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五史名句欣赏【17】

 秋琰 2020-10-03

1、 为社稷之计者,莫不先于守本。

【注释】《魏书·韩麒麟列传》。

【解析】为社稷考虑的人,没有不以农业为本的。以农为本的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重要思想。农业是立国之本,只有解决了人民的衣食问题才能解决其他问题。只有农业搞好了,国家才能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以预防灾荒和战争,国家才能安定富强。

2、 建国重道,莫先于学,尊主庇民,莫先于礼。

【注释】《隋书·列传第十二》。

【解析】柳机族兄柳昂见天下无事,可以劝学行礼,于是上表日:建立国家、尊重道德,没有不先劝学的;尊重主公、保护民众,没有不先行礼义的。国家稳定下来后,应鼓励人民增长见识,学习礼法,用风化来约束人民,才能达到长治久安。

3、 昔之君子,同名爵于香饵,故倾危不及;思忧患而豫防,则针石无用。

【注释】《宋书·列传第三》。

【解析】往昔的君子们认为名誉和爵位同香喷喷的诱饵一般,会引诱他们步入危险之境,因此他们躲避它,使得倾危不能及身;经常思及忧患并加以预防,这样针石对他们也无用武之地。这也是傅亮在其《演慎》中提到的,以此来说明君子由于能远离诱惑,常思忧患,故能获得自身的安全,赢得人们的尊敬。

4、 上义而下利。

【注释】《汉书·成帝纪》。

【解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舍生取义,小人见利忘义。儒家思想是主张以义为上,以利为下的。汉成帝十分羡慕古代的“礼治”社会,希望自己统治的国家也能尚礼成风,明尊卑之序,去奢侈僭越。而事实上这种儒家的政治理想与道德标准,在封建私有制社会中很难实现,只是一种空想而已。但这种弃利就义、上义下利的精神特质,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 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则士豫附;士豫附,天下虽有变,则权不分。

【注释】《汉书·陆贾传》。

【解析】天下太平时,要依靠丞相的治理才能;天下危亡时,要依靠将军的孔武有力。将相和睦,群僚就有了主心骨,能够归附,这样上下团结一致,戮力同心,即使天下有变,政权也不会被篡夺。陈平苦于吕后专权,诸吕称王,为了保全刘姓江山,他就向陆贾问计,陆贾就说了上面的话,群臣团结就不会使大权旁落。陈平依计而行,形成以自己与周勃为中心的战斗堡垒,终于在吕后死后,消灭了诸吕,保卫了刘氏江山。

6、 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

【注释】《史记·孝文本纪》。刑者不可复属:受刑的人砍下的肢体不能再接上去。属:连接。

【解析】这是西汉太仓令淳于意的女儿缇萦在淳于意被判罪后给汉文帝上书时说的话。她提出人死了就不能再复活,受刑后肢体也没法再连接起来,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路可走。因此她愿意被没人官府当奴婢,抵赎父亲该受的刑罚。这两句极深刻的话,提醒一切执法者:用刑一定要慎重!文帝为此深受感动,决定废除肉刑。

7、 不下殿堂之上,而决胜千里之外。

【注释】《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解析】诸葛亮围攻祁山,明帝欲西征,钟繇的儿子钟毓上书明帝:国君您应该不下殿堂指挥作战,而能决胜于千里之外。亲征,费力耗资,没有好处。最后明帝采纳了钟毓的意见并提拔了他。其实,真正的指挥家不必凡事躬亲,应足不出户而胸有成竹。譬如诸葛亮就做到了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

8、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注释】《史记·刺客列传》。说:通“悦”。容:修饰容貌。

【解析】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揭示出人类一种普遍的报恩心理。但“刺客”的报恩,却加入了过多的悲壮色彩。豫让初事范中行氏,不得重用,后做知伯家臣,知伯对他很尊崇。知伯被赵襄子所灭,豫让逃到山中,发誓说:“壮士应当为了解自己的人献出生命,女子应当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打扮,我定要为知伯报仇而死。”于是豫让改名换姓扮作被判服役的人,挟匕首刺襄子,不成功。又漆身毁声,在桥下伺机行刺,后被襄子抓获,他愿就死,但请求得襄子的衣服刺击,以报知伯知遇之恩,虽死无恨。襄子满足了他的要求,豫让呼天击衣后伏剑而死。

9、 衣以盖形,为覆其亵。

【注释】《周书·列传第三十八》。亵:轻慢而不庄重。

【解析】大臣张元六岁的时候,夏天很热,他的祖父让他在井边洗澡,他坚决不肯听从。祖父以为他贪玩,用拐杖打他的头说:“你为什么不肯洗澡?”张元回答说:“衣服用来遮盖人的形体,为了掩饰它的不庄重。我不能轻慢地把自己的身体暴露在白日之下。”祖父惊异张元小小年纪竞能说出这样的话,就没有强迫他。张元此言说明他从小就为人庄重典雅。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一】

10、 自立然诺。

【注释】《汉书·张耳陈馀传》。

【解析】古人讲信用,重然诺,言必行,行必果,能兑现自己答应的事。贯高与赵王都被以谋反罪酷刑拷问。贯高一口咬定自己谋反,与赵王无干。中大夫洩公认为贯高体现了赵国的风尚,崇尚信义,自立然诺。刘邦也为贯高的精神所折服,赞扬他为“壮士”,并赦免了他。贯高为赵王洗清冤屈后,自己感到没有愧对朋友,尽到了责任。他自己却自杀身亡,没有接受刘邦的赦免。贯高的高风亮节,为后人所称道。

11、 下无磐石之托,上有累卵之危。

【注释】《南史·宋本纪》。托:寄托;依靠。

【解析】在下没有坚固的磐石做依靠,在上却有堆垒起来的蛋滚下来的危险,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如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上,真是危险到了极点。汉代王符《潜夫论》中曾说:“居累卵之危而图泰山之安,为朝露之行而思传世之功。”用累卵之危来形容险境,更形象生动地表明了危险的程度。

