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大雪节气说冬月

 品茗客人 2020-10-01

  2018年12月7日星期五戊戌年狗年十一月初一,中午的12:25:48将迎来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大雪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公元纪年的一年当中倒数第二个节气。

  冬季的最后两个节气小寒、大寒是要出现在下一个公元年度的元月份的。

  农历的一年十二个月,都会有若干个好听的别名,如:二月为杏月,三月为桃月等,但这些别名都不是特别出名,也不太常用。倒是有三个月份的别名常被人们提及,特别是老人们,称呼别名比直接说某个月还要多些。那就是正月冬月腊月,也就是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

  农历的十一月被称为冬月,不仅是因为到了这个月里,天寒地冻寒冬腊月——江淮一带及其更南的地方除外,更因为这十一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如果你手头有中华万年历,你打开来看一下,农历的十月亥月,十一月为子月

  中国人用“干支”来记年、月、日、时。今年(并不能简单等同于2018年)是戊戌年;一年十二月也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一月是“子月”;每一天,也都用一个干支来表示,如十一月初一这一天是癸酉日;一天十二个时辰,更是用十二个地支来表示的,子时午时等。

  过去,青年男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长们会请个算命先生给算一算两个人的“生辰八字”是相配,还是相冲,能不能成婚配。这“八字”,就是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干支。

  回到这二十四节气上来。

  冬至,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这个节气重要特殊,就在于这个节气必须是在农历的十一月,也就是在冬月里

  据《史记·封禅书》的记载:早在黄帝时是以冬至为元旦(一年的开始)的,这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当然为“”,是作为十二个月中的第一个月。

  冬至,必须在这十一月里头,不像其他的节气,可以在任意的月份里,这十一月自然被称为了“冬月”。

  再注意一下中国历法的闰月,不会有闰冬月的。也就是因为冬至必须在十一月份这个特别的规定。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这句话不太适合于我们这里。气象报告说这两天有冷空气南下,这两天江淮还会有第一场雪,还是蛮让人有些期待的,好歹也算是应了“大雪”节气的景了啊。但预报的气温也只是刚刚触探了零度。

  江浙一带,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讲究。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腌制的食品吃得多了不利于健康。如今的大棚种植技术的普遍使用,加之冷藏保鲜技术、现代物流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腌那么多的菜啊、肉啊的了。

  倒是在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蜜桔、柚子、橙子可以取代夏秋季的各种瓜果、梨子等,而成为当家水果,可以适量多吃些,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呢。  

  传统上,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可是大雪节气毕竟还没冷到伸不出手来的时候,为了健康,与其简单地相信食补,还不如多进行些户外的运动,以增强体质,同时去看看风景呢。

  相关文章:

  你知道“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吗?

  传统文化|小雪,你家腌菜了吗?

  多味生活|好一锅美味的羊肉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