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亏欠别人,不委屈自己

  平凡的人 2020-10-03

文 | 有书黄公子 · 主播 | 阿成

有书君说

“金陵都会之地,南曲靡丽之乡。”

自从朱元璋下令在金陵(南京)开建十六楼(皇家经营的酒楼),风月行业逐渐繁荣。

秦淮河畔月色凄迷,软语吴娘绝色多艺。

其中有一位才华凌铄侪辈的传奇女子,有“十能”之称,名叫薛素素。
香风阵阵、艳曲声声。

那是如梦的旧时秦淮,那是如水的绝代佳人。

清代词人朱彝尊追忆往昔繁华,写下一位明朝风尘女子的绝世才华:

“薛五校书(指薛素素)有十能,诗、书、画、琴、弈、箫、绣,而驰马、走索、射弹,尤绝技也。”

飞马挟弹
 
马匹飞奔疾驰而过,立于马上的俊朗少年,拉弓射弹,姿势潇洒,引来围观群众阵阵欢呼。

只见一粒弹丸在空中嗖嗖划过,还未回神,忽然“砰”地一声被击碎于空中。

定睛一看才发现,竟是少年射出的第二弹,准确无误击中前弹。

人群沸腾了,街道都因此拥堵。

欢呼声还未停下,少年又以左手持弓向后,右手从背后反引其弓,射击地上的弹丸,百发百中,从未失准。

飒爽英姿,翩翩俊态,这位身穿男装的“少年”名叫薛五。

“他”并非游戏人间的贵公子,驰马、射弹、走索(走绳,杂技)于“他”,是一种生计。

但是,即便“他”出身微末,卖艺为生,“他”依然能将这份技艺,完成到最娴熟自由的状态,从中得到一份潇洒乐趣。

随着“少年”薛五逐渐长大,竟越发亭亭玉立、艳绝逼人。

迫于生活,薛五褪去了骑马男装,成为艳惊四座的青楼名妓,薛素素。


纸醉金迷的风月场上,薛素素仍然保持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爱好。

兴致来时,她会悄悄将弹丸放在熟睡小婢的额上或发端,从远处击走弹丸,而小婢浑然不觉。

江都诗人陆弼作诗云:

酒酣请为挟弹戏,结束单衫聊一试。

微缠红袖袒半韛,侧度云鬟引双臂。

侍儿拈丸著发端,回身中之丸并坠。

言迟更疾却应手,欲发未停偏有致。


当年飞马挟弹、反身射击的绝技,如今成了自负风流的男子酒后之娱。

即便如此,素素并不因生活际遇而悲秋伤春,她自内而外有一股英气。

在她心中,身怀绝技不为娱人,只为悦己。

素素管自己叫“女侠”。

无论历经多少浮华,她内心依然是从前那个“少年”。


下笔迅扫

素素性情中的洒脱,让她的生活自有一番风雅。

被世人称为博物君子的明代画家李日华,曾见到门人石梦飞带来的素素手绣观音大士,李日华赞叹道:

“精妙之极,可谓针绝。”


素素所绣《般若心经》一卷,李日华称其得赵子昂(即赵孟頫,“楷书四大家”之一)笔法。

李日华还感慨说:

“人但知其能挟弹驰骑与散笔兰竹耳,何意多奇若是。”


素素刺绣之技精妙如斯,恰能看出她出身低末,才需要学习手工以图生计。

但她的刺绣早已超越普通手工,成为令当世大家赞不绝口的艺术。

尽管生活不易,她依然全情投入,不辜负时光,不辜负自己。

那时烟花之地的女子,还往往能写几笔兰竹。

风流宴饮之余,画上几笔,附庸风雅,聊作应酬。

也因此,青楼名妓能画兰竹者居多。

其中“秦淮八艳”之马湘兰、卞玉京、顾横波都以画兰名动一时。

但素素的绘画技艺却与众不同。

不仅题材广泛,兰竹、山水、人物、花卉均擅长;并且她的作品中有着明代女画家少见的文人气韵和纵横捭阖之势。

这或许得益于素素没有自幼受教于教坊旧院(明代培养歌妓艺人的场所)