12、 贤者诚重其死。

【注释】《汉书·季布传》。

【解析】贤能的人都十分珍爱生命,即使是身临绝境也不会轻生。季布身为大将,在遭到捉拿时宁愿削发为奴,也不去以死保重大将风范。因为他自负其才,受辱含羞,欲有所作为。他要存活下来,等待时机重新发挥才智,施展抱负。季布忍辱负重,十分谨慎地选择了屈辱的生存,是对自己的理想和未竞的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这和那些动辄寻死上吊的妇人不可同日而语。

13、 众怒不可犯。

【注释】《史记·楚世家》。

【解析】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楚灵王是位暴君,他的仇人蔡国的观起联合灵王国内的敌对者公子比、弃疾等人,共同对他发起进攻,趁他驻扎在乾谿而进入国都掏他的老窝,杀死太子禄。楚灵王手下的大臣给他出主意说:“请在郊外等待,以听从国人的决定。”他说:“我杀别人的儿子太多了,能不到这步田地吗?”他估计到“众怒不可犯”,没敢采纳手下大臣的建议。这和后文所说“众怒为水火,不可救也”是一个意思。

14、 善治者,务俭约,重民力也;恶政者,从心恣欲,触情而发也。

【注释】《三国志·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解析】杨阜上疏曹操说:贤君一定勤俭节约,爱惜民力,而昏君恣意妄为,毫无顾忌。作为国君,凡事要三思而后行,除了群臣的进谏和监督,最重要的是自身做事要有一定的准则,不可随心所欲,放松自己。这在唐玄宗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执政前期,励精图治,国家繁荣昌盛;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纵情享乐,不理朝政,重用外戚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

15、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

【注释】《史记·吴王濞列传》。

【解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因果报应之说充满了天命论的观点。

当吴王的军队被击败逃散时,汉孝文帝颁布制诏给将军们,说:“行善之人,上天以福报答他,作恶之人,上天用灾祸报偿他。”

16、 琴瑟不调,必改而更张;法度不平,亦须荡而更制。

【注释】《魏书·崔玄伯列传》。琴瑟:琴和瑟两种乐器一起合奏,声音和谐。调:和谐。荡:涤除,洗掉。

【解析】任何法律制度都只是在一定的时期内起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前的法律会逐渐显露出各种弊端,这时就需要对原有的法律进行修改或者干脆废之重建。

17、 为国在于多士,宁下寄于得人。

【注释】《梁书·武帝下》。

【解析】治理国家在于多用士人,安定社会在于能够得到贤人的扶助。这是武帝在其诏书中的言辞,并声称自己要任人唯贤,希望各级官吏都能尽心尽职,共同整治社会。他的这种重视人才的观点,有益于国家的治理,社会的进步。

18、 刑之所以止刑,杀之所以止杀。

【注释】《晋书·列传第四十五·范汪》。制定刑法是为了防止滥用刑罚,实行死刑是为了制止杀戮。

【解析】有吏盗官幔将要被处死刑,他儿子愿用自己被没为官奴来免父亲一死。有人认为这样做正显示皇恩浩荡,范坚却从维护刑典权威的角度反对此事。皇帝的举止关系国运兴衰,因为小不忍而改动刑典,更需谨慎。同意此事而不作为制度,后有相同的事,若儿子不愿为奴替父受罚则又有违人伦,会引起人们不满。施一恩而招众怨不可行。

19、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注释】《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解析】汉朝天下初定,陆贾时常向高祖进言称颂《诗》《书》。高祖骂道:“老子是骑在马上得天下的,哪里用得着《诗》《书》呢?”陆贾说:“骑在马上得天下,难道也可以骑在马上治天下吗?”夺天下和治天下,无论目标和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陆贾以商汤、周武用武力夺天下,却文武并用治天下,使国家长治久安,吴王夫差、智伯穷兵黩武,国家败亡,秦严刑苛法失天下为例,来开导高祖。

20、 兰植中涂,必无经时之翠,桂生幽壑,终保弥年之丹。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兰花种植在道路中间,肯定不能长时间地保持翠绿;桂树生于幽谷之中,才能终年保持丹红。

【解析】兰桂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好事物,屈原作品中经常以之为喻。兰桂带给人们的是纯洁高雅的审美感受,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它应该和人有一定审美距离。生于幽谷,则人们得以观赏;长在路中,则难免受到摧折。陆机、陆云本是芝兰之人,早年兰桂齐芳、流誉海内,终因过多干预政治而身亡,未能在文学上有更多成就。

21、 礼教无违,生死无辱,此故当为安也。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十九》。

【解析】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生活其间的士人们成天提心吊胆,稍不留意,就会引来杀身之祸。那时,他们最简单的愿望就是平安人土,活着的时候,不违背礼教,生与死都不受侮辱。这句话同时也反映了许慧诏节葬的思想,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22、 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六》。

【解析】杜弼与邢邵共同讨论名理的问题。杜弼持神不灭论的观点,而邢邵却认为,精神对于人的关系,如同烛光与蜡烛的关系,蜡烛燃尽了光也就没了,人死了精神也就灭了。这句话邢邵以蜡烛为喻,分析了他所持的神灭论观点。

23、 兰薰而摧,玉贞则折。物忌坚芳,人讳明洁。

【注释】《宋书·颜延之传》。

【解析】这是颜延之途经泪潭时,慨叹屈原之死而作的祭文中的话。他以兰、玉作比,说明美好的事物总受到无情的摧残,光明正大的人总受到人们的排挤和迫害。他以当年的屈原为楚国强盛四处奔波,而遭到旧贵族诬陷打击,后被楚王疏远放逐的遭遇来隐喻自身,他在赞颂屈原高尚情操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感情,发出无奈的慨叹。

24、 古之选贤,傅纳以言,明试以功,故官无废事,下无逸民,教化流行,风雨和时,自谷用成,众庶乐业,咸以康宁。

【注释】《汉书·成帝纪》。

【解析】古代君王选拔贤能之士,先要听他的政见主张,然后再看他推行这些主张所取得的成绩。故官无废事,民无失所,德教流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乐业,天下太平。汉成帝年间,连年水旱瘟疫,百姓困顿,帝王之道日衰。

他在感慨之余不禁反省自己的得失。他认为政绩不佳的原因是自己和臣下不能够任贤使能。因而在诏书中提出古人的选贤举措,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以图大业。

