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写清秋(六) 古诗词中的历史云烟

 昵称32901809 2020-10-03
诗写清秋(六) 古诗词中的历史云烟

随着白露节气的过去,昼夜温差日益增大,几缕凉意凭空而至,为这个清秋又增添了几分味道。

时光飞逝,转眼已经是“诗写清秋”系列的第六篇了。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陪着诸位书友一起从诗词中看过祖国山河之美,感受过爱情、友情的恳切动人,更从中探寻过古人格局之大、情怀之伟。2020是特殊的一年,随着抗疫逐渐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一年的光阴也已辗转过去三分之二。如今,伴着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之心,让我们一道去到古诗词中,去探寻一下千百年前的历史云烟吧!

诗写清秋(六) 古诗词中的历史云烟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会说:人是社会的人,同时人也是历史的人,是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复杂集合体。诗人当然也无一例外地要经历或大或小的历史事件,而且,越是历史转折、风云变幻的历史关头,诗人们往往越会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诗词。汉高祖刘邦就曾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歌的名字叫“大风”,其实可不是写一阵风这样简单。它背后所涵盖的历史背景,不仅有当年楚汉相争的风云莫测,更有汉邦初定的内忧外患。

汉高祖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96年)十月,骁勇善战的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高祖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击败了英布,在得胜还军的途中,刘邦顺道回了一趟自己的故乡——沛县(今江苏徐州),把昔日的好哥们儿都叫来,一同欢饮庆祝。这首《大风歌》正是在刘邦宴饮正酣时击鼓所歌。

一些门外客或许以为,高祖刘邦败楚霸王得天下,不正是志得意满坐拥天下之时吗?其实一个王朝建立之初,往往是最难的。新建的汉帝国相继经历了燕王臧荼、韩王信、陈豨的叛乱,如今英布造反已平,但北面的匈奴仍然虎视眈眈,国内反叛实力伺机而动,整个大汉王朝的危机是此起彼伏,一刻没停过。这样的境地之下,刘邦怎么能不心绪翻涌?简简单单的三句《大风歌》,背后蕴藏的,却满是大汉繁盛前夕的艰辛。

诗写清秋(六) 古诗词中的历史云烟

大风歌中守卫大汉的勇士

诗写清秋(六) 古诗词中的历史云烟

之前写家国情怀时,我们说到了一个典例,这这个人就是“老杜”杜甫。绰号“诗圣”,和“诗仙”李白呈双峰对峙之势的又一位诗坛巨咖。今日说到历史,还是免不了要把老杜拉出来作一番文章,谁让他的诗向来有“诗史”之称呢?

杜甫之诗堪为史,千百年来都是不争的事实。早在老杜还在世时,晚唐《本事诗·高逸》中就这么写了:“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后来宋人宋祁也在《新唐书》的《杜甫传》里明明白白地说:“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哀,世号‘诗史’。”

诗写清秋(六) 古诗词中的历史云烟

以诗写史的杜甫

举个典型的例子,杜老的“三吏三别”,正是唐代“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这六首诗书友们应该都不陌生(至少名字铁定是不陌生的),“三吏'指的是《新安史》《石壕吏》《潼关吏》;而“三别'则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时间重回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叛军从范阳长驱南下,攻陷洛阳,次年称大燕皇帝,不久又攻陷长安。结果唐至德二年(757年),本该局势大好的安禄山却死在了自己儿子安庆绪的手中。唐军乘乱回击叛军,收复了两都。至德三年(758年),九节度使围攻邺城,形式看似一片大好,肃宗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但九军无统帅,各自为政,又生生把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结果就是后来邺城之战中,唐军败得一塌糊涂。

