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诵:理解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Zaker736 2020-10-01

理解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文:儒风大家   主播:吴楚智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编辑:散文悦读(ID : swyd996)
 

一个人,最高的素养,就是理解别人的不同;一个人,最大的善良,就是理解别人的不容易;一个人,最深的感恩,就是理解别人的付出。

理解别人,就是善待你自己。

1

理解别人的不同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想法完全一致的两个人。
 
钱钟书和杨绛年轻时,曾因为一个单词的读音起过争执。杨绛指出,钱钟书的发音带着家乡口音。钱钟书碍于面子,就是不肯承认。两人争吵许久,说了很多伤感情的话。甚至请来当地人做评判,判定杨绛说得对才罢休。
 
等到怒火平息,两个人又都觉得很没意思。钱钟书输了自然不高兴,杨绛赢了也没感到开心。这件事过后,他们约定遇事可以各持异议。冷静下来相互理解,各自退让一步。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除了大是大非的问题,没必要非得占个上风。
 
真正的成熟,是允许他人存异,不必勉强求同。

2

理解别人的不容易
 
人与人之间最难做到的,就是理解别人的不容易。我们经历着不一样的人生,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鲁迅先生写道: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针没扎在自己身上,永远不会明白有多痛。但至少我们可以放下傲慢、抛开偏见。适时地转过头去,不去围观别人的难堪;理智的保持沉默,不去评价别人的喜悲。

王小波说:“口沫飞溅,对别人大做价值评判,层次很低。”看见别人难过地哭喊,别再挑剔他哭得是否体面。不曾体验别人的痛苦,就不要轻易劝人大度。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尝试理解别人,其实就是在尊重你自己。

3

理解别人的付出
 
每个人都希望,难事有人依靠,烦事有人商量。希望自己的想法被人看重,自己的委屈有人心疼。却总是忘记,理解是相互的,支持是彼此的。大多只顾自己的感受,却对别人的心酸无动于衷。只会一味地索取,丝毫不懂得去付出。

杨绛和钱钟书结婚第二年,钱钟书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英国的公费留学生。彼时杨绛正在清华读书,为了表示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杨绛决定暂停学业,漂洋过海去做钱钟书的“陪读”。

杨绛生女儿阿圆时,医院提前为她挑选产科大夫。担心产妇丈夫有忌讳,特地征求钱钟书的意见。医生问钱钟书:“要女的?”钱钟书摇摇头,回答:“要最好的。”

因为理解,钱钟书愿意为杨绛放下世俗的偏见;因为理解,杨绛愿意为钱钟书放弃自己的前程。

理解和包容,从来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落实在实际的行动中。不要以为亲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更不要以为亲人的陪伴是天经地义。凡事多替对方着想,不要为了一点小事苛责对方。即便是至亲,也要心怀感恩、长存敬意。
作者:儒风君
作者:儒风君,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国学爱好者聚集地,超优质国学内容原创号。有温度,有价值,有趣味,儒风大家,伴你读懂中国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