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着炭炉子

 品茗客人 2020-10-01

  着炭炉子,需要有经验和技巧,更要有耐心。

  着炭炉子,是我家乡方言的说法。“”,烧着、燃着了。这是个“使动用法”,“使……烧着(燃着)”。在我们这个地区,还有另一个说法,用另一个动词,“”,“重炭炉子”,让熄灭了的炉火再重新燃烧起来。

  1960年代中后期,烧柴草的大灶逐步在城市家庭里被煤炭炉子取代了。烧炭炉子多便当啊,只要一个人在锅上忙碌着就行了,不像烧大灶,要两个人一上一下地忙。

  煤炭炉子也有不便当的,不像大灶那样,要用了,点起来就烧,不用,就灭掉。特别是在早期的煤炉,还没办法“封炉火”,必须要每天一大早起来将炉子重新点着了烧起来。

  那时候,每天的清晨,城市街道里,有人家居住的地方,还真的是“烟火人间”呢。

  着炭炉子的第一步是引火

  弄一把干草,或是半张旧报纸——那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拿洋火点着了,塞到炉膛里。有时候,不顺利,光是这一步就要花好长时间,用掉好几根洋火。要知道,那个时候,洋火也是上计划的,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

  第二步就要添木柴了。草烧着了,火上来了,要再加几块木柴进炉膛,木柴才耐烧啊,只有将木柴烧着了,才能把煤炭放上去烧。添木柴是要注意时机的,添早了,会把草火压灭;添晚了,草火烧掉了,木柴烧不起来。

  干草容易点燃,却又很容易一蓬火就烧掉了;木柴耐烧,却不容易被点燃。要在炉门处用芭蕉扇子轻扇几下,送风,增氧,又不能扇得急,扇得快。要不然,木柴还没烧着,一蓬火就冒掉了。那还得重新来过。

  这太考验人的耐受力和心理素质的了。有经验的人,是凭借着烟的大小来判断这火是不是引成功了的。没经验的年轻人,就只能凭肉眼来观察观察炉膛里的火势,那就要承受着烟熏火燎,是会泪眼模糊的,要是木柴不够干,稻草又是潮的,那个烟就更大了。

  接下来就该要添加炭球了。

  早年烧那圆的炭球和自己家里耷的煤炭球的情形我已经不记得了,能记得的是烧经济煤球,也就是蜂窝煤球的事情了。

  添加煤球也是要把握好时机的。木柴的火烧上来了,火势稳定了,就能把煤球放上去烧了。这时候,又要用力地在炉门口扇几下扇子了。扇得红火从那蜂窝煤孔洞里冒出来——这火,是木柴的火,还不是煤球点燃后的火,烟气逐渐小了,再加劲扇一会儿。

  再过会儿,火头小下去,不在煤球的上面飘火了,烟也没有了,这是煤球被点燃了,才能歇手不扇。

  这个时候还不是最后的成功。别急,让炉子在自然风中再慢慢地烧一个时候,听几声明显或不太明显的炸声,让火势再稳定一些,再看看那个蜂窝煤球,不看到有火苗子在上面飘,却能看出半截子的煤球都已经红了,那就说明,这炉子真的着了。

  最后一步,就是清理炉膛了。

  拿火剪将烧着了的煤球拿出来,再将炉膛里的木柴灰烬清理掉,将两个烧过了的炭球进炉膛——当年的炉子,一个炉胆是三个煤球的高度,再把刚刚点着了的新煤球放在最上层,再拿个炉钩子或是小铲子将炉门里的炭灰清理出来,以保证炉子能有正常的进门量。

  好了!着炭炉子的工作大功告成。把炭炉子拎回去,放一锅水焐上吧。

  还别忘记两件事,一是要注意观察那个新煤球的燃烧情况,及时更换一个煤球上去,不能让它烧过掉了;二是换过煤球之后,上班之前,别忘记关好炉门,把炉子封起来。

  着炭炉子的任一个步骤都会让你从头来过,而且,往往越是你着急要用炉子的时候,急着要烧早饭的时候,这炉子就越作弄你,不让你点着呢。

  急性子的人不能去着炭炉子,左一根洋火右一根洋火点不着,急;草烧掉了,木柴还没着,急;煤球放上去了,火也冒上来了,却没能把煤球烧着了,急;煤球也烧着了,以为成功了,清理过炉膛之后,两块旧煤球放回去,发现,新煤球又没火了,更急!你急,它不急。你急得就想一脚把煤炭炉子踢翻掉了。

  你有火,它没火。

相关文章

记忆|烧煤炭炉子的日子

九九消寒图:文化味浓的盼春倒计时

过了冬,一天长一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