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镇的记忆碎片57:看新娘子

 品茗客人 2020-10-01

  在那公众文化生活不丰富的年代里,“看人”,永远是小镇上的闲人们热衷的活动,尤其是职业的家庭女和没处去玩的小孩子。

  看人家带新娘子,看人家哭死人,在大街上看痴子撩痴子。

  不少的婆妈妈,一听说哪个地方有热闹看了,不怕走个十里八乡的,也要赶得去。如果事后晓得有人没及时地把看热闹的信给她,她还会怪你:“杀人呢!你紧安不早点子告诉我的啊。

  呜嘀呜嘀哒  早年,只要这唢呐声一响,就晓得有热闹可看,有人家“带新娘子”了。

  那个时候的人家,带新娘子也是要有“吹子”的,而且就只有大小两种唢呐在吹。

  小镇人是将大号的那种叫“唢呐”,小号的那种叫“吱呐”的。不像现在的吹鼓手,有洋号的,还瞎吹的。兴南街,豆腐店对面的陈家叔侄,就是专门吹唢呐的。叔叔陈爷,能一憋气吹上个把小时不停,其间,嘴巴子一鼓一瘪用力吹,同时用鼻子来呼吸。陈老爹还告诉过我什么时候吹什么曲牌,可惜我也记不清楚了。

  这“呜嘀呜嘀哒”的乐音,就是信号,似乎在号召着人们去看热闹。当年,一个人家带新娘子,好像是一条街、甚至是全镇人的喜事。

  新娘子的装扮  就跟如今的官员在出席一些活动的时候要有“标准装扮”一样,当年的新娘子,也是有标准装扮的。

  红头巾不可少。当年的头巾,是一块方的,四边有穗子的。戴的时候,对角一折,就成了一个三角形,朝脑后头一围,两根角在下巴底下扣一下子。新娘子肯定是要用条大红的方巾的。

  红袜子。红棉纱袜子,配一双新的用搭扣的大底鞋子,这是新娘子不可少的。穿搭扣的,而不是松紧口的,主要是能将红袜子更多地显出来吧。

  红棉袄。如果是冬天里,比如像这过年的时候,肯定是要穿一件红棉袄的,中式的,对襟子的多些,大覆襟子的也有。当年,我母亲会“做针线”,曾给人家做过不少新娘子棉袄的。

  但那红绸面子的棉袄,似乎只有在做新娘子的那天能显示出是“红”的,平日里,外面肯定还要套上一件“加褂子”的,怕弄脏了。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在我们看新娘子的人眼里,并不是最具标志性的。

  墨镜是标志。新娘子的标志性的装扮,好像不仅是一身的红,而在于脸上戴着的一副黑眼镜。

  那个时候,小女孩子一般是不敢戴黑眼镜的。就怕别人说她是个“新娘子”。

  小时候,一直好奇,为什么新娘子要戴墨镜?

  后来,似乎是悟出来一些可能的答案:要坐在那里被人看上个老半天,又不像古代的新娘,有个盖头将脸遮住了,不会让人看出当别人看你的时候,你也在看别人,多副墨镜,不就像如今的特工一样,不会让别人看到你的眼神,更不会看到你在往什么地方看?

  若干年后,似乎还悟出另一个问题的答案。当年的小镇,带新娘子的很少是在大热天,多是在冬春时节。可能是因为当年没得婚纱,就怕身上穿得不多,红衣服、红头巾、红鞋袜不能得到展示吧。当然,也可能有一个因素在,办酒是在家里,没有冰箱的年代里,大热天怎么做事啊?

