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饲喂蜂群有疑问,看看里面有没有你想要的答案

 蜂博士 2022-07-06 发布于浙江

饲料是维持蜜蜂生命活动和群势发展所必需的。在养蜂人看来,饲喂行为也是蜂群管理中一项很重要的手段;但对于一般人,或许就难以理解饲喂的意义,可能将这种饲喂行为当成是掺假的手段。

其实,事实并非是为了掺假,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蜂群,为夺得流蜜期的高产打下基础。接着就通过以下3个问题来解释清楚大家对饲喂的误解。

为什么要进行饲喂

开头已经提到过饲料对蜂群是非常重要的,在正常的饲养过程中,是很少需要饲喂的。但由于一年四季的蜜粉源并非是时时有的,且还要被我们收取一部分,这就容易导致蜂巢内出现饲料不足的情况,影响到蜂群的生存和发展。

在此之外,在蜂群需要施加某些特殊的管理措施时,如促进蜂王产卵、工蜂育虫、蜜蜂授粉、王浆生产以及提高诱王和蜂群合并的成功率等,对蜂群进行饲喂都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因此,饲喂的主要目的是使蜂群发展的更好,是帮助和辅助蜂群发展的一种手段。

为什么要在晚上进行饲喂

或许有人认为在晚上饲喂是为了不想让人看见,其实并不是,在晚上饲喂也是根据蜜蜂的习性来调整的。蜜蜂的采集活动都是在白天进行的,天黑的时候就停止采集,待在巢内。

如果在白天饲喂,特别是在蜜源枯竭的时候,很容易引发盗蜂。蜜蜂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在外界没有蜜源的情况下,无事可干的工蜂就会四处寻找可以采集的蜜糖,只要发现蜜糖味,就会千方百计盗取。
一旦群蜂发生偷盗,会引发其他蜂群也参与到偷盗中,严重的会使整个蜂场的蜂群都发生偷盗。伤亡惨重,蜂群迅速衰竭,甚至灭亡。而在夜间饲喂可以很好地阻断蜜蜂的视觉,因此也更安全。

如何进行科学地饲喂

1、做到适时适量

饲喂并不是一种经常性的操作,只有当蜂群缺乏饲料,或是需要促进蜂王产卵、提高蜜蜂的积极性,又或是需要配合某些管理操作时才会进行饲喂的,像在流蜜期,养蜂人是不会进行饲喂的,因为外界有充足的花蜜等着蜜蜂去采集,而且如果饲喂的话会影响蜂蜜的品质,有失养蜂人的名声。
其次,饲喂时要注意饲喂的量,必须得控制在蜂群能当晚吃完为宜,若是饲喂过多,蜂群未能吃完,第二天早上就很可能引起盗蜂。
2、坚持清底
在蜜源缺乏,蜂巢内无饲料的情况下,养蜂人会喂足蜜蜂,使蜂群安全过渡到下一个蜜源期。不过这时可能发生蜂巢内的糖浆还未被蜜蜂食用完的情况。因此,但凡在流蜜前饲喂过糖浆而未被蜂群食用完的,养蜂人都要将其全部取出,留作下一次饲喂的食料,保证生产销售的蜂蜜是不含白糖成分的。
总之,饲喂是养蜂人用于协助管理蜂群的一种手段,并非是作为掺假的工具。若是还要什么不解的疑问,欢迎在对话框留言,会在看到的第一时间进行回复。







编者有话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