25、 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

【注释】《三国志·桓二陈徐卫卢传经二十二》。

【解析】官渡之战中,刘表支持袁绍,桓阶对刘表的太守张羡说:做事不本着义,没有不失败的。意即刘表支持袁绍的不义行为,一定会失败。义,是做事的出发点。如果违背它必遭灭亡。如秦始皇为修建阿房宫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背仁弃义,最终自取灭亡。

26、 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注释】《晋书‘列传第四十一·王鉴》。黩(du):轻慢、亵读。滥用武力的军队容易暴动,受过箭伤的鸟儿听到弓箭声会害怕。

【解析】铁丝被折过之处总是更易弯折,此处的承受力已经减弱了。受损之处总是薄弱,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晋朝王室经五胡之乱,避祸江南,人心不定有如惊弓之鸟,王鉴此语在于提醒朝廷安抚百姓。

27、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注释】《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解析】“得到百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声允诺”。这是当时楚地的谚语,是对季布“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侠义品格的衷心赞叹。成语“一诺千金”源出于此。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

28、 人生自应卑慎为道,行己用心,务思谨惜。

【注释】《南史·列传第十三》。

【解析】为人应谨慎行事,凡事要仔细考虑。吕端虽在小事上马马虎虎,但大事却谨严慎重,以至留下“吕端大事不糊涂”的美誉。人生一世,命运坎坷多折,若能时刻提醒自己谦恭多思,就增加了几分安全感。南朝的生存环境是很险恶的,政治斗争风起云涌,生活其间的士人们整日提心吊胆,政权的频繁更替也让他们无所适从,所以他们以此作为警诫。

29、 举善从谏,在上之明规;进贤竭言,为臣之令范。

【注释】《陈书·宣帝》。

【解析】任用善士,接受进谏,这是为君的规范;举荐贤人,忠心进言,这是为臣的本职。这是孝宣帝在其诏书中提出的,意在吸引贤人,广纳才子,以促进国家的建设,增强国力,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

30、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注释】《史记·李斯列传》。诟(g。u):耻辱。【解析】“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地位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生活贫困”,这是李斯辞别老师荀况时说的一席话,也是李新的处世观、人生哲学。李斯年轻时,身为小吏,看到厕所的老鼠吃粪便,近人犬,经常担惊受怕;而粮仓的老鼠,吃粮粟,又没有人和犬的惊扰,于是发出感叹,决意要改变自己的地位。他一生的追求就是实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梦想,一生的努力都是为了荣华富贵的生活。正因为这样,后来他才被赵高牵着鼻子走,参与了废扶苏立胡亥的阴谋,结果断送了秦的天下,也断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31、 若社稷颠覆,当背城死战,安能区区偷生苟活。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三》。

【解析】元象中年,齐高祖亲率三军与西寇战于邙,大败,死伤不计其数。

当时人情骚动不安,季式的亲信劝他带着二百骑精兵奔梁,既能避祸,又能得到富贵。季式说:“我受国家厚恩,与高王共定天下,国家倾亡,逃走不义。如果国家真的倾覆,就应当背城死战,怎么能偷偷活着呢?”这句话表现了季式非凡慷慨的气概和为国捐躯的勇气。

32、 民劳既久,未获宁息,不可频动,以增劳悴。

【注释】《魏书·李顺列传》。悴:劳苦。

【解析】百姓辛劳已久,未曾获得休息,不可以频繁役使百姓,徒增他们的痛苦。劳役在古代一直是人民的一项重要负担,百姓不但要交纳各种赋税,还要服兵役、劳役。沉重的劳役往往是一个朝代灭亡的重要原因。因而与民休息不给人民增添额外的负担,是一个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33、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时:时机,机会。

【解析】蒯通劝韩信反叛汉王,反复强调莫错失良机。以韩信当时的情形,蒯通认为只要抓住时机,就会大功告成。他感叹说:“功业难成而易失败,时机难遇而易失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4、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注释】《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解析】人应当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孔子向老子问礼,老子教导孔子说:“好的商人把货物同积起来,不让人知觉;品德高尚的君子,容貌谦恭就像愚鲁的人似的。你应当去掉身上的骄气与多欲,去掉做作的姿态和狂妄的志向,这些对你都无益。”

35、 逐兔满市,一人得之,众心皆定。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二十二》。

【解析】杜弼秘密启奏齐显祖说:“关西是国家的劲敌,如果接受了魏的禅让,恐怕他们称义兵挟持着天子向东。你怎么办?”齐显祖召徐之才商量这件事。徐之才说:“如今和大王您争天下的人都想要称帝。这就像满市追兔子,有一人得到了,众人的心也就安定了。现在如果先接受魏的禅位,关西也就安心了。”此言以追兔喻称帝之事,明白易晓。

36、 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

【注释】《晋书·列传第十九·阮籍》。阮籍既然已经是游方之外的人,那他可以不崇尚礼典。而我却是世俗中人,不能不受一定法则规范的约束。

【解析】阮籍被时人看作不守礼法的人,但他“发言玄远”,不品评别人,还是受到人们的尊敬。母亲去世,阮籍悲痛欲绝,口吐鲜血。裴楷前往吊唁,阮籍醉眼直视,并不理会。有人认为阮籍礼数不周,而裴楷却深知阮籍为人,对此不以为意,时人感叹他们这种关系很难得。

37、 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

【注释】《后汉书·和帝纪》。

【解析】汉和帝时,南海每年派人进贡龙眼、荔枝等名贵水果。为了水果的新鲜,送果人须乘驿马昼夜传送,许多人在路上或暴病而亡,或遭猛兽荼毒。当时临武县县长唐羌看到这种劳民扰民的情况,就上书和帝,劝止这种行为。唐羌就用“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的话来说服和帝亡羊补牢,防止一错再错。

38、 贵高有危殆之惧,卑贱有沟壑之忧。

【注释】《宋书·王景文传》。【解析】这里说明,无论地位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他们都有身死名亡的危险。区别只在于他们面对危险的不同而已。因其高贵,所以常常忧虑自身,念及自己的高官厚禄;而低贱的人易于忘却f{身,追求更加宝贵的东西。另外,冈他们高低贵贱不同,自然人们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这犹如“千仞之木,既摧于斧斤;一寸之草,亦瘁于践踏”。

