘之症,此是一定之理,观阳明瘀血条则知。沉为血结,木陷不升,木郁上冲,则见心悸,迟不为虚寒,而为瘀血阻滞。

附六,林上卿医案,尿血

郑某,男,41岁,1981年4月2日诊,尿血两月余,多方求医,经用止血剂及参芪,龙骨牡蛎,茅根焦栀等治疗,尿血见消。嗣后渐感脐下不适,痛处程块状,日益加重。证见;脐下肿块疼痛,拒按,触之不坚,皮色不变,面色黯淡,口干不喜饮,纳少,口唇色紫,指甲不泽,大便时结,小全清,舌色淡紫,苔灰而燥,脉沉涩。辩证为尿血,早用补涩,聚而成瘀,结为干血,病着脐下,此非寻常活血化瘀之剂所能胜任,宜下瘀血汤加味;

鳖虫,桂枝各6克,桃仁10克,大黄15克(后下),水煎,温分二服。

服1剂症平,2剂后大便二头昏脑胀,色黑,溲中带血,脐下块痛减轻,遂以原方减大黄为7克,续服2剂,诸症尽消,继以宁血养血善后。

论;卷八;瘀血十,血之吐衄溲便,必因先瘀而不行。血已郁矣,而不亡于吐衄,则血瘀于上,不亡于溲便,则血瘀于下。瘀而不去,较之外亡者“更重”,不得不下也。本条溲便外亡,前医反用止血之剂,此不是实其实,见血则止血,见血则补气以统之,此是庸论之遗毒,导致治病之理法错误。错误的理论,遗害无穷。

本条病例,和瘀血九,瘀血十,提纲相同,沉为血结,涩为瘀涩不行。此病论治,不是化瘀,而是下瘀。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