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绍兴安昌古镇草木略记

 小山草木记 2020-12-26


江南多水乡,水乡多古镇。

古镇虽多,各不相同。有活的古镇,虽有部分商业,但依旧带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处,如西塘、如木渎,这是我所喜欢的;也有假的古镇,住户都被迁走了,只剩一个古镇的外壳,有的甚至只是新建的仿古建筑,除了商业、客栈和人造景点,就没有剩下什么了。没有居民的古镇,还叫古镇么?

人家尽枕河,乌篷门前过。绍兴柯桥的安昌古镇,应归入前者之列。古镇以河为界,河之南为民居,台门深巷纵横,宁静独立,河之北是商市,风雨长廊相连,热闹非凡。两岸之间,古桥相连,功能区分非常明确。

绍兴多师爷,师爷出安昌,这是安昌声名远播的最主要原因。2009914日,曾专门造访过镇上的绍兴师爷博物馆,研究过这一现象。浙江人做事情,有一人带一村,一村带一镇的传统。当代浙江产业多块状分布,亦为此一传统之延续。读书中举,在古代是小概率事件,大量落第读书人为了生计,要么教书,要么经商,要么学医,而安昌人则多学幕,故师爷又被称作幕友、幕客、幕僚。

师爷专业性很强,按职能可以分为刑名、钱谷、书启、账房等许多种,其中处理刑事、民事案件的刑名师爷最为重要。据说这里走出去的师爷过万,其中不乏青史留名之人物,如幕学教科书《秋水轩尺牍》作者许思湄、曾参与编纂《大清律例》的姚润、书法自成一家的马逸臣、闽粤之间政声颇佳的娄墨林等,有兴趣的可以去博物馆看看他们的事迹。

上次造访,古镇还未开发,河中船不多,街市不拥挤,小镇宁静悠远而又富有生活气息。国庆节携家人故地重游,发现基础设施比以前好多了,游人络绎不绝,乌篷船往来穿梭,已经是个典型旅游景点了。

腊肠腐乳霉干菜,是这里的特色食品。问题是,此处卖腊肉、腊肠、腊鸭、腊鹌鹑的店铺实在太多,一家接着一家,那些被处理过的禽类,光溜溜滴着油,一排排挂在架子上,走在街市上,犹如身在屠宰场,有点令人触目惊心。感觉古镇商业氛围有点过了,师爷文化反倒被冲淡了。

此次游览,对草木多了一份关注。古镇大树,多为香樟、无患子、黄山栾、银杏等江南常见树木。印象比较深的草木有三种,一为合欢,二是鸡冠花,三是翠芦莉。

景区入口处的河对面,有一个古老的仁昌酱园。园门外面,远远望见有三四株合欢,临水而生,树身高大,树形优美,枝繁叶茂,花开似锦。乌篷船在它脚下来来去去,繁花在蓝天白云下面摇曳生姿,非常美好,惹得游人纷纷拍照留念。合欢的花期,一般在六七月份,别地方合欢这时候都快结荚落叶了,这几棵树却依旧一边结果一边开花,惊艳了十月金秋的古镇。

走到钱阿牛小吃店附近,忽见两片鸡冠花浓墨重彩地矗立在门边墙脚,给古老的院墙带来了一抹亮色,我们不由得驻足欣赏。这是两片自生自灭却自由自在的鸡冠花。何以见得呢?看看它们扎根之所在就明白了。它们既没有生在花坛里,也没有种在花盆里,而是在青石板之间的缝隙里长起来的。没有人给它们施肥浇水,也没有人养护照看,但它们就这样自播自生自长,在四季轮回里书写自己的故事,植物的生命力让人惊叹。

除了上述本土植物,这里也有外来植物。其中原产于墨西哥的翠芦莉,也在这里扎根生长,花开灿烂。翠芦莉又名蓝花草,爵床科芦莉草属宿根植物。古镇上的翠芦莉一般种在大花盆里,好几处植株都很粗壮了,生长状况良好。在长廊休息时,一回头,透过一丛美丽的蓝色花朵,正好看到一对恋人在桥上拍照,男孩子拍得认真,女孩子表情很甜蜜,这个画面,彷佛在文艺电影里看到的一样。

如果来拍古镇草木,也许春天最好。明媚春光里,樱花、桃花、玉兰、木香、紫藤、迎春花等次第花开,搭配着这里的古宅古桥青石板,颇有一种厚重之外的明艳。比如河对面这株高大的苦楝树,如果春末夏初过来,它那一身紫雾般的繁花,一定动人心魄。期待来年。

跟着草木 走过四季


关爱自然  敬畏生命

1、网络平台:京东、当当、亚马逊、天猫等各大平台均可。

2、签名版本。尚余少量作者签名版本,有意者请在后台留下【姓名+地址+手机】,书价60元/本(含邮费)可通过文末收款码或赞赏付款,售完为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