39、 知世事之要,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

【注释】《魏书·高祖纪》。要:要领、关键。戒:告诫,警告。

【解析】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齐王纳谏,则门庭若市。夏桀残暴,则道路以目。所以了解世事的关键在于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说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告之者所指出的不足和观点,也是值得注意和戒备的。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二】

40、 世之质文,随教而变。

【注释】《三国志·明帝纪第三》。质:朴实。文:有文采。

【解析】这是明帝曹睿继位后,看到国家兵荒马乱、经学废弛而下的诏书。

他说:天下的文风或朴实或华美是随着教化的变化而变化的,言外之意是治理国家必须要控制人民的思想,用礼教、风俗来约束人们,所以儒教成为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工具。

41、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注释】《史记·商君列传》。貌言华也:貌言,虚言浮辞。华同“花”。至言:正言,真心话。苦言:刺耳的话。甘言:甜言蜜语。

【解析】此语形象地说出了忠谏、批评之词与巧言粉饰之语截然不同的作用。策士赵良的直言,商鞅极为欢喜,因为他深知:花言巧语好比花朵,直言不讳好比果实,刺耳良言好比药石,甜言蜜语好比疾病。所以孰好孰坏他自是心知肚明。

42、 举大事必有所资。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三》。

【解析】侯景假传圣旨免去会理的官职,会理与柳敬礼谋划攻打他。敬礼认为,发动攻势一定要有装备和军队,战争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士兵和装备。

高素质的士兵和精良的武器装备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敬礼提出的这一军事原则有重要意义。

43、 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

【注释】《史记·楚元王世家》。

【解析】司马迁的这条评论源于《礼记·中庸》篇中的“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国家出现朱雀叫祯,出现凤凰叫祥,出现草木之怪叫妖,出现禽兽虫蝗之怪叫孽。妖孽是凶险的征兆。按这一观点,国家的兴亡由一些天象来预兆。这显然宣扬的是天人感应观。而司马迁却给它作了接近唯物主义的解释,即国家兴亡的征兆,表现为贤才得到任用或被埋没,强调了人事(而不是天意、天象)的决定作用。这在天人感应观念弥漫的汉代,显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观。

44、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注释】《魏书·列传第八十九·吐谷浑》。

【解析】俗话说“孤掌难鸣”,“孤燕难成行”,个人离开集体,无论力量多么强大,也是势单力薄无济于事。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成城”,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才能成就功业。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集体的凝聚力是无比强大的,融人集体中,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

45、 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鬼神,畏之如雷霆。

【注释】《梁书·贺琛传》。

【解析】像父母一样地爱戴他,像日月一样地敬仰他,像对待鬼神一样敬重他,像看待雷霆一样畏惧他。这也是贺琛在其奏表中列举的一种不良现象。他认为当时的州郡之官没有“恤民之志”,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恶化,人们争侈竟靡。因此他主张应“严为禁制,道之以节俭,贬黜雕饰,纠奏浮华,使众兼知,变其耳目,改其好恶”。

46、 治人之本,实委牧守之官。得其才则政平物理,失其人则讼兴怨结。

【注释】《魏书·昭成子孙列传》。委:托付,委托。

【解析】基层官吏是直接与百姓接触的统治者,因此选拔优秀的基层官吏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官吏选拔得当,那么就会政治平和,事物条理分明,反之就会讼诉不断,怨声载道。

47、 兵法客贵速战,主贵持重。

【注释】《南史·列传第五十七》。

【解析】隋兵渡过长江,攻打陈朝,李后主召诸将商议国事。任忠指出:兵法主张双方作战,客方要打速决战,而主方要稳定持重。他认为陈朝粮食富足,军队兵众,只要固守台城,沿淮河设置防御工事即可。任忠精通兵法,此言很有道理,但后主却不听从他的建议。

48、 苟不夺人时,则一时皆享王赐。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

【解析】衡阳王义季到野外打猎,遇到一个带苫的野老在耕种,就命令左右的人呵斥他。老人指责义季以驰骋为乐,不顾民生。劝告他只要不夺农时,就是对天下人进行赏赐。古代徭役制度常常影响农业生产,违背农时,百姓错过了耕种时间,便衣食无着落。因而,人民从心底渴望君王能体恤民情,不要过分剥削压迫。而让农民依农时耕种,便是对他们最大的赏赐。

49、 荣进之心日颓,任逸之情转笃。

【注释】《晋书·列传第十九·嵇康》。进取求荣的心思日渐消退,放任自适的追求越来越坚定。

【解析】山涛将要升迁,推荐嵇康接替自己的位置,嵇康写信谢绝,表示自己不适合为官。他说自己不读经学,喜好老庄,不了解世态人情,又不懂权术机变,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没有足够的慎重,肯定处理不好。嵇康是魏氏宗亲,不愿与司马氏合作,这种态度最终给他带来杀身之祸。孙登早就说他“难免当世”,他自己应该也很清楚。

50、 落水三公,堕车仆射。

【注释】《南齐书·谢超宗传》。

【解析】这是南朝齐谢超宗嘲笑褚渊、王俭等的话。谢超宗因觉得朝廷对待自己不公,心怀怨气,诮言常出。一次司徒褚渊送湘州刺史王僧虔,因阁道毁坏,不慎落入水中;而仆射王俭也曾因牛惊摔下车。于是超宗犹如顽童一般,抚掌而戏说:“落水三公,堕车仆射。”后来,这一诮言传遍了朝野。

51、 王者赏人必酬其功,爵人心甄其德。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注释】《后汉书·爱延传》。

【解析】君主赏赐臣下必须论功行赏,封爵必须以德为鉴。与德行完满的人相处,可以天天受益,日有所进;与邪恶的人相处,则会心生恶念。爱延以此来劝谏桓帝为政要奖惩分明,任人须听言观行,分辨忠邪,择善而从,以防奸邪惑主,乱臣危国。体现了他作为股肱之臣的良苦用心。

