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以及天津卫

 黑龙江波涛 2020-10-01
天津式天津卫

天津式天津卫
一不小心先来到了估衣街,听过小岳岳和孙越的《卖估衣》吗?太逗了
天津式天津卫
估衣街里面的大胡同
天津式天津卫
还有戏园子
天津式天津卫
晚上演出的节目单
上次来天津,听过一次快板《黛玉走四方》,也特逗
天津式天津卫
好像这样的地方总能一下子让人想起郭德纲和于谦
天津式天津卫
戏楼里面,还是很有味道的
天津式天津卫
早上吃早餐的地方,据说锅巴菜是最好吃的
天津式天津卫
芝麻饼是天津人的最爱,我吃一般,上面的是夹鸡蛋的
天津式天津卫
要是吃完这个,一天都不饿
天津式天津卫
还有锅巴菜,这个也太“硬”了,硬菜。有点咸。
天津式天津卫
还有很多的炸糕点,尽管京津的炸糕都有一定的名气,但我还是最爱哈尔滨的油炸糕。
小时候最爱的口味,一辈子都改变不了
天津式天津卫
离开了以后,去鼓楼看看
天津式天津卫
发现很冷清
天津式天津卫
到处都是泥人张。
天津式天津卫
其实很想买这个,对三国脸谱十分喜欢,不过这里好多脸谱不认识
天津式天津卫
为毛笑得这么开心,用天津话说,为嘛?
天津式天津卫
有个博物馆,5块钱一张票,此次旅行唯一的门票
天津式天津卫
这个想起了铁道里的工人
天津式天津卫
这木桶,想起了谁?想起了祥林嫂!
天津式天津卫
不解释
天津式天津卫
熨斗,我都没用过熨斗。
天津式天津卫
昔日的猪肉票
天津式天津卫
天津市井生活
天津式天津卫
街头
天津式天津卫
昔日的家庭摆设
天津式天津卫
出来以后上个厕所
天津式天津卫
阳光很好,到了意式风情区,又一个无厘头的地方
天津式天津卫
巴伐利亚的啤酒,怀念啊!
天津式天津卫
天气好像忽然就暖了
天津式天津卫
这个四句话逻辑性是很强的。要自由,要民生——多么难实现的理想啊
天津式天津卫
街头很多这样的欧式建筑
天津式天津卫

天津式天津卫
往马场道徒步过去,一路都是这种欧式建筑。奇怪的是,为嘛这么多浴池呢?
有点不太搭配啊!!
天津式天津卫
像样的建筑都被银行占据了。这一条线可以称为“金融大道”
天津式天津卫

天津式天津卫

天津式天津卫

天津式天津卫

天津式天津卫

天津式天津卫

天津式天津卫

天津式天津卫
天津地铁用的地铁卡,为嘛是这样的?外地人表示很稀奇。
天津式天津卫
塘沽洋货市场,与想象中的不一样,唯有这些萝卜很吸引人
天津式天津卫
天津大麻花,不过不是我的口味啊,我还是喜欢哈尔滨软软的那种麻花
天津式天津卫
塘沽虾酱很有名气
天津式天津卫
如果是山寨,就要是有创意的山寨
天津式天津卫

天津式天津卫
手机中的F1
说真心话,洋货市场真没啥可逛的
天津式天津卫
塘沽海港公园
天津式天津卫
我想到海边来吹吹风
天津式天津卫




北京是首都

上海是魔都

而以“捧哏”“逗哏”著称的天津

被网友们戏谑地称为“哏都”


燕山时代


距今5500年前

天津大部分地区还是一片汪洋

后来气候变冷、海退成陆

又经历了黄河等河流千余年的泥沙堆积

才形成今日之平原


这里视野开阔

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5米以下

平原面积占全市的94%左右


这里河渠遍布

海河的众多支流

在此汇流入海

在西周时期

诸侯国燕国的人民在这里栖居

天津的第一块区域蓟宝地区

(今蓟州和宝坻等地的合称)


