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园随笔◇聪明引——我的耳聪目明的经历与感慨

 老诗 2020-10-02

    聪明,顾名思义,本意是指耳聪目明。现在它的含义要宽泛一些,指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等。

    包含有“聪明”一词的著名语句有:

    冰雪聪明、聪明才智、聪明睿智、聪明绝顶、耍小聪明、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聪明难糊涂难……难得糊涂,等等。

    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有时候聪明或过于聪明,也不见得是很好的事情。

 

    先谈谈其本意的“耳聪目明”吧。

    上帝造人,给人以耳,让人能听见声音;给人以眼,让人能看见外界。耳和眼,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是人们接受信息的最主要通道。

    有人研究,现在人的眼睛大约接受约百分之八十的信息,例如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等等。而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基本上是以口耳相传来获取信息的,耳比眼重要。要是在当下造词的话,“聪明”这个词恐怕要改成“明聪”了。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因为成绩好,有人说我聪明,我一笑置之。我心里想,我哪里是聪明啊,我很笨的,记忆力不好,比起我哥哥们要差很远,就是在班级上也应该是倒数的。我的好成绩,基本上是靠用功、刻苦、努力、认真。别人看两遍记住的,我起码要看四五遍才记住。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人。

    感谢我的高二地理老师、班主任吴一琴老师,他每天带我们做两遍眼保健操,还不许我们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书,否则扭我们的耳朵。所以我上大学时,双眼的视力还是1.5,好的很啦!不像现在的高中生们,眼睛近视的很多。

    遗憾的是,在我上大三时,我的眼睛却近视了。那是因为下午四点到六点间的第七八两节课(《心理学》和《当代文学》),是在哲学楼上的,前两节刚好我们有课,离得远、去得晚,赶到教室也只能坐在阶梯教室的后排,黑板不好,灯光又暗,一个学期下来,我就戴上眼镜了。好后悔啊!害人的北大哲学楼!

    大学毕业后,曾经试过戴隐形眼镜的,但一戴就流眼泪,算了,还是戴眼镜吧,麻烦就麻烦啦。现在是五百度,不散光、不老花,眼睛就凑合着用吧。

 

    至于耳朵,我一直是不错的,以前潜水也能游个20几米。不幸的是,去年发生的一起事故,我的鼓膜穿孔了,虽然后来长好了,但变薄了。潜水再也不敢了;极偶尔的游泳,也是塞着棉花、头露在外面、不敢久游,怕耳朵进水。听神经受到损伤,对低音特别是高音部的感知力差了,中音还勉强凑合。对声音的耐受力也差了。那时我不想让“聪明”改变,两个月的静脉点滴、针灸与中药等,也只是挽回了一部分,主要是因为受损重、发现治疗得晚。

 

    就这样,我极不情愿地成了一个不再聪明的人了。别人背后的窃窃私语,我是听不清了,也懒得听。音乐会,也听不太真切了。幸而中音没怎么受损。我现在是倍加爱护自己的耳、目了。

 

    耳目,以及其他的一切的身体健康,都是这样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挽回。那些现在自以为“聪明状况”很好的人,若要知道健康的难能可贵,爱护好自己的“聪明”,就好啦。请以我为鉴吧。

 

    我常常想,尽管我不再“聪明”了,但是,只要我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还存在,我就要快乐地活着。

    贝多芬是个听力受损的人,却创作出了那么多的不朽的音乐作品。爱迪生也是听力受损的人,却有许多伟大的发明,造福于全人类。

    而许多五官、四肢都很健全的人,却常常萎靡不振、怨天尤人、不劳而获,或过于运用自己聪明而危害四方……


    人类真是有意思,有时候,精神的健全比起身体的健全,更加重要。

    这样的例子,真的是不胜枚举。



 

更多文章: [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