52、 彼可取而代也。

【注释】《汉书·项籍传》。

【解析】秦始皇东游会稽时,项羽与项梁都观看了皇帝出巡的盛大场面与威严气势。项羽看后说:“彼可取而代也。”意即这家伙是可以取代的。项羽出言爽直,仅仅一句话就表明了他的不凡抱负与伟大气魄。因为他敢于藐视至高无上、万人景仰的秦始皇,而不迷信皇权。惟其如此,才使他有决心也有信心起义反秦,并逐渐壮大。

53、 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之气,人有喜怒哀乐好恶之情。

【注释】《隋书·志第二十九》。晦:天黑,晚上。

【解析】天气有阴晴风雨白黑的变换,人有喜怒哀乐、喜好或厌恶的情感。

意即人的七情六欲像天气一样多变和复杂。但人不能完全受感情的支配,不能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所以对人的感情要辩证、全面地认识。

54、 君不密则失臣,君不密则失身。

【注释】《隋节·列传第十七》。

【解析】贺若弼说:国君不慎密,良莠不分,则失去忠臣;国君不慎密,对自己的行为要求不严格则无法以身作则,为天下榜样。作为国君,一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明察秋毫,身正才能为范。其实,普通人也不能放纵自己,一旦懈怠必然毁誉亡身。如唐玄宗,他后来随心所欲,后果众所周知。

55、 未有安身而不能保国家,进德而不能处富贵,治心而不能治万物者也。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没有能够使自身安定而不能保存国家,加强修养而不能处于富贵,能够调理自己内心而不能治理外在事物的人。

【解析】真正懂得安身的人不是讲养生,而是避免危险;真正富贵的人不是位极人臣,而是知道退隐;真正为政者不是严刑苛政,而是防止混乱。重要的不是身处什么位置,而是心中是否存在着“道”,心中有“道”则能处理一切事情。

56、 古者修文德以来远人,况止郡境而已。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一》。

【解析】萧随郡境内,招怀远近之人,士庶安居乐业,路不拾遗。梁明帝不理解其中原因。徐嗣业指出古代帝王加强文治武功,使远处的人归附,而随郡不过是个小郡,永阳昭王修德行,自然郡内和平安定。这实际是称赞永阳昭王的善行,启发明帝向他学习。

5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注释】《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此语出自《楚辞·卜居》。屈原忠心耿耿却被怀疑,去求问龟卜,詹尹回答说:“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龟策诚不能知此事。”意思是说作为标准的尺寸,有时不能作为标准。用以占卜的龟卜虽是替人决疑的,但有时不能决疑。

【解析】司马迁把这两句俗语,另翻新意。白起攻城拔寨,名震诸侯;王翦助秦始皇并六国统一天下,功绩卓著。两者皆有过人才智、过人功绩,替秦打天下却不能替秦守天下,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保全。为什么?因为他们各有自己的短处。

58、 帝王之治天下,罔弗博求众才,以义厥民。

【注释】《周书-帝纪第三》。义(y1):治理。厥(jue):代词,其。

【解析】周孝闵帝下诏书,颁布了他对人才的管理。他指出:“帝王治理天下,没有不广泛搜求贤才,以统治他的人民。现在二十四军都应举荐贤良、能够治理百姓的人。如果被举荐的人今后不称职,举荐他的官员也要一同治罪。”这体现孝闵帝对人才的重视,和对人才合理有效的管理。

59、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注释】《史记·梁孝王世家》。此言出自《孝经·卿大夫》。不合礼法的话不说,不合正道的事不做。

【解析】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总是不断地宣扬,为臣要循规蹈矩,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管是臣子还是一般的百姓,其行为都要符合统治者所制定的礼。这个礼也是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不过这里讲的是“法”和“道”,不符合国家法规的话不说,不符合为人、为臣之道的事不做,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然而,“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儒家的思想,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更接近法家的思想。强调法对人的言行的约束,这多少要比儒家的“克己复礼”思想多一些进步意义。这句话是针对梁孝王依恃窦太后的宠爱,骄奢无度说的,意在告诫人们应遵守礼法,遵守做人之道。这当然也是古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60、 孝,德之本,何谓不多。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六》。

【解析】子舆五岁的时候读《孝经》,手不释卷。有人问他:“这本书字句不多,为什么还要劳苦自己呢?”子舆说:“孝,是仁德的根本,怎么能说不多?”这表明子舆以儒家传统孝道观念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历久不衰。

61、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注释】《史记·魏公子列传》。

【解析】领兵在外打仗,为了国家的利益,君主的命令有时可以不接受。战争有关国家的兴亡,战争中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国家的利益。将领在战争中拥有特权,对无助于战争胜利、不利于国家利益的命令,可不去执行。

62、 凡救蚀者,皆著赤帻,以助阳也。日将蚀,天子素服避正殿,内外严警,太史登灵台-伺候日变。更伐鼓于门,闻鼓音,侍臣皆赤帻,带剑入侍。三台令史以上,皆各持剑立其户前。卫尉卿驰绕宫,伺察守备,周而复始。日复常,乃皆罢。

【注释】《宋书·礼一》。

【解析】这是古代封建王朝日食的礼仪。这种伐鼓救蚀的办法与上古神话中的敲锣救蚀的方法是一致的。因为当时人们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对日食和月食现象有一种恐惧感,认为这是一种坏的征兆,会对他们产生不良的影响,于是通过敲鼓或打锣以通知上天,免除对他们的惩罚,或者希望通过制造大的声音来惊走吞噬日月的恶兽。尽管他们的方式是那么的幼稚,但也体现出他们对上天的不解和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63、 树文德于庭户,立操学于衡门。

【注释】《宋书·列传第四》。衡门:指横木为门,比喻一种简陋的房屋。

【解析】在庭户内修身养性,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在简陋的屋子内刻苦攻读,提高自己的学识。这是谢晦被押赴京师,在路途上作的《悲人道》中的词句。他一开始慨叹“人道”的艰难,“悲人道兮,悲人道之灾难”。随后想象那种清闲淡雅的生活,既可修身养性、陶情娱性,同时也可增加学识,然而这一切都已随风而去,“何小子之凶放,实招祸而作愆”。那种悔恨之情跃然纸上。