  带新娘子  早年的人们是用什么交通工具去带新娘子的,我是没有印象的。反正,从我记忆开始,就没在小镇上看到过有“花轿子”。

  街上,人们用得最多也最正常的交通工具是脚踏车子。28大杠的,后面的衣包架子上可能会弄一块红布裹上些棉的绑着,把新娘子坐上头舒服些。

  乡下,多是坐船。

  途中的讲究  带新娘子的途中,就有许多的讲究。

  脚不沾地  带新娘子的途中是有许多讲究的。新娘子从娘家出门,就双脚不沾地,中途是不能随便下车的。上不上去的桥,或是要过渡船也只好下来了。

  遇桥放鞭  这是农村里,乘船的讲究。遇到个桥,就要放一小串子鞭。

  新娘子不能说话  新娘子在途中,甚至到夫家,是不能随便说话的。

  进门的礼节  新娘子一进到家门口,先是鞭炮响起来,唢呐吹起来,喜糖也开始散起来。

  小镇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就怕有闲人,特别是小孩子在旁边“快嘴快舌”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着一个人,拿着一小盒子,里面放着些喜糖,一路跑,一路把糖撂到前面的地上,让跟在后面的小孩子去拾。就是要将本来已经聚在门口的闲人引到远远的一个地方去。

  散糖的人,要会把握好时间与散糖的节奏,一次撂那么几块给大家去抢。估计家里新娘子进门后的仪式完成得差不多了,才拍拍屁股回家去。

  因为如此,以前,去看人家带新娘子,最多只看到进门的时候的仪式。一位年长的女性搀扶着新娘子,一边嘴里不住地说着喜话,一边让新娘子从一个芦柴把子或是芝麻秸把子上走过去。

  这个时候,新娘和新郎以及送亲的、陪同的人一起进房间“吃茶”,这是要关起房门、拉起窗帘子,不让别人看到的。包括那些特意来看新娘子的婆妈妈的们。

  吃过了茶,新娘子就在房间里接受“检阅”,让别人来看了。

  

  看新娘子  这是婆妈妈们的重头戏。

  进门的仪式完成之后,家里的人该去忙饭了。新娘子就坐在新娘房里把人家来看。

  讲究的人家,在床前踏板上的摆一张方杌子给新娘子坐;一般的人家,就在床前面放一张杌子给新娘子坐。很少直接坐在铺边子上的。

  这个时候的新娘子,要端坐着,依然戴着墨镜。可能是不让别人看出来她的目光在朝向哪里吧。

  小男生是允许进入新郎房去看的;小女生,还有那些专程来看新娘子的婆妈妈的不能进房门,只能在房门外头,或是在窗户外头看。

  看新娘子的人,一边看,一边要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声音还不会小;新娘子却只能只能听着,不能开口说话,最多隔着墨镜看看那个评论她的人。

  “啧啧啧!这个新娘子看起来还不丑呢!标标志志,白白净净!

  “啊呀哇!这个新娘子恐怕也不是好对付的。张三妈刚才还特特为为坐水缸盖子上头搓捻线陀子呢。就怕将来拔不动这个媳妇!

  这些评论都是面对面,近在眼前地发表的。新娘子要听到装作没听到。容易吗。

  

  新娘子的艰辛  新娘美丽,但做新娘子也有着许多的艰辛的。

  除去舟车的劳顿,光是坐在那,坐在一个还比较陌生的房间里,被许多认识不认识的人看着,不能起身,不能说话,不能做其他事情,不能对听到的评论有表情上的反应,这就够辛苦的了。

  “呜嘀呜嘀哒,新娘子要到家呜嘀呜嘀吹,新娘子要尿尿”。当年的这个童谣,虽说后半句有点儿不雅,却也反应了新娘子的一个艰辛。当时的生活设施不像现在好,从中午饭后出娘家的门,到进新娘房,几乎没有她个人的空间。于是,这一整天,只能少吃少喝。

  清楚记得,有一次在圩子里一家看新娘子的时候,一趟小屁孩子隔着一个窗户在外面扯着嗓子在唱着上面的那个童谣,还有几个大些的男生在房门口使坏,“嘘——,嘘——”个不停。

  好在到了1970年代中期之后,看新娘子的情况有了些改变。新娘子进门之后,自由得多了,不再是痴坐在那里给人家看了。

  相关文章:

  小镇的记忆碎片56:办酒

  小镇的记忆碎片25:那些乡风

  


  关注并进入本公众号,点击右下角的“乡土情结”,可见《小镇的记忆碎片》总目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