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园随笔◇话语权 行不行?

 老诗 2020-10-02

    什么是话语权?我打个比方:开会或唱卡拉OK,拿话筒的有话语权,坐着听的或没来的,没有话语权;官大的,有话语权,官小的或没官的,没有话语权。   

    古时候,上朝的,有部分话语权,不能上朝的或没有依附于某个小集团的,没有话语权。

    如今,中国在国际上,还没有多少话语权。

    有时候,一个人没有话语权,是会被人整死或气死的。

    难怪古往今来,人们梦里都想着做官呢。大臣们天还没亮,就准备着上朝了;唱卡拉OK时,那些会唱的、自以为会唱但实际上唱得很难听的人,都在抢话筒;开重要会议时,重要的人物一定不会缺席。

    至于“潜规则”上是怎么规定的,我就不知道了。

    不懂“潜规则”的人,也是没有话语权的。

 

    2008年,我最大的收获,不在工作,不在生活,而在博客。因为在我的博客里,我是有话语权的。这点,让我感到欣慰,给我带来喜悦。

    在工作上,尽管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在总结时,多说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少讲成绩与辛苦。成绩与辛苦,只有自己感受就好了。若讲了成绩与辛苦,不仅领导不高兴,别的部门的人也不高兴,“难道工作都是你一个人干的吗?别人就没有一点点功劳或苦劳了吗?你行啊!”

   

    于是这个世道就变成这样:你能干,很敬业,那就交给你十件事情吧,必须提前完成!若是有一件没干好,那对不起,你不行!若是上级喜欢的人,没有多少能力,给他干容易干的二、三件事情,只要他基本完成或提前完成,那一定是功劳很大,表扬!

    难怪那副对联说得好: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

    看来,一个人行与不行,并不是干出来的,而是“说”出来的。说比干重要得多。

 

    前些天,我看到有人(好象是明清史研究者阎崇年?)把“行不行”的理论又丰富了:要成功,应“四行”:

     1. 你行。——要有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 有人说你行。——要有舆论。于是,社会上“表扬与自我表扬”盛行。

     3. 说你行的人行。——朝中有人好做官。

     4. 你的身体行。——身体是一,其他的是零。

    啊呀!我五体投地了。没想到这位对满汉历史都有研究的学者,对古今世道也是看得如此透彻呢。

    但我不知道他敢不敢在中央电视台讲出来。

    我猜他也只能借古人的嘴讲出来了。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