64、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注释】《史记·项羽本纪》。三户:指三户人家,极言其少。楚国即使只剩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必定还是楚国。这是当时在楚地流行的预言秦灭亡的谶语。

【解析】这个谶语表明楚人对秦朝的仇恨,也表明楚人最具复仇意识,最具反抗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大兴土木,筑长城,修陵墓,对国内人民的压迫日盛一日,十分暴虐,这就为它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再加上它以武力吞并六国,六国虽亡而民心不服,尤其是楚地的人。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从秦地刮起,最后还是楚人项羽率楚人消灭了秦军的主力。这一谶语反映的是当时天下的人心向背,也是对在楚地起兵响应陈胜、吴广的项梁、项羽的肯定。

65、 人生富贵,左右咸言尽节,及遭厄难,乃知岁寒也。

【注释】《周书·列传第十四》。

【解析】萧宝夤反叛萧王,失败后,随从都逃散了,只有周惠达等几人还跟着,他对惠达说:“人生富贵的时候,左右的人都说要尽臣节,等到遭到了厄运,才知道天气的寒冷,松柏的可贵。”宝夤此言感叹世态炎凉,如周惠达这样忠心不二的人太少。

66、 兵者诡者,去留不定,见机而作,不得遵常。

【注释】《周书·列传第四》。

【解析】建德五年,北周大举东讨,齐炀王宇文宪率精骑兵两万作为前锋,驻守在雀鼠谷,周高祖亲自包围晋州。齐主听说晋州被围,亲自率兵十万来援救。这时永昌公宇文椿屯兵鸡栖原,受齐炀王宇文宪的调遣。宪秘密对椿说:“军队要隐藏自己的行踪,去留不定,见机行事,不能遵守常规。”此言表明宇文宪善用奇兵,行踪让敌人难以预料。

67、 乐有器有文,有情有官。钟鼓干戚,乐之器也;屈伸舒疾,乐之文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

【注释】《宋书·律历上》。

【解析】音乐既有器具也有文辞,既有情感也有官能。钟鼓干戚,是音乐的器具,屈伸缓疾,则是音乐的文辞;论伦无患则是音乐的情感,欣喜欢爱则是音乐的官能。正因音乐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人们常常用乐器来奏出心声、表达感情,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68、 前哲以善人为宝,不以珠玉为宝。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

【解析】古代圣人先哲,把有才能的人视为至宝,而不把珠玉当做宝贝。这表明了古人重视人才的观念。珠宝玉器虽天下稀有,但得之只能束之高阁,或把玩股掌之间,并不能有助于社稷。而有才能的人却可以帮助国君治理国家,以获得天下的至宝。

69、 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

【注释】《汉书·项籍传》。

【解析】一打了胜仗,将官就骄傲了,士兵也懈怠了,这样的军队必败无疑。

骄兵必败这是极其浅显的道理,但在具体作战过程中,却很少有人能深刻理解它的涵义。项梁与项羽起义后,连连获胜,势如破竹,于是项梁就有了骄傲情绪,开始轻敌了。宋义十分担心,几次劝说项梁不可懈怠,但项梁充耳不闻,终于在大战中被章邯击败,项梁本人也命丧黄泉。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三】

70、 臣所可以报国家,唯余一死,但天下太平,恨无可死之地。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五》。

【解析】冯道根征伐从不谈论功绩多少,梁武帝喜欢他的为人。他到豫州之前,武帝带领朝臣设宴为他送别,并召画工给他画像。道根感激涕零,说:“我现在可以用来报效国家的,只剩下一死了,但天下太平,遗憾的是连死都无用武之地。”这句话表现出冯道根对武帝忠心耿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71、 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注释】《汉书·贾谊传》。

【解析】这是贾谊对礼与刑两种统治手段不同作用的论述。体现了他明显地重礼轻刑的倾向。他认为以礼义治国,就积累了礼义,国家就会成礼仪之邦。

用刑罚来统治百姓,就积累了刑罚,必然残暴成风。崇礼成习,百姓就能和睦亲附,乐业安居。尚刑成风,就会招致民怨沸腾。贾谊总结了秦亡的教训,得出“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的结论。这一结论白有其道理,但贾谊片面地看待礼义与刑罚的作用,不免有失偏颇。

72、 五行之气,偏有所不入;六合之间,亦何事不有。

【注释】《魏书·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六合: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解析】世界博大,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面对任何突发性事件都不要吃惊,要沉着面对。

73、 咎集骄满,福协贞信。

【注释】《后汉书·皇后纪下·赞日》。

【解析】祸患起源于骄傲自满,幸福来自于忠贞信义。范晔在撰写完东汉历代皇后的事迹后,对皇后的福祸荣辱作总结性评论。他认为皇后的权势依附于皇权,皇后的品德容貌影响着皇帝的态度。皇后或以德进或以幸升,各有不同。但“咎集骄满,福协贞信”却是她们须共同引以为鉴的良言,具有普通意义。

74、 凡为治者,动不逆天机,作不破地德。

【注释】《魏书·列传第八十七·张文突》。

【解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背天道而驰者,自取灭亡。正如人类破坏生态平衡,违背自然规律,大自然也会无情地惩罚人类。既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尊重客观规律,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去利用客观规律,而不是人为地、盲目地破坏它。历代统治者都应引以为鉴。

75、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注释】《史记·春申君列传》。乱:祸害。应当决断而不决断,反过来就要遭受祸害。

【解析】办事果断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优柔寡断绝成不了大器。司马迁引用这句话说明春申君晚境悲凉的原因。春申君欲长保权势富贵,信任李园,不听朱英之谏,终于中了李园的奸计而遭杀害。在战国四公子中,他的结局是最悲惨的。

76、 惇任仁人,退远残贼。

【注释】《汉书·成帝纪》。悖(d。n):敦厚,笃厚。

【解析】重视并任用有仁爱之心的人,斥退并远离凶残暴虐的人。此语出自汉成帝河平元年四月的诏书中。成帝刘骜下诏要求群臣戮力辅佐他的江山社稷,并希望群臣能够各修其职,重用仁者,远离小人,以使天下归仁,国泰民安。这既是成帝的理想,也是天下黎元的愿望与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它体现了汉成帝所遵从的儒家治国思想的指导原则。