我们看看同时期的杜甫在干啥——至德三年(758年)年底的时候,四十多岁的老杜刚离开华州,去往到洛阳、偃师探亲。此时正赶上安史叛军进逼洛阳,杜甫眼中所见,无不是备战的紧张气氛和百姓的困苦不堪。杜甫本就是个悲天悯人的儒人,寻常时候看见那么一两位可怜人,尚且百感交集,更何况是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不朽的诗史,就此华丽诞生——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杜甫《新安吏》节选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杜甫《石壕吏》节选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杜甫《潼关吏》节选

莬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杜甫《新婚别》节选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杜甫《无家别》节选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节选

国家危难之际,所有小事无不成为了“大情”,平凡的百姓为了国家的安定,付出了家破人亡的代价。每一帧动人的画面,最终都在杜甫如有神助的笔下,成为青史的风烟。

当然,除了“三吏三别”,老杜还有太多这样反映历史波澜壮阔的诗,譬如《春望》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悲陈陶》、《悲青坂》了,《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了……如果把这些连在一起,怕是可以成为一部唐代重大历史事件的通览。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赘述了。

诗写清秋(六) 古诗词中的历史云烟

杜甫笔下的民间疾苦

诗写清秋(六) 古诗词中的历史云烟

有唐一代,出现一个老杜,足以为当时的一面“历史镜子”,自然是文学之幸、家国之幸。当然,青史漫漫,老杜只站在其中一个节点,看到前看不到后,自然不能尽述。所以当然不能全部指望一个老杜。举个稍许冷门的例子,历史发展至明清易代之际,两个封建王朝经过一番残酷的斗争,最终朱明王朝灭亡,清起而代之。但是,一些长期受程朱理学熏陶的明代遗民不甘异族压迫统治,仍在坚持抗清斗争。之前我们梳理中华书脉时讲到的傅山傅青主,就是这么一位坚定的反清义士。同样的,少年英雄夏完淳也是其中非常突出代表。他那首流传很广的就义诗《别云间》是这样写的: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顺治二年(1645年),夏完淳仅仅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最终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两年后,仍旧在图反清大业的夏完淳也终为清廷逮捕,被解送南京赴死。经典的《别云间》正是作于这一时刻。透过此诗,我们看到少年赴死决心的同时,亦看到山河易主、生灵涂炭的疮痍。这是历史车轮向前的轨迹,纵然残酷而无法避免。

诗写清秋(六) 古诗词中的历史云烟

夏完淳父子

这样悲壮的画面,想必老杜看了会十分伤感。好在他也看不见。其实经典的历史画面,从来也未必是当事人的亲历亲述。东汉末年,三分天下,赤壁之战,好不壮烈。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与曹操大军对决,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的胜利,不仅让东吴都督周瑜一举成名,也使得中国的军事政治中心不再仅限于黄河流域。此一战作为我国古代军事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历经千古,仍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留下不知多少脍炙人口的诗词佳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辛弃疾《霜天晓角·赤壁》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李白《赤壁歌送别》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川云。”

——王安石《赤壁山》

诗写清秋(六) 古诗词中的历史云烟

赤壁之战

昭君出塞,历经千年风沙,本该止于岁月,掩于青史。却因一位绝代佳人自带的几分传奇色彩,也成为了诗词人心中抹之不去的朱砂: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李白《王昭君二首》其一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王昭君二首》其二

“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妆镜菱花暗,愁眉柳叶嚬。惟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骆宾王《相和歌辞·王昭君》

“自矜妖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缋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清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可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刘长卿《相和歌辞·王昭君》

诗写清秋(六) 古诗词中的历史云烟

昭君出塞

……

古诗词中的历史名场面其实还有很多,从荆轲刺秦前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西晋南下灭吴的“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到大唐盛世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再到宋室山河破碎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时光的流转,历史的变迁,不仅在史册里,亦在诗词的每一个字眼里。

总的而言,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是博大精深的。多读古诗词,我们能够对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更加明了,反过来,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也是我们学习古诗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如此相互共通,才是文学修养提升之道。同理,文学和艺术又是这般。欲学好书法,最好也要积累一定的文学修养。如此,字也变得有灵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