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汉团喜

 新用户06868399 2020-10-02

〓 第 1312 期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本平台“老事旧人”为原创文学平台,所发作品均为原创作品,欢迎大家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媒体在不经过本平台同意的情况下盗用本平台文章,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六十年代末期,暑假里,阴雨连绵。故乡的人们,绝大部分住得是土房,十家里有九家的房子漏雨,乡亲们苦不堪言。

一天下午,村子北边的河里发大水,整个北滩西滩一片汪洋,北滩偏西的村里的菜园子被洪水包围,种园子的金奎老汉只好站在较高的井台上,等待洪水慢慢退去。村里的队干部心焦如焚,既无会水的人,又无木筏子或木船。只好盼望洪水快快退去。

我和村里的小朋友、大人们以及我大哥,一齐来到村北的河边,静观汹涌奔腾的洪水逐浪排宝,咆哮着象脱缰的野马向东方滚滚而去……

忽然间,巨浪卷着一棵大树向河沿奔来。只见团喜快步涉入河内,伸手去抓那棵大树。不料被一个浪头把他推倒,说时迟,那时快,我大哥快步迈入河里,一把将他提起。我也急忙上前帮忙,哥弟俩将团喜救上了河岸。并且马上将他送回家里,团喜父母将团喜肚子里的河水控了出来,并且对我们哥弟俩千恩万谢。……

后来,洪水退去了,金奎老汉也得救了。这场洪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团喜,中等身材,聪明能干。高中毕业后,他就学了木匠,手艺学得也不错。因此,在他耍手艺的过程,也收获了爱情。他的爱人也是一把好手,农田里的活儿,样样在行。人又长得人高马大,精明能干,吃苦耐劳。

包产到户后,种上地以后,团喜就外出耍手艺挣钱。夏锄秋收全靠媳妇一人干,但等场收时,团喜才回来拉个子,起山药,碾打庄稼。场收一结束,媳妇在家拉扯儿女,喂猪,养羊。团喜继续外出耍手艺挣钱。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时光流逝,转眼间,几年过去了。村里人开始收羊贩羊,比耍手艺挣钱多,来的快。团喜也就放下手艺,干起了收羊贩羊的买卖。一次到离村几十里外的桌子山(山顶平如桌子,前山归兴和县,后山归察右后旗)后,收羊贩羊。后山沟深路窄,再加上夜间行路。团喜骑着摩托车又没车灯,行进在漆黑的山路上。一不小心,他就栽到了沟里去了。……

当团喜醒来时,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好险哪,九死一生呀!

团喜硬撑着受伤的身体,终于回到家了!

得知团喜死里逃生,父母妻子泣不成声……

老父亲说:“小时候为了捞大树险些丧命,这次又是死里逃生,你真是爱财不要命呀!天黑路难行,就不能在当地住一宿吗?"

“大呀,我一定要记取教训!"

媳妇给他叫来了张二福大夫,在张大夫的精心治疗下,没到半个月,团喜就痊愈了。

伤愈后,团喜就同他哥哥和叔伯哥一块贩国库券,挖了第一桶金……

几年后,团喜的表弟约他一道去呼市办傢具厂。从此,他又干起了老本行。由于他手艺精湛,吃苦耐劳,打制出的傢具供不应求。几年后,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团喜的手艺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表弟也退股了。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痛定思痛,该是彻底改变自己的时候了!……

人要有志气,有理想,敢于战胜自我,才能勇往直前,立于不败之地。罢,罢,罢!我要彻底改变自己!我要到大都市逛逛,看看下半辈子自己还能干点啥?

他走遍了“北上广深津",发现自己还得干老本行。这一次,他决定:开傢具店,而不是傢具厂。自己不做傢具,而是去大城市贩回傢具,在呼市销售。这样,既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又能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既能解决夫妻长期分居不能抱团的实际,又能将年迈的老父亲接到自己的身边敬孝(此时,母亲已离世)。既能让儿女享受城里的优质教育,又能让自己安心经商挣钱。何乐而不为呢?

几年后,团喜的买卖越做越大。票子大把抓,儿女前后上大学……

如今的团喜夫妇都已年届花甲,儿孙外孙绕膝,天伦之乐令他们夫妻二人常常合不拢嘴……

光阴荏苒,有些年没有见到他了……大概他和妻子还在做买卖赚钱吧!

团喜,是个急(指聪明能干)汉,历经坎坷,痴心不改。想不让他发财都难哪!






【作者介绍】王万荣,兴和县赛乌素镇小学退休教师。1978年参加工作,20I6年退休。爱好文学,有时写些散文、打油诗、小说之类的东西自娱自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