77、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注释】《南齐书·武十七王传》。

【解析】这是南朝齐巴陵王萧子伦对杀己者所说的话。巴陵王萧子伦为武帝第十三子。永明七年为侍节,都督南豫司二州军事。永明十年,迁任北中郎将,南琅讶、鼓城二郡太守。郁林王即位以后,因为南彭城禄力优厚,于是夺去了子伦的太守之职。延兴元年,明帝派遣舍人茹法亮来杀子伦。子伦正衣冠出来接受诏书,并说出了这番话。意思是一个人不管他过去怎样,但在他临死之时也会一吐真言。

78、 编户之家,困于冻馁;豪富之门,日有兼积。

【注释】《魏书·高宗纪》。编户:指编入户口的平民。馁(nei),饥饿。积:积蓄,积累。

【解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富差距,无论在盛唐还是在北魏都是普遍存在的。北魏兴光二年春,针对官吏富商利用高利贷盘剥百姓的严重状况,魏高宗下诏取缔这一行为,并作出“犯者十疋以上皆死”的决定。

79、 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注释】《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解析】吕后专政时,分封诸吕为王,吕氏家族独揽重权,想要加害少主,篡夺刘氏天下。当时丞相陈平很担忧,感到无力抗争,在家忧思。他和当时的太尉绛侯周勃关系疏远,两人虽都忠于汉室,有挽救局势之心,但形不成统一的意志和力量。陆贾看到这一点,便从中牵线搭桥,去拜见陈平,对他说:“天下安定,重视丞相;天下危急,重视武将,如果将相和睦,士大夫就会来亲附,士大夫亲附,团结在一起,即便发生变乱,大权也不会旁落。为国家社稷考虑,现在就看你们两位怎么掌握了。”陈平听了陆贾的话,拿五百金为绛侯祝寿,绛侯也厚加回报,此后两人互相接纳,成为扼制吕氏势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最终在以两人为首的大臣宗室联合之下,铲除了诸吕,保住了汉室江山。陆贾“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的话,还表现在国家危难动乱关头,掌握军队的将领便成为关键之所在,因此他劝权势和声望都列第一位的陈平,要主动去联络周勃。

80、 凶人之济其身业,非世乱其莫由焉。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十》。

【解析】凶残的人兴起于乱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鲁爽乱世起兵,终自取灭亡。薛安都虽诛杀叛臣鲁爽,自己却又反叛明帝,最后逃亡,才幸免一死。

黄回凶残横暴,连朝廷都畏之如虎狼,于是齐高帝与袁粲合谋赐黄回死罪。凶残的人,在乱世中,逞威害人,结果都得到了应有的厄运。

81、 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注释】《史记·儒林列传》。顾:但,只。力行:实际干。

【解析】汉武帝当政之后想有所作为,儒家学派的大臣王臧、赵绾把自己的老师,传诗的申公介绍给武帝。武帝向他问治道,申公回答说:“施政的人不在于多说话,只看你实际干得怎样。”武帝醉心于文辞夸饰,对此很失望,以致他晚年走上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道路。

82、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注释】《后汉书·宋弘传》。

【解析】在贫贱时结交的朋友是绝不能忘掉的;同甘苦,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是不能休掉的。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之后,想改嫁朝臣宋弘。刘秀得知后就把宋弘找来谈话。刘秀试探性地问宋弘,人尊贵后换朋友,人富有后换妻子是否合乎人情,宋弘便说了“贫贱之知不可忘”之类的话。光武帝一听,觉得没有希望说服宋弘,只好作罢。后来,这句话成为传世格言,以赞扬那种不忘故旧、忠诚不渝的感情。

83、 见裴叔则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裴秀》。望见裴叔则如同走近玉山,光彩照人。

【解析】裴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又博览群书,精通理义,人们称之为“玉人”。魏晋时期,士人好人物品藻,三言两语甚至片言只语便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一个人的性情或容貌。时人多任性自适,风度翩翩,所以“清”字和“玉”字多用于品评人物。

84、 志烈秋霜,精贯白日,足以激清风于万古,厉薄俗于当年。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十九·忠义》。壮怀激烈胜过秋霜的肃杀,气魄宏大有如长虹贯日,足可以使清名万古流传,砥砺当时不淳厚的风俗。

【解析】罗企生、丁穆不忘旧君,为之死难;辛恭靖、吉挹不臣服于胡虏,因此殒命;王谅右臂被斩,以死砥砺名节;张讳不愿毒死皇帝而求生,自己先喝鸩酒。晋室在风雨飘摇中得以偏安江南,全赖这些忠义之士。

85、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注释】《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解析】此句是屈原徘徊江边,自沉前回答一位渔翁的话,悲愤地道出了自己被放逐的原因:“整个世道混浊不堪,唯独我清白;众人都昏醉,唯独我清醒。”其中包含着对楚国国破的伤痛,对昏君、佞臣的愤恨,以及对楚国政治清醒的认识。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派,遭靳尚、令尹子兰及郑袖嫉恨、谗害,终被放逐江南。面对风雨飘摇的楚国,屈原已无力挽救,作《怀沙》自沉江中。

86、 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八·周处》。既然辞别双亲来奉事君王,父母哪里还能够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来指使呢?

