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愿逃离不敢反抗的犹太人,怎样才能在柏林生存下去?

 波哥谈古说今 2020-11-13

德国全面排犹之后,一个又不愿逃离又不敢反抗又不愿被杀的犹太人,该如何在柏林生存下去?

《最后一役》里这样写到,实在让人难以置信,所有纳粹受害者中,最容易被仇恨和迫害的那些人,他们还在顽强活着。他们生活在小隔间里、壁橱里、潮湿的地窖里、不通风的阁楼里。一句话:

他们就像老鼠一样苟活着。当战后他们又出现在大街上,回到原来的家里,邻居都很奇怪。因为邻居们以为,他们早就死了,早就不知道在哪个集中营里化成灰了。其实,他们比死还难受。

他们不敢上街,不敢生病,就算病了,也不敢请医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几年没有见过太阳。有人要奇怪了,他们不吃东西吗?这就要说到很多好心的柏林人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这些犹太人。也有一些运气好的,比如50多岁的西格蒙德夫妇,就跟默林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女儿,一起生活在一套两居室里。他们甚至冒了一次险。

她去看了一次牙医,而医生相信了默林的说辞——这是来走亲戚的表姐。至于是真信了还是他跟默林一样,是个好心人,就不得而知了。反正,1933年柏林有160564名犹太人,至柏林被解放前,大概还有6000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因为跟德国人结婚而被保全。真正躲起来却未被抓到的,有说是1400人,有说是3000人。

《最后一役》里说,他们之所以能在纳粹铁蹄下活到1945年,只因他们练就了一项本事——几乎把所有情感都压抑下去的能力。他们善于随机应变又顽强不屈。然而,很多人无法忍受不见天日的生活,铤而走险,到大街上晒晒太阳,看一看白天是什么样子。一些被抓走了,一些侥幸又回到了地下。我们知道,日本有忍者,但相对而言,这些犹太人,才是真正的忍者。(本文照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