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成大医吗?一定要懂得这一点!

 跟我学中医 2020-10-03

治病必求于本,而这个本就是病因。西医之所以问题重重,就是因为它的病因学出了问题,它把疾病的原因单调地归于局部的细胞病变,可事实上,细胞是依赖组织液活着的,它的力量与所依赖生存的环境的力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它之所以病变,根本不是细胞的原因,而是细胞生存的环境出了问题,不知道改变细胞生存的环境,治病的结果都是治标不治本,副作用很大。

令人遗憾的是,中医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病因学,它过去基本上走的是一条方证对应的道路,即什么样的症状,用什么样的经方。可问题是,真正有明显症状的疾病只占所有疾病的20%左右,而其它80%的疾病症状并不明显,这时,很多经方都是似是而非,让你无所适从。目前很多中医都陷入到这个陷阱当中,难以自拨。

那么中医的病因学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在很多经典中都有描述,只不过不太明确而已。最著名的就是《内经》:“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在这里,主不明就是一切疾病的原因。形象地说,就是身体的一把手不知道知人善任,瞎指挥,造成了整体的管理失控,疾病就是整体管理失控的一种结果。

这个“主”在中医学中就是以心脏为核心的脏腑系统,就是它通过血液的不对称供应控制着全身,也包括大脑中意识的产生,大脑在这里只是按照“心”的意志对来自全身的信息优胜劣汰的一个容器。

对很多现代人来说,总觉得大脑才是人体真正的一把手,毕竟所有信息处理都在大脑当中进行。不过,中医的认识是更符合哲理的,大脑虽然高高在上,但它绝对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它应该服从于整体,而不是凌驾在整体之上。作为人体的一把手,它都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控制着整体的资源分配,管理就是通过资源的不对称分配来实现的,即听我话就多分配资源,不听我话就少分配资源。对人体来说,这个资源就是血液。可谁控制着血液的分配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以心脏为核心的脏腑系统,因此,人体真正的中心不是大脑,而是“心”。形象地说,在人体当中,五脏六腑是人体的董事会,心是董事长,大脑不过是按照董事长意志来处理信息的经营首长。

对西医来说,疾病只有一种,那就是细胞病变。发现了细胞病变,那就是有病,没有发现细胞病变,那就是没病。而对中医来说,疾病则有两大类,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亢进引起的,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低下引起的,它们偏到一定程度都会产生细胞病变,出现西医学上的疾病。但是,治疗方法却是完全相反的,对于细胞的功能亢进引起的疾病,中医就抑制血液对它的供应,缺乏了营养,自然就亢进不起来了,这在中医上叫祛邪法;对于细胞的功能低下引起的疾病,中医就增强血液对它的供应,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其功能自然增强,这在中医上叫扶正法。

西医标准规范,因为治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用外力来杀死病变细胞。而中医上的疾病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细胞发生了病变,即产生了质变肯定是疾病,细胞病变之前的量变过程在中医上也是疾病。还有,细胞病变的严重程度不同疾病也不同。所以,中医治病是一个对症下药的过程,这就要看组织细胞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低下,以及它们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的程度不同。比如,功能亢进是实证要泻,功能低下是虚证要补,更重要的是,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的程度不同,用药也不同,偏离平衡的程度大,往往要用偏性大的药来平衡它;偏离平衡的程度小,往往要用偏性小的药来平衡它。总之,中医就是要根据五脏六腑的功能情况,分别用中药来平衡它们,虚则补,实则泻,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身体平衡了,百病皆消。

很多人不知道中医学的治病原理,还觉得它没有象西医那样机械地一一对应,从而说它不科学。其实不然,中医是建立在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认识之上的,这个规律不是什么可观察的东西,而是一个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生死的规则,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气聚(阴)散(阳)的规则,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物质系统的发展规则,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整体决定局部。如果说站在大自然最普遍规律之上的中医不科学,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什么科学而言了。

中医治病也是站在这个规律之上。我们知道,如果整体的管理秩序良好,局部的细胞都是整体的一个缩影,具体体现就是新产生的细胞基因都是按照同样的模式复制的。细胞产生了病变,不是细胞的原因,而是不平衡造成的整体管理失控引起的,此时局部细胞不再听整体的话,而是自以为是进行变异。中医是如何来治病的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恢复整体的平衡,因为一旦平衡恢复了,整体的管理就恢复了,此时,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

也就是说,中医不管治什么病,也不管严重程度,都是同一种方法,那就是调节整体的平衡,恢复整体的管理。一旦恢复了整体的管理,局部病变细胞就会重新按照原来的基因进行复制,这样百病皆消。

你明白了中医学的病因学了吗?你明白了它,才能够跳出中医过去那样机械的方证对应的路子,走向辩证论治的光明大道。如果还没有明白,你恐怕一辈子也成不了大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