【解析】周处曾被乡人看作祸患,一旦醒悟,励志好学,言必说忠信克己。

齐万年谋反,周处不顾家有老母,参加西征,这句话表达了他忠孝难以两全,愿为国死难的决心。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讲克制自己遵从礼法,社会秩序以君王为核心,忠君则成为最高的伦理道德观念。周处听从了陆云“朝闻夕改”的话,真的做到了“朝闻道夕死可也”。

87、 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后必殃。

【注释】《后汉书·马皇后纪》。

【解析】一年结两次果实的树,它的根一定会被损坏。掘墓偷坟的人家也一定会遭殃。章帝要封诸舅为侯,而马太后认为马家兄弟无功受禄已属反常,如再加封他们,就如再实之木,只会给马家带来灾祸。此语出自《文子》与《淮南子》,马太后在这里引用的主要是前一句。

88、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注释】《南史,列传第六十五》。

【解析】陶渊明素有隐居之志,在为彭泽令时,恰逢督邮到县里视察,小吏说应该穿官服接见,陶渊明感叹道:“我不能为了五斗米低头折腰向这些乡里的小人。”第二天,他就解印离职,并且做《归去来兮辞》表达他隐居的志向。陶渊明以其高洁的品质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成为后代士人追慕的对象。

89、 治乱相因,理不常泰,狡焉肆虐,或值圣明。

【注释】《宋书·武帝上》。

【解析】治与乱常常是互相更替的,没有永久的混乱,也不会有永久的太平。祸患产生,肆虐地吞噬着社会的时候,也是孕育一个圣明社会的阶段。这是高祖刘裕讨伐所谓“逆臣”桓玄的檄诏中的话,当时的社会可谓“主上播越,流幸非所,神器沉沦,七庙毁坠”。刘裕出于危难之间,担当重任,铲平祸乱,这样的檄书为他的讨战大造舆论,也就为其寻求到了一种理论支持。

90、 莅之以清心,镇之以无欲,勖之以弗倦,翼之以廉谨,舍日计之小成,期远致于莫岁,则浇薄自淳,心化有渐矣。

【注释】《宋书·列传第十二》。

【解析】这是袁豹献上的建议,他认为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并列举了兴农抑商的各种建议,最后谈到了务田于人有很大乐趣,它可以使人心情宁静,安居乐道,同时也可以减少欲望,修身养性,最终使人在期待中享受大自然的恩宠,获得身心的健康。

91、 文武兼才,神器秀拔,入可允厘百工,出能折冲万里。

【注释】《晋书·载记第十二·苻生》。文武兼备,神情气度高出众人,在朝确实能治理百官,出征能克敌制胜于万里之外。

【解析】苻生命阎负、梁殊去劝降凉州,凉州牧张瑾臣服晋室,不愿与苻生结交。负、殊这句话赞颂秦有众多贤才,四方都会陆续臣服,意在威慑张瑾。秦国当时确是人才济济,可惜苻生专横残暴,滥杀无辜,苻坚掌权以后,终于成就一方霸业。

92、 白珪之玷,犹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注释】《史记·晋世家》。珪(gui):玉石。玷:(dian)玉上的斑点。

【解析】白玉有了污点,还可以磨去,开口说话有了错误,却难以改变。这告诫人们说话要慎重。

93、 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识龙颜。

【注释】《南齐书·褚渊传》。

【解析】这是南朝齐褚渊回答高帝之语。褚渊在宋亡后又仕于齐,做过司徒、侍中、中书监。褚渊在当时很受高帝的宠爱,当朝的机密要事都要向他询问,与他商量。他所提的意见也多被采纳。一次高帝宴请群臣,酒后对群臣说:“卿等皆宋时公卿,亦当不言我应得天子。”王俭等未及回答,褚渊便严肃地答道:“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识龙颜。”这也就是“早识龙颜”这一典故的出处。

94、 时险则峻法以取平,时泰则宽网以将化。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二·华谭》。局势险恶时应该严格法令以维护公正,局势平稳时应该放宽尺度以提倡教化。

【解析】法令的设置应该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三皇五帝的政策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实行禅让以弘扬政令,有的依靠干戈征讨来治理天下,但他们有着根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倡导礼乐来使百姓和乐,广施教化而使风俗淳朴。

法令是可以有所不同的,但制订法令的精神必须是古今一致的。

95、 弘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注释】《梁书·文学上》。

【解析】这里钟嵘提出了诗歌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赋”“比”“兴”的并重和“酌而用之”,同时夹杂以“风力”和“丹采”。他认为,只有赋、比、兴三者互相配合运用,才能达到诗歌要有的“滋味”,若专用比、兴,就会让人产生深奥的感觉,晦涩难懂,最终影响言词的运用;若单用赋体,就会使文章显得空浮,这样,整篇文章就会显得零散而缺乏整体感。

96、 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

【注释】《后汉书·丁鸿传》。

【解析】冲破山崖的大水,由涓涓细流汇成;遮天蔽日的大树,由葱青小树长成。禁微容易,救末却难,人们常常忽略了事物细微的积累,以致祸患突发而束手无策。和帝年间,经学大师丁鸿向和帝指出窦太后临朝与窦家擅权,有可能危及刘姓江山,是朝野之大患,应当给予铲除。丁鸿以破岩之水与蔽日之木为喻,说明祸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要想防患于未然,就得防微杜渐,以免起微累高,一发而不可收拾。丁鸿的建议,最终被和帝采纳,公元92年,和帝诛灭了窦氏势力。

97、 巧伪之人,竟湿谷以要利,制薄绢以充资。

【注释】《南史·列传第十七》。【解析】孔琳之引用钟繇此语抨击当时社会伪诈的现象。巧诈的商人,把谷物浸湿以获暴利,又制造很薄的绢赚取钱财。由此可知,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古已有之。在魏朝,即用严刑制止这种行为,却不能完全禁止。这对后世有很深的警示作用。

98、 至道深微,惟人是弘。

【注释】《南史·齐本纪》。弘:光大。

【解析】最高的道深奥微妙,只有人才能把它发扬光大。这表现了古人重视人事的观念。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进入阶级社会,统治者一直用天道来压迫人民,防止他们反抗。而此处却把人放到了重要位置,认为人才是至道的弘扬者,说明古人的观念在不断进步。

99、 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注释】《史记·秦本纪》。

【解析】邻国有圣人,便是敌国的忧患。这句话里包含了重视人才的思想。

秦穆公听了由余的一席话,认识到他的贤能,觉得让他待在邻国对自己是个威胁,便想方设法把由余从戎王那里夺过来。结果秦用由余的计策讨伐戎王,得到十二城,拓地千里,称霸西戎,奠定了秦统一中国的基础。这是古代重视人才,引进人才以强国的显例。

100、 天生地养,各有所亲。兽必依地,鸟亦凭云。

【注释】《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

【解析】走兽离不开大地,鸟儿离不开蓝天,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无论什么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定范围,不应该凭着主观的好恶而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行事,那样只会造成无谓的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