相传,素素的书画技艺师承董其昌。后来的一代书画大家,官至礼部尚书。

董其昌


与素素相识之时,董其昌还未中进士,只是嘉兴的一位教书郎,他见到素素很是欣赏,还曾以小楷抄录《心经》相赠。

素素得其指点,技艺日臻绝佳。

明朝学者胡应麟评价素素绘画:

“下笔迅扫,各具意态,虽名画好手,不能过也。”


不仅同时代的人欣赏素素的画作,如今的绘画界、艺术界,也认可素素画作的艺术价值。

她的作品,被珍藏于世界一流的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吉林博物馆等都藏有她的真迹。

惊世艳绝的才华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

素素人生的起点有多低,她就有多潇洒放达。

生计被她变成绝技,应酬被她练成艺术。

风尘颓靡腐蚀不了她的灵魂,生活凡俗困不住她超脱的心灵。

这样一位绝代才女,也愿择木而栖,却奈何半生漂泊。

理眉掠鬓
素素不仅有飞马挟弹的豪情和下笔迅扫的才华,也有理眉掠鬓的柔情。

明末清初诗人钱牧斋,曾评价素素的容颜之美:

“北里名姬,至于倾动蛮夷,古所希有也。”


“倾动蛮夷”之说,源自一位出征蛮夷的将军。(蛮夷指两广云贵等地)

那位将军姓李,有机会宠幸了素素,惊为天人。将她的画像时刻带在身边,出征蛮夷之时,四处炫耀自己的风流战绩。

当地一位彭姓宣府使见到李将军传出的素素画像,深深仰慕。

有位姓冯的江南人,看出彭宣府对素素志在必得,自荐说能将素素带来,借此骗了彭宣府大笔金钱,却并未联系素素。

彭宣府花费不小却不见素素,因此非常愤怒。

他派出人马找寻素素,强行将她押到南方。又羁留十多年,才肯放她离开。

被迫来到陌生之地,与毫不相识之人共居十多年,蹉跎青春、不得自由,这是怎样的痛苦生活。

而素素曾有诗集《南游草》,被学者推测正是强留“蛮夷之地”时所作,故而名曰“南游”。

面对生活的逼迫,素素以坚强豁达的心志,视苦难为生命中的一次旅程。

她将无限寂寞遣于诗歌,以艺术抚慰半生艰难。

生活的不幸没有改变那个英气勃发、坚强洒脱的她,岁月的磨砺反而让她愈发从容。

当素素重新回到秦淮河畔,她只想过忠于自己的生活。

素素爱上了比自己小几岁的大文学家沈德符。

那时,她与仕宦家庭出身的于玉嘉已有婚约,却仍然排除万难从心所愿嫁与沈德符为妾。

与沈德符相伴,或许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如今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吹箫仕女图》,便是素素在沈家时所作。

薛素素《吹箫仕女图》局部


画中端坐吹箫的女子,据说是素素自画像,娴静优雅。

画上题有“玉箫堪弄处,人在凤凰楼。薛氏素君戏笔”,还钤有印章“沈薛氏”。

“弄玉吹箫”,原是春秋秦穆公之女佳偶天成的一段浪漫爱情典故。这句题跋,让人感受到人间眷侣的幸福完满。

困于烟花之地,迫于生活之时,她遣怀于艺术。

常伴所爱之人,尽享人生清欢,她亦寄情于艺术。

世俗的烦恼怨憎,不曾在她诗意的生活中留下半点痕迹。

诗、书、画、琴、弈、箫、绣,驰马、走索、射弹,是她的绝技,也是她赋予生活的滋味。

 
与沈德符相恋,曾让素素得到精神的陶冶和情感的滋养。

可不知何故,她离开了沈德符。

钱牧斋在《列朝诗集小传》中记载:

(素素)中年长斋礼佛,数嫁皆不终。晚归吴下富家,为房老以死。”(房老,指婢妾年老色衰)


数嫁不终,色衰而绝。

一代才女,终究也难逃世间成见和岁月催人老的无情。

素素的出身似乎就注定了一生的不幸。

可她却能在有限的自由里,热爱生活、积极投入。

她把生活赐予的一切磨难,都化作了诗情画意。

最终将年轻时的绚烂至极,归于晚年的平平淡淡。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生活有千百种可能,愿我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参考文献:
1.《无声诗史·卷五》
2.《甲乙剩言》
3.《列朝诗集小传》
4.《万历野获编》
5.《众香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