蓟宝地区背倚燕山

地处农耕地区和游牧地区

两大地理区域的交界
在两种强势文化的挤压之下

常常爆发冲突和战争


东汉末年

曹操借道此地

讨伐游牧民族乌桓

实现了一统北方的理想


为了运输军需粮饷

曹操先后开凿了三条人工运渠

其中的“平虏渠”

归入今天的南运河

继续沿用


而后的隋唐时期

又有突厥、奚、契丹等

北方游牧民族常年骚扰、掠夺

因而唐军在此驻扎


为了保证军需

唐朝疏浚隋代大运河

从江南运输粮草到此

至今仍有军粮城的遗址留存

见证着那个年代

雄军对垒的豪情与气魄

到了五代十国

燕云十六州被割让与契丹

原本属于幽州的蓟宝地区

因而归入辽土


辽皇室推崇佛教

整修了此地唐朝遗留下来的佛寺

独乐寺

其中的观音阁更是旷世杰作

虽然外表平平无奇

其内部却完整地容纳了

一尊巨型观音立像

在辽人的修葺下

兼具唐之雄奇和宋之秀丽


稳定的结构让观音阁

历经唐山大地震等数次地震而不倒

成为我国现存于世

最古老的木结构阁楼建筑

时光流转

辽为宋金所灭

金为蒙古所灭

蒙元为明所灭


明朝为了抵抗蒙元旧部

以及鞑靼、瓦剌、女真等势力

在这里建立了蓟州防区

与长城联动

组成了牢固的边防体系

黄崖关长城

便是其中的一环


长城自山海关腾起

如巨龙般沿着逶迤的山脉

直抵黄崖关


名将戚继光曾在此主持修建长城

首创了内部中空

用于士兵居住、囤积武器的

“空心敌台”

大大提高了长城的防御力


燕山南北、长城内外

文明与文明之间

无数次碰撞与融合在此上演

而决意“天子守国门”的

明成祖朱棣

将首都迁至北京

亲自对抗北方游牧民族


紧邻北京的天津

也设卫筑城

成为“天子津渡”

边防所用的漕粮

由天津卫负责转输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02 
海河时代


引领这一时代的

正是

中心地区

这里以海河为主脉

此前数次军事上的

粮草之需、运渠开凿

使得众河连通

明代的卫城便选址于

河流汇聚的三岔河口


水路聚财

各地富甲豪商纷纷迁居至此

徐家大院、王家大院、卞家大院等

大户人家散落在城市之内

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

拉开帷幕


商人们按照籍贯

自发集资、兴建会馆

以供旅津的同乡联络帮扶

闽粤会馆、江西会馆、山西会馆等

二十多处会馆接连建成


各地的建筑样式

都在这里汇聚

尤以江南式样居多

在宽大厚重北方建筑之间

颇显清丽之美


商业兴盛

也带动公共建筑的完善

培养人才、祭祀圣人的文庙

供奉列神、祈祷还愿的玉皇阁等

都在这一时期落成


在移民商旅的建设下

天津迅速壮大

从乡村僻野成长为商业城市

到了晚清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

兵临北京城下

英国开启了在天津设立租界的先河


救亡图存之际

李鸿章

亦在津掀起了洋务运动的浪潮


中国第一所陆军军校

天津武备学堂

中国第一所培养电报人才的学校

电报水雷学堂

还有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

私立南开学校(今南开大学)等

天津创造出诸多第一

引领当时风气之先

然而

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

也没能挽回清王朝的颓势

列强们垂涎于天津的贸易良港

以及首都门户的区位

争先恐后地来此倾销商品、掠夺资源


他们在津成立“九国租界”

拆除老城墙改为马路

沿着海河两岸

将城区面积扩充出8倍左右

天津的城市建设再次迎来高峰

英国、德国、法国、美国、俄国

日本、意大利、比利时、奥匈帝国

的建筑都汇聚在此

走在当时的天津街头

人们心底自然而然

会涌起一种穿越感

在五大道漫步

明明身在中国却能让人欣赏到

英伦城市风光

目之所及

花旗银行、中央银行、汇丰银行

各种金融机构

记录着租界的商业传奇、大起大落


而走过几条街道

你又能享受到法式浪漫

劝业场、国民饭店、中国大戏院等

坐落于此的建筑诉说着

这座都市的繁华过往、夜夜笙歌

最著名的还要属原意大利租界

(今意式风情区)

