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羿想天开》之二百七四令人神往的华夏

 思绪未果 2020-10-03

《羿想天开》之二百七四令人神往的华夏

令人神往的华夏

文/生子

华夏:古代中国的别称,华夏也称"夏"、"诸夏",华夏起源于华胥,伏羲的母亲即为华胥氏。古籍将"华"、"夏"作为中原,以区别与周王朝敌对的四方部落。"华夏"最初仅为一文化概念 ,也是周王朝的自称,汉代以后成为汉族的别称,带有民族概念。

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夏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5000年来,不断东进南下,炎、黄两部落经阪泉之战后融合成的炎黄联盟,经过夏商周三代的融合,华夏族正式形成了。从汉朝开始逐渐出现“汉”的自称,华夏族有了另一个名字:“汉”。汉族成为华夏族一个荣誉称呼,延续至今。

孔子很向往这三个朝代:“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论语·卫灵公》)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论语》多次说到“夏”,而从来没有提到“华”,可见“华”并不是与“夏”平行的另外一个中原族群的名称。同时,历史上不存在一个叫“华”的朝代。

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华,是为“章服之美”也, 夏,是为“礼仪之大”也。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和炎帝,后由于合并融合,蛮,夷,戎,狄等民族相继融入华夏族,构成后来汉族的主体, 汉族由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华夏族,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体是华夏族,这就是中国之所以称为华夏的原由。

2020年10月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