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义刚丨写给母亲

 金秋文学 2020-10-04

写给母亲

作者:吴义刚

中秋节即将来临,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中秋分外明。秋季是收获的时节,颗粒归仓,丰收后人们的脸上充满喜悦。春花秋实,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老人们说:“老天有眼,来年风调雨顺,有更好的收成”,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人勤地不懒,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这是不争的事实。秋天来了,秋高气爽,到处鸟语花香,特别是“金桂”、“银桂”,满地铺黄金,桂花香十里,真的不假。在这收获的季节,想起了母亲。早年,中秋节前夕,盼着儿孙们,满载而归,述说着各自家庭的收获,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母亲听后,露出喜悦的笑脸,连连点头。往事如烟,儿时记忆历历在目。母亲中等身材,大大的眼睛,清秀的脸庞,整天都是笑呵呵的。两条过膝盖的乌黑长辫,家里家外收拾的错落有致,有条不紊。相夫教子,典型贤妻良母的形象,至今思来,还是挥之不去。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已有三周年,天大地大,父母为最高大。父母的养育之恩深似海,一辈子也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只有深深的怀念,激励我们勇往直前,战胜生活中的困难,迎接美好明天。

在少年时,有一年寒假,上午9、10点钟的时候,母亲过渡船,在大通街买菜回来,走到我的床前,大声说着:“几点了,太阳晒屁股了。”说着急忙把点心放在床边的床头柜上,接着又说:“渡口还有一担松毛柴,挑回来”。等我挑柴回家,母亲,把煤球炉弄着了,火苗舔着锅底,准备午饭了。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象奔腾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记得有一年,我高中在读,随着打工潮的到来,想辍学到南方沿海城市打工,挣钱诱惑太大。母亲用柳条枝抽打着我,气愤地说:“你到学校把上校的学费,讨回家”。说着边打边骂,我一边跑一边流泪。

如今,人到中年,经历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人也老练了。闲暇之余,写点对人生的感悟,真的很开心。养花种草,修心养性。以文会友,看书读报是我业余的最大快乐,腹有诗书气自华,颇有感慨。越是闲暇,怀念母亲的念想,与日俱增。

母亲从此没有伤痛,没有思念,天堂安好。母亲的教诲铭记在心,永远怀念母亲 

文/吴义刚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吴义刚,男,1965年10月6日出生安徽铜陵大通和悦洲三街,“小上海”,民国初安徽“四大商埠”之一,文化底蕴深,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从小喜爱文学,用我笨拙的手,敲击键盘,我手写我心,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点感悟,一点念想,愿我的小小拙文,唤起广大文友的点滴记忆,就是本人的初衷。不为名,不为利,既不是作家,也不是文人,文字的魅力,能使读者有点微不足道的感慨,就深感欣慰。以文会友,敬请诸文友批评指正!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