这里是意大利本国之外

世界上唯一一处

近代大型意式风格建筑群


茂盛的绿树

与红顶的洋房相映成趣

令人流连忘返


各国的建筑流派在此交汇

各国的商贾货物在此聚集

各国的政府官员在此奔走

天津从普通的商业城市

升级为国际性都会

眼见天津迅速崛起

众多名人志士、政商大佬

为了寻求租界庇护、享受都市生活

纷纷来此置业

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

徐世昌、曹锟等几位民国大总统

在天津的生活极为奢侈

建造出一座又一座高级花园住宅

末代皇帝溥仪

在静园筹谋“复国大业”

维新领袖梁启超

居于饮冰室之中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革命先驱孙中山

在广东会馆发表演说慷慨激昂

此外
还有霍元甲

李叔同、周恩来、邓颖超、严复

张学良、张自忠、顾维钧等

200多位名人政要在此留下了寓所和故事


这样鱼龙混杂、纷繁动荡的局面

在新中国成立后彻底终结

此前多年的建设让天津成为

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

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新中国也在此基础上

继续发展工商业

新中国第一台电视机

第一辆自行车

都在天津诞生


后来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时代的大潮

沿着海河两岸奔涌向前

天津城脱胎换骨

重获新生

天津广播电视塔

解放桥、世纪钟

渤海时代


1984年

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试办经济特区初见成效之后

国家决定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
从大连到北海

串联起中国海岸线

构成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天津

作为其中之一

想要再图发展

就需要另一片广阔的土地

这便是

滨海地区





——————————————————

1,天津,有一种说法,明朝建文年间,镇守北京的燕王朱棣,为了同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坟争夺皇位,在海津渡过大运河南下。后来朱棣当了皇帝,为了纪念由此起兵“入靖内难”,就把海津改名为天津。即天子之渡津之意。

2,河西区,1 956 年,为河西区。因地处海河之西而得名。

3,和平区,1956年,为和平区、新华区。1 958年 ,新华区并入和平区。因境内的和平路为名。

4,河东区,1956年,为河东区。因地处海河之东而得名。

5,南开区,1956 年 ,为南开区。因地处天津城南的开洼地带,故名“南开”。

6,河北区,1 956年,为河北区。因地处海河之北而得名。

7,红桥区,1 956年 ,为红桥区。因横跨子牙河上的大红桥得名。

8,东丽区,1 955 年 ,为东郊区。1992 年 ,为东丽区。因境内有东丽湖而得名。

9,西青区,1953年,为天津市西郊区。1992年,为西青区。以境内的西青道(天津西站到区政府杨柳青镇的公路)为名。

10,津南区,1 962 年,恢复南郊区。 1992 年 ,为津南区。因地处天津市南部而得名。

11,北辰区,1 955 年 ,为北郊区。1992 年 ,为北辰区。因地处天津市北部而得名。北辰,可以指北极星。《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

12,武清区,唐朝天宝元年(742年 ) ,为武清县,2000年,撤县设武清区。因境内有清河而得名。也有说是取 “武功廓清”之意命名的。

13,宝坻区,金泰和四年(1204年) ,为宝坻县。2001年 ,撤县设宝坻区。古时此地盐业(当时的盐被当成“国之宝”) 兴盛,加之地处水中高地(称为“坻”)。 故名 “宝坻”。

14,滨海新区,2009年 ,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合并为滨海新区。因全境地处渤海之滨而得名。

15,宁河区,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析宝坻县置宁河县,此处多水患,故取 “河水宁静”之意命名为“宁河”。2015年改为宁河区。

16,蓟州区,唐朝开元十八 年(730年 ) ,置渔阳县,属蓟州。1914 年 ,设蓟县。因蓟运河而得名。蓟, 指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该地多产蓟草而得名。另外,有说是因古蓟国而得名的 。1979年,由河北改属天津市至今。

17,静海区,金明昌四年(1193年) , 置靖海县,寓 “海疆安定太平” 之意。明朝时为避“靖难”之讳改名静海县。2015年,撤县建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