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瓜时,说几个与“瓜”相关的成语典故

 品茗客人 2020-10-01

  一直觉得,汉语的成语、典故就像今天电脑里的压缩文件,借助“压缩工具”,将原本很大的一个文件压缩成原来的若干分之一,通常只有四个字,而读这些成语、典故的时候,又将那只有四个字的文件成功解压出来了。

  正确地“解压”了,你会获得特别大的信息量。

  立秋那天,吃瓜了,就想到要将那些与“”有关的成语典故整理一下。

  一、瓜瓞绵绵 [guā dié mián mián]

图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2015吉祥文化纪念币

  (dié),是小的瓜。这个成语出自大雅·绵》。那首诗可以说是汉民族的史诗之一。诗中这样写道:“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这首诗的开头以瓜的绵延且多来比周民的繁盛。

  “瓜瓞绵绵”也可写作“ 绵绵瓜瓞”,意思是如同一根绵绵不断的藤上结了大大小小许多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

  曾经看到过一段被誉为“民国最美证婚词”: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确实很美的。比只会说“白头偕老”和“早生贵子”要雅致有文化的。

  只是,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当今中国,不会用“瓜瓞绵绵”作为祝词了。

  二、瓜田李下

  又作“李下瓜田”、“瓜李之嫌”。这几个字认得的,就不注音了。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时曹植的《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首诗就在提醒人们,“身正也得防止影子歪”。

  今天的《新京报》的这篇文章,标题里就用到了“瓜田李下”。

  三、东门种瓜

  这是一个较老的典故,也是在古诗词中用到得较多的典故。

  史记·肖相国世家》云:“邵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时俗谓之东陵瓜”。

  这个邵平,曾经封侯,东陵侯。后来做了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很有意思的一个人,很有趣味的一个,更是太有故事了的一个人。放在今天,好不容易做到了个省部级以上干部,却去种瓜。难以做得到。

  这个邵平的故事,后来被许多的文人写过。

  四、匏瓜空悬   [ páo guā kōng xuán ]

  ,音 páo。匏瓜,也是葫芦。果实老熟后对半剖开,就是

  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这句话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很有意思的:“我哪里是个葫芦瓜吗?怎么能光是被挂在那而不被吃掉呢?

  被吃掉,就是葫芦瓜的使命所在。

  这个成语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孔子是有感慨的,这个成语在我们的方言中也有一个说法,更有意思。“做桁条的料子被箍成了一个小马(桶)子了。”

  五、黄台之瓜

  这是去年的8月,香港的李嘉诚刊于《东方日报》A3版的全版广告,这也是他多次用以劝戒港人顾全大局的——“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这个成语典故自于唐章怀太子李贤的名作《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少,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李贤武则天的二儿子,曾在兄长李忠李宏相继被废后担任太子,但又被武则天废为庶人,最终被逼自杀。这首诗以瓜与采瓜人比喻子与亲,以摘瓜喻骨肉相残,感叹母子亲情在权力斗争下的变质,用黄台之瓜比喻唐代宗室不堪一再损伤。

  这个成语,可能不太会被用于平时。

  六、浇瓜之惠

  这是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的一个成语:

  梁与楚的边亭皆种瓜。楚亭人妒恨梁人的瓜长得好,夜往毁之。梁县令宋就制止了梁人的报复,并派人帮助楚人灌瓜,使楚瓜日美。楚王以重金相谢,与梁交好。

  这个成语又作“浇瓜之义”,比喻以德报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纷争。

  七、沉李浮瓜

  “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这是三国时曹丕的一篇骈文《与朝歌令吴质书》中的句子。是说,将甜甜的瓜和红红的李子放进寒凉的水里。这很像四十多年前,冰箱还没普及的时代,能在火热的夏天里吃上一口冰镇的西瓜。

  曹丕的这篇骈文优点就在于不用典故。恰好这篇文章倒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成语典故了。

  整理着这些成语的时候,秋老虎正在发威。

  “沉瓜浮李”,读着,就有些个清凉感了。

  这张图片与瓜无关。

  这些日子晨跑的路旁,总能看到这一棵“菇娘”,昨天特意去拍了。

 相关文章:

古代文人 诗词 瓜

那些微苦的蔬菜,那些甜甜的瓜

往事|六月心里的大事——曝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