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痴说痴话|只往里痴,不往外痴

 品茗客人 2020-10-01


  痴子,是此地方言中对精神病患者的蔑称。

  印象中,痴子最大的特点便是要么独自一人坐在那里默然不语,要么便是自言自语说个不停。

  这么一对照,感觉到自己在向痴子走近了,且走得越来越近:平时不喜欢多言了,面对电脑时却是自说自话个不停。

  说的话,乃痴话,但还是免不了要说,就且名之曰:“痴话痴说”吧。

  小时候,我生活着的那条小街上似乎还盛产“痴子”,有年岁已长的,有还正值青年的;有男,有女;有为情而痴了的,也不有明原因的。

  小镇上似乎没有任何别的什么娱乐活动,看人,永远是小镇人的最爱:看新娘子,看死人。但毕竟这是不能常有的事情。于是,小镇小街上的那几个痴子,就成了小镇的“明星”,成了小镇人的消遣的对象。小镇的方言里没有“”,这个意思的说法是“”。

  小镇人永远会有无限多的时间,平时撩鸡逗狗多了就没劲了,就去撩痴子。那几个痴子中,有文痴子,有武痴子,出了名的武痴子一般人不敢去撩,就去撩文痴子。谁知文痴子也有被撩急了而类似武痴子去打人的。因而,小镇上,有痴子打人,或是有人被痴子打了,便不是新闻了。

  然而,日子久了,竟还发现了一个特点,那便是,这些个痴子是极少去打自己家里人的,即便是武痴子痴劲发得最足的时候,也不会去打家里人。

  老人就说了,这是痴子的“只往里痴,不往外痴”。

  觉得这句话有意思,也就有了更多的发现。

  痴子会将外面的、人家的东西往家里拿,极少会有将家里的东西往外拿的。

  痴子会去将别人家的东西弄坏,打碎,一般是不会将自己家里的东西故意地打坏的。

  痴子的儿子在外面和小伙伴发生纠纷了,痴子永远只会去打别人家的小孩,而不会说自己小孩有不好的。吃亏了的孩子及家长要去论理,周围的人会说,“你和痴子说什么理啊!”

  是啊。虽然痴子只往里痴,不往外痴,你能和他说什么理啊?

  大城市的人永远精明,小镇上的人是老土;城里人永远是精明能干的,乡下人是老土

  第一次能大规模地看到大城市里的人,是在1960年代的末期。毛泽东主席一声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于是小县城里就来了许多从苏南大城市下放到当地农村的大城市里的人。虽说是下放在乡下,周末或是别的什么时候,总能在小镇上看到一趟趟到县城里来的苏南知青。他们是有特征的,腰里会挎着一个像腰鼓一样的包,当地人称之为“好吃包”,缘自里面总有许多好吃的东西。当他们经过的时候,孩子们会像跟痴子一样跟着他们,老人和妇女也会对他们行“注目礼”。但没有人敢去撩他们,据说他们会打架,下手还特别狠。

  乡下人进城,城里人不看,最多嫌他们碍事,会堵塞自己前行的道路,然后就给他们编了个顺口溜:“下乡人上街,不是吃饼就是相呆(傻乎乎地到处无目的地看)。”城里人到了乡下,是会有许多的人来看的,会像看明星一样地来看城里人。特别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时代,乡下人家来了一位城里人亲戚,一村的人,特别是没有事情可做的老人和妇女。也难怪,这乡下的痴子没有小镇上多,平时没有什么节目可看嘛。

  改革开放了,城里更发达了,农村也不再落后了。

  但细观察就能看出一些名堂来了。早些年,是城里人不愿做也不敢做的项目,就到农村去了;大城市意识到环境是重要资源的时候,就将一些淘汰的项目转移到落后地区去了。

  还是只往里痴,不往外痴。

  正如你没见到过“痴子”将自己的钱财往外拿一样,你是不会见到有人将自己的利真正削了的。

  会有制定一些规矩的人,将自己的收益真的减少的吗?

  他不往外“痴”。

  你见到过公务员去考工人编制的吗?

  他不往外“痴”。

  甚至,都不会有公务员去做“与公务员同等待遇”的教师的。

  不“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