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镇的记忆碎片80:腊月里的味道和声响

 品茗客人 2020-10-01

小镇,是县城。我成长的地方。

县城叫射阳。

小镇,大名是合德。

  小镇的腊月是有着许多的声响与味道的。

  小镇的腊月,是要用鼻子和耳朵去感受的。

  小镇的腊月,更是让你的鼻子与耳朵充满着记忆的。

  进了腊月,小镇上的鞭炮声由小变大,由疏变密了,小镇的上空也开始有了鞭炮放过之后的味道了。

  大街小巷里的鞭炮摊点多起来了。

  点,是小店,小杂货店,大店一般是不卖鞭炮的,更不会给小学生们卖一分钱、一角钱的鞭;摊,则是用一挂挂——小镇人是不说“”的——大拖车随处摆放着的卖大炮小鞭的流动着的点。

  小男生们的零钱就有地方去花,小镇上的声音当然就多起来了。

  一分钱可以买20头普通小鞭,或者是11头电光鞭,也可以买到一到两只掼炮,我们小时候称之为“大炮”的二脚踢一般是不舍得买的,也不敢买。小男生们买来的小鞭也不会是整挂整挂地连着放的,肯定是要拆开来,点根棉线绳子作火种,一颗颗地点,一个个地响的。这个时候的小镇上空,会时不时响起一声两声的响。

  我们在小学的那几年,正是文革闹得最厉害的时候,没有什么考试,在校时间也短,进入腊月,上学前放学后,几个要好的小男生聚到一起,就可以点上小鞭热闹一下了。这里响一声,那儿响一下;或轻,那是普通小鞭,或响,那是电光鞭或是掼炮;或脆或闷,那是直接点燃了扔出去的或是放在一个什么容器里炸的。“此起彼伏”,真的是彼伏此起呢。

  伴随着一声声稀疏的小鞭声,大人们忙年的声音也紧密起来了,小镇上空的味道更丰富了起来。

  小镇人家过年是要蒸馒头的——也就是北方人说的包子。

  那馒头的馅心花色不会少于三种,常见的就有罗卜丝的咸菜的和豆沙的,最好吃也最费功夫的要数罗卜丝馅的了。

  洗萝卜,是动静很大的一件事。一大桶的水中放进许多带泥的萝卜,再用木头做成的淘火耙用力地上下掏着、捣着,一阵“咕咚咕咚”的声音之后,要换水,再洗,然后便是刨萝卜丝子的声音了,十几头二十斤的萝卜,放在一个大木桶里慢慢地刨,要“咕叽咕叽”好一阵子,也是动静不小的活儿。

  “咕咚”“咕叽”之后,便是味儿了。萝卜丝用开水焯过之后,装进一个洋面口袋里,拿两条板凳做成一个简易的小榨,把焯过水的罗卜丝中多余的水份榨去,这时候,小镇的空气里弥漫着的会是萝卜的特别的味儿。那许多的馅不可能一天做成,做好一样,就得用脸盆子或是大头盆装着放在屋外面晾。到腊月的十五六向后,整个小镇都弥漫着各种包子馅心的香味,特别馋人。

  到了蒸包子的那些日子,到处是包子的香味,到处可见躺满了晾包子出气的芦柴箔子,小镇的前街后街是雾气腾腾。

  扫过尘送过灶之后,整个小镇上的声音和味道又变了。走到街上,到处听到人们买东西的吵闹声。当年的小镇,排队没能成为习惯,买东西的时候,大家习惯的是人挤人,人头上伸手。买肉要挤买粉丝要挤买豆腐要挤……挤过了食品公司,去挤土产公司;挤过了土产公司,还要去蔬菜公司挤。人多,人挤,声音也就复杂了,叫营业员的声音,骂别人的声音,真是“人声鼎沸”啊。

  后街小巷,声响和味道更丰富。斩肉的声音,会斩出鼓点子来。这家响过了,那家响;响过之后,便是炸肉圆炸鱼圆炸肉皮的油香,那更是这家香过了那家香。先是偶尔一家两家响,一家两家香,接着,就是一家家地响,一家家地香。

  这个时候,小孩子们放鞭也进入到高潮了,这家门口响一下子,那家门口撂一下子。放鞭人的开心得不得了,走路的人是防不胜防。

  这种香与响,到了小三十晚上,就真的进入到了高峰时段了。

  炒瓜子的声音、炒花生的声音,几乎是家家户户同时响起来。斤把二斤带壳子的花生果,伴随着小半锅的粗砂子,在大里锅里用铁铲子反复地炒,铁铲子与铁锅的声音节奏越紧,传出来的香味就越大,让一个个的小馋猫们连放鞭炮的兴趣都没了,就坐等着尝一把花生葵花籽了。

  腊月底的那几天,小镇还有不时从大街小巷里传来的巨响呢,那是在一锅爆米花出锅了,是游击队员们传出来的声响;炸棒头花的正规军,是固定在文化馆河边上的那一排子的。

  三十晚上,吃“守岁酒”之前,小镇人家还会有一股特殊的味道传出来——还点一块桂皮燎一下,去一去家里异味。毕竟,那个时候,厨房与房间分隔开来的人家不多,忙年的时候,家里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味道的。要在吃“守岁酒”前,将味道除一除。

  守岁酒之后,天空、地面的鞭炮声响成一片响得震耳欲聋,是各家放关门鞭了,腊月也该结束了,年,也就来了。这鞭炮声是要一直响到第二天,大年初一的早晨放开门鞭。

  小镇,就被鞭炮的声响和味道占领着了。

  人们忙碌并期盼着的新的一年来了。

 相关文章:

  【过年记忆】小镇过年印象

  江南的“过年”

  【过年记忆】小县城过年的文化记忆

  〖小镇记忆〗那些乡风:过年过节(1)

  〖小镇记忆〗那些乡风:过年过节(2)

  〖小镇记忆〗那些乡风:过年过节(3)

    

  关注并进入本公众号,点击右下角的“乡土情结”,可见《小镇的记忆碎片》总目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