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凤齐鸣

 华夏cnyy3emgui 2020-10-03

传说故事

多少年来,阳城民间一直流传着“九凤朝阳”与“十凤齐鸣”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有两种说法流传最广。

版本一

第一种说法,说的是清朝顺治丙戌年,年隔三年一次的会试即将举行,天下英才都要前往京都比试一番。那年,阳城去了十个举子,他们是张尔素等10人,其中包括卫贞。他们一行从城里动身,穿过东关街,走出青杨梢,登上东坡头,忽见一个十岁出头的放牛娃,好奇地站在大路边。他们头一个人走过去,那玩童用手捏着小鸡儿往上一举,同时把肚皮朝前一努,象注射器似地撒出一股尿,并说“一举中!”第二个人过去,他还是一举、一努、一撒,说一声“二举中!”每过一个,他都做同样的动作,说一声“三举中!”、“四举中!”……逗得他们捧腹大笑。走在最后的是卫贞,他走至那玩童跟前时,玩童不尿了。卫贞脑子反应快,他见别人过去他都尿,都说举中了,轮到他名下既不撒尿又不说中,便问玩童:“你为何不举不尿了?”玩童答道:“惊举了。”

卫贞不以为然,谁知经过科场大赛,阳城十人,九人金榜题名,皆中进士,可谓“九凤朝阳”,唯独卫贞一个落榜。卫贞明知自己答卷无误,文章又不亚于他人,为何名落孙山呢?于是就上书顺治皇上,请求主考复阅其卷。

顺治传旨诏见主考与卫贞上殿,顺治皇帝亲自过目了卫贞的答卷,并问了卫贞几道题目,卫贞对答如流,见解高明。老顺治口称“奇才”,朱笔一点,卫贞立刻就成了鑫殿的进土,正应了那位玩童所谓 “惊(金)举”的话。在此之前,清顺治乙酉年,山西举行乡试,阳城赴考者十人,十人皆中。这一壮举,轰动很大,阳城大街上竖起“十凤齐鸣”的牌坊,故而,此次有“十凤重鸣”之说。

版本二

另一种说法,说的是清朝顺治丙戌年开科之后,阳城应考者整整十人。经过会试和监考官的反复审议,初定了九名,喜讯传来,阳城街头准备竖起“九凤朝阳”的牌坊。他们十人之中,谁未定呢?未定的是卫贞,卫贞为何未中呢?原来主考官系泽洲人氏,他见阳城十个举子答卷皆优,本当全点,但又怕别人参本,惹出是非,故有意将最佳者卫贞暂放后边。一天,万岁诏见主考问及此事,主考秉道:“臣秉公执事,不敢徇私。阳城十人,九优一差,差者不服,还告了我的状。请万岁爷过目他的卷子。”老顺治接卷一看,欣然讲道:“何谓差者?如此奇才,岂能不点?莫说阳城有十贤,就是百贤,朕也要点。”于是,阳城十人,全部金榜题名。

阳城街头原准备竖“九凤朝阳”的牌坊,马上改为“十凤重鸣”。 老人们说,由于县城的风水好、脉气好。所以,阳城出了许多名震四方,流芳千古的大人物。自隋朝科举以来,先后出过120余名进士,出过王国光、张慎言等4位尚书和田从典、陈廷敬两位宰相。铸就了“康雍盛时,名列三城”、“嘉道之际,风高五属”的历史辉煌。在县城,至今还流传着“九凤朝阳,十凤齐鸣”的故事。这“十凤”全出在阳城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当时科举应试,全村共去了十位学生,应试揭榜,全村十位是榜上九位有名,惟独老师最看好的,最有潜力的学生榜上无名,且不知去处,当地县衙和老师在伤感之余书了九凤齐名的门楼,在树起门楼之后,那位学生回来了,原来他被皇帝钦点为状元,参加殿试并陪皇帝用膳。该老师在经历了伤感高兴之际,又书“十凤齐鸣”,又做门楼。结果,小村口,共有两道门楼,各刻有“九凤朝阳”和“十凤齐鸣”。可惜,这也在文革中被毁,但是,小村从此后就叫被做鸣凤村,流传至今。

其他故事

巍巍崦山西隅有一座高二十米的峭壁,因其岩石表面发白,人称白岩。白岩正中有一个溶洞。溶洞不大,仅可容纳二十多个人坐卧。很久以前,一位和尚在洞中潜心学经,最后修成正果。白岩溶洞开始在佛界引起重视,一些修行成佛的和尚纷纷慕名前来。年深月久,不断下山化缘的和尚硬是在岩前四十多米处“化”出一座寺庙,取名白岩寺。

明成化年间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杨继宗,进士及第前就在崦山白岩寺苦读。杨继宗还留有一首题为《读书龙岩山》的诗作:

林壑纷纷落叶明,上方重阁晚来晴。

松巢古鹤凤随舞,茅塞新溪客断行。

西蜀子云犹寂寞,南阳诸葛尚幽清。

缅襄思哲何能继,唯听溪源流水声。

明天顺丁丑年(1457年),杨继宗进士及第后,白岩寺、白岩洞也随之一鸣惊人。

清初,本县有位王秀才选择白岩石洞杨继宗苦学成才之地,招收张尔素、杨荣胤、田六善等十名弟子,执教苦读。史料记载,清顺治丙成年(1646年)皇帝举行全国殿试,此十弟子同赴京赶考,其中九人齐中进士,唯独学业居优的田六善榜上无名,被主考官留京等候。九进士受封后职分别为:张尔素邢部右侍郎,王润身户部主事,乔映伍左春坊左赞善,杨荣胤广西平乐知府,王克生山东寿阳知县,赵士俊山东荏平知县,王兰彰山东谷阳知县,段上彩江苏沐阳知县,卫贞河南商城知县。九进士上任前为谢师功,共同在阳城十字街西口修一牌楼,上书“九凤朝阳”。刘在京都的田六善经皇帝面试后备受常识,封为重臣。田六善返乡后见到“九凤朝阳”牌楼颇有感触,又于县城十字街东口建一牌楼,亲书“十凤齐鸣”,以报恩师呕心沥血之功。“九凤朝阳”、“十凤齐鸣”两座牌楼在县城主街相互对应,成为一大景观。

据说,十位弟子高中九人,王秀才闷闷不乐地回到了白岩寺,因为十个弟子中,田六善的才华最为出众,可榜上无名的恰恰就是田六善。王秀才在寺内质问老和尚,老天爷怎就不开眼呢?一天上午,白岩上一声炸雷,寺内小和尚跑到岩边一看,白岩洞东边的石岩裂开了一道一人宽的石缝。寺内大小和尚慌忙前往观看,个个都被这怪异的现象惊得面无血色。这时,老和尚走到王秀才身边双手合十向他道喜:王先生,祝贺你,田六善考中了。王秀才迟疑地问他何以见得,老和尚似乎胸有成竹:“这叫,天不开眼地开眼,石缝齐明传应验。石缝乃十凤也。”

不久果然传来田六善被皇帝重用的消息。白岩寺的石缝齐明更是被人广为流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