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中文系上习题课

 阿里山图书馆 2020-10-04

编者按

在清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会被称呼为老师,但更多时候以学长或学姐的身份与我们相处。课上,他们协助老师,使教学环节顺利进行;课下,他们答疑解惑,及时掌握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是的,他们就是为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而付出,却常常被忽略的助教群体。或许,理工科的同学对《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助教的习题课记忆犹新。

不过,你知道中文系的同学也有助教带习题课吗?

今天,研读间和你一起走近助教王仕韬,听听他在中文系开设习题课的故事。

语言学不是学语言

提到中文系,我们常常想到诗词歌赋、中外文学。实际上,除了大家熟知的文学,中文系的同学还会学习语言学、文字学等课程。

语言学的学生难免遇到「你是学什么语言」的尴尬问题。学语言需要掌握某一门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语言学以人类自然语言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面包含语音、语法、语义等多个领域,若和其他学科相融合还有认知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应用方向。

                

语言学学生经历的误解与现状

清华中文系语言学方向开设了《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语法》和《句法基础》等专业基础课。虽然是基础课程,但实属让同学们叫苦不迭的语言学三件套,理论深,高分难,作业和考试题极具拓展性和创造性。

《句法基础》是其中难度最高的一门。所谓句法,就是遣词造句的规律。汉语由于形态上的特殊性,容易被认为没有语法,但其实依然可以用各种工具去做描写。画句法树就是其中的一种办法。展现出句子的内部结构,一些浮于表面的语言现象往往可以迎刃而解。比如我们凭语感可以发现我们可以来两个人和来了两个人中的来不太一样,实际上这种差异源于它们拥有不同的底层结构,词与词并不是像我们看见或听见的那样线性地组合。

     

                           王仕韬在讲解句法树

对于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的王仕韬而言,他经常在学习语言学的过程中感受到触类旁通的美妙。譬如当看到句法中的barrier概念时,他会灵光一现,突然联想到有机化学中的位阻效应。

因为自己特别喜欢这门课,我也希望同学们不会因为这么课难,而在结课以后产生不好的回忆。

寻常的现象并不寻常

尽管语言学并非学语言,但王仕韬与语言学的结缘却的确是从学外语开始的。他从高中开始自学日语,大一时通过了N1等级考试。本科期间他又继续学习了德语、法语等语言。

在学了多门外语之后,王仕韬注意到各种语言都有一些独特的现象。譬如在王冕死了父亲这句话中,死的后面为什么能带宾语,这句话的主语又是什么?这令他对自然语言背后的共性规律和个性差异产生了好奇。当时我特别爱刷知乎,知乎上有很多语言学话题。我越看越感兴趣,就想去选一门课更系统地学习一下。

                          知乎上关于语言学话题的讨论

在大三上学期,王仕韬选修了中文系邓盾老师开设的《汉语句法语义分析》研讨课。整个学期,老师只讲了的和是两个词的语法和语义,但是非常精彩,全程无尿点,酣畅淋漓。

的、地、得,要分好——我们已习以为常的语言使用习惯,在语言学研究中却有不同的界定。朱德熙先生在《说“的”》一文中,将的拆分为的1、的2、的3三类,分别对应非常的(地)、长长的、白的当中的的。

老师带我们围绕这两个词研读文献,并且鼓励我们指出经典文献的不足。王仕韬发现,朱德熙先生提到单音节副词之后不能带的1,但我真的不喜欢中的真的就是一个反例。这里的的其实是一般意义上的地。从语言学的视角来看,我们从语文老师那儿接受的规范往往并不是自洽的。

王仕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调研。我展示完之后,老师说,我觉得中文系的同学应该感到惭愧,我一下子吓到了。老师的认可,突然让王仕韬意识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所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他转向语言学研究的契机。

在兴趣的驱动下,王仕韬继续开展了一个大学生研究训练(SRT)项目。他发现,从熟悉的语言现象出发,找到理论研究的不足、自己寻找证据去验证,可以让他获得更高的满足感。在九月推研的时候,他坚定地向中文系提出了申请。

在转到中文系读研之后,王仕韬也经受了一些误解。有些同学会误以为他在中文系学的就是文学,有人则不太理解他咬文嚼字的行为。大家常常会觉得学语言学的人非常较真。

王仕韬想起在最近的师门聚餐上,导师招呼大家多吃菜:这盘菜还可以吃三个人,你们把它分了吧。听到这话,他突然发问:吃几个人应该怎么分析呢?于是,师门同学就吃的一系列问题在饭桌上展开了愉快的讨论,吃亏、吃食堂、吃利息……,这在其他人看来,简直是个诡异的画面。

语言中的很多问题常常因为太过普遍而被忽略,而这正是语言学所关注的东西,类似真的这样的问题真的还有很多。事实上,语言能力关乎人之所以为人,对这些寻常话语中蕴藏着的不寻常语言现象的发掘,可以促进我们对人类语言结构及演变规律的认知。

用练习打败心理暗士

为中文系开设习题课这一史无前例的行为,事实上开始得并没有多么轰轰烈烈。

听完《句法基础》的第一节课,王仕韬向老师主动提出开课后习题课的想法。老师欣然点头,国外的语言学课程也会提供类似的强化训练,确保同学们吸收了课堂内容。于是王仕韬就开始了大胆实践。

                      王仕韬鼓励大家参加习题课

在提出这个想法之前,其实王仕韬已经进行了深思熟虑。在前一学期,他担任了《语言学概论》的课程助教。这门课是语言学的入门课,内容比较基础,但同学们常向他反映听懂了却不会做的问题。

语素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定义为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要找到语素,可以将两个话语片段进行不断的对比分析,从而提取出最小的音义单位。一次课间,又有同学来问他怎么准确地鉴定语素。他在耐心解答之后,陷入了思考。我之前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理工科出身的王仕韬发现,自己和中文系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难点的感知不太一致。而且,在那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为数不多的外系同学却占领了高分的半壁江山。

是文科生不擅长学语言学吗?王仕韬认为并非如此

可能是文科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需要逻辑演算的问题相对比较少,对推理过程比较生疏,因此会觉得不太容易理解。王仕韬发现,中文系本科生与外系同学成绩存在差距,一方面选课的外系同学本身兴趣导向性更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疏于练习,没有做题的习惯。
  

                             网络上关于语言学的讨论

吐槽语言学难学是普遍的风气,但如果因此被语言学很难、我不适合学理科的心理暗示禁锢住,不敢继续钻研,会影响自己对学科体系的探索和自身潜力的开发。我觉得这和所谓女生擅长文科,男生擅长理科是类似的现象。

同学们没有养成做题的习惯,不如我们专门花点时间,通过具体的练习,加深大家对句法理论的理解。开设习题课之后,中文系本科生和理工科同学的成绩没有了明显差异。

配备习题课的做法延续到了之后的学期,还扩展到《现代汉语语法》等课程。后来接手的助教开玩笑说:王仕韬真是开了个坏头!

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王仕韬清楚地记得自己上《语言学概论》的时候,期末考试就有八道大题,题量很大。即使已经习惯了理工科的考试,他依然觉得不容小觑。因此担任助教以后,他希望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给学弟学妹们。

在训练画句法树的基本功之外,他还会设计分析语言现象的大题,以此帮助大家养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仕韬设计的练习题

王仕韬认为助教工作需要围绕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

大一时候的微积分、线代助教,曾经给了王仕韬很多的鼓励和慰藉。刚从高中进入大学,他发现大学老师讲课更加宏观抽象,而作业难度空前提高,难免感到无所适从,但是助教讲题让我感觉到一种高中老师的亲切感。他希望自己也可以通过在习题课上帮助大家解答疑惑的方式,让中文系同学感受到被在乎。

让他印象深刻的助教,讲课总是富有热情,课堂上会有互动甚至奖励机制。因此在自己的课堂上,王仕韬让每个同学都有上黑板画句法树的机会,然后一个个地帮同学们修正细节的错误。有一个人陪你做题,并且当场可以得到反馈,对于学习能力和兴趣的提升都是很有帮助的。

这是在中文系开设习题课的第一次试验,王仕韬认为还有更紧要的问题有待未来去解决,那就是增加关于思维的训练。语言学是一个问题导向的学科,不管是从阅读的文本还是日常的对话中,都有机会发现研究问题。如果可以增强实战性,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在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机械地进行知识考察,会更加促进对语言学的理解。王仕韬建议,我们可以通过每学期不同助教的实践,逐渐形成一个内容体系,从而摸索出更适合教学的思维训练方法。

王仕韬曾在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工作。在他看来,寻找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在科研占据生活较大比例的研究生阶段更为凸显。当然,在研究生期间,大家会有更多的时间去看文献,更多的机会去听学术报告和独立做研究。但如果可以尽早地训练思维,适应做研究的过程,更便于本研教育的衔接。

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去了解不同的学科领域,不仅有利于拓展视野,而且有助于不同的思想发生碰撞,不被一种学术话语局限,从而发掘自己更大的潜力。
   

                        独特的中秋祝福(王仕韬执笔)

融合成就人生新的高度,邱勇校长在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提到了从理工科进入人文学院攻读研究生的王仕韬,并对所有勇于探索、敢于追梦的年轻人表达了赞许。

在消除语言学是学外语的偏见的同时,我们注意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而这也是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导向意识可以为理工科研究提供启迪,理工科对过程的重视同样值得人文学科的关注。

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是清华的办学风格,人文关怀、理性思考、奋进不息